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現代言情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544章 不計成本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544章 不計成本

之前漕幫只是收錢干活,喬四爺也沒打算讓幫的好手跟著一起出海。

現在況變了,程小棠對漕幫有大恩,他就要換一個角度考慮問題,做到盡善盡以示激之

程小棠的出海目的很明確,也沒什麼不方便讓人知道的,坦然道:“多謝喬四爺提點,我暫時還不著急賺錢。”

“只要能找到大榮沒有的花花草草,別虧太厲害就行。”

糯稚音說著孩子氣的話,讓一行人都忍不住出笑容。

宋觀宇誠懇地表態,“殿下放心,在下一定會多帶些沉香、珍珠、腦麝之類的值錢貨回來,早日賺回造船的本錢。”

喬四爺笑罵道:“連淺海灣都沒去過的黃小子,也敢說大話。”

他聽說過程小棠是神農氏后人的傳說,小小年紀就比種了幾十年的莊稼把式還會耕細作,又通醫,或許追求的東西的確與普通商人不同。

不過出于多年的習慣,喬四爺一路上還是全神貫注地跟著程小棠的視線停留,時不時喊人過來耳語幾句。

宋觀宇落后幾步拉住喬四爺,小聲勸道:“外祖父,您老別瞎捉了,事就是這麼簡單。”

本來長得就兇悍,冷著臉更不像個好人。

喬四爺猛地一扭頭,這才發現隨行的護衛們神嚴肅,背脊直,打量他的眼神極為銳利,像是隨時準備出手。

關鍵時刻,還是在場最沒有警惕心的程鐵牛解了圍。

他那顆剛冷卻沒多久的冒險之心,在看到震撼人心的遠洋船龍骨時又躁起來,“棠寶,小飛,你們之前看過這麼大的龍骨沒?”

“道長,昀舒,你們難道不想看看真正的大海長什麼樣子嗎?”

“宋老板,要不讓黃師傅再跟我比一次橫渡錢塘江,誰贏誰帶隊出海。”

Advertisement

“棠寶是不是看不到?來,小叔給你舉高高。”

程小棠第一次發現程鐵牛一口氣能說這麼多話,看來這兩年的確用心練過游泳,捂住耳朵道:“小舅舅,給你了。”

謝云飛跟應寒的剛邁出小小的一步,中間還隔著千山萬水,正是要哄著棠寶和蕭昀舒的時候,二話不說就摟著程鐵牛往一邊帶。

“四哥,那些人在做的是船的哪一部分,我咋看著都一樣呢?”

只有話嘮最了解話嘮。

這個問題徹底打開了程鐵牛的話匣子,恨不能將惡補的造船知識全分給謝云飛。

棲云道長搖了搖扇子,“可算消停了。”

幸好他的乖徒弟是程大牛的兒,要傳程鐵牛的病,他的耳朵就要遭大罪了。這才見面不到一個時辰,說的話比所有人加起來都多。

程小棠拉住應寒,眼睛亮閃閃道:“應姐姐,我小舅舅是不是沒那麼吵了?”

對不住了小叔,反正你已經有賢妻兒,就犧牲一下吧。

“殿下,說好要屬下名字的。”應寒眉眼一彎,“您要慢慢習慣佑安郡主的份。”

程小棠笑得出兩個甜甜的小梨渦,“我不要。以后有機會再換稱呼。”

應寒可是小舅媽的人。

而且本來就跟那些出高貴的郡主不一樣,辛辛苦苦為糧食畝產做了那麼多貢獻,最終還險些因為文淑妃等人的謀,要在祭天時獻寫符。

不過好也不,比如格外熱的工匠們。

程小棠與宋觀宇合作的初衷是為了給系統商城里的種子找個來源,因此在決定造船時言明不計本和工期,只求兩個字:安全。

并無遠航經驗,除了醫理上的建議外,還送上了不“異域傳來的造船書”。

Advertisement

由于積分距離開啟四級商城還有一段距離,不能將書籍兌換出來,里面的配圖是一筆一劃對著系統商城里的書畫出來的。

勉強能達到意會的程度,搭配著文字描述也足夠經驗富的工匠開拓思路。

正在造的三艘遠洋船用的是最好的木料,做了三重大板結構加固,艙空間用隔板分若干個區域,吃水線以下的船艙都用材料加艙。

程小棠還要求艙要儲備一年的糧食,設置種植蔬菜以及飼養牲畜的空間,同時配備救生搶險用的小船。

按照這樣的要求造船,消耗的人力財力遠比目前主流的遠洋船高上好幾倍。

工匠們最喜歡這樣的東家,好些外地的船工特意趕來加漕幫,就是為了親手做出足以吹一輩子的作品。

喬四爺慨道:“我看老李頭他們造了一輩子船,就沒這麼上心過。”

幾個半退的老工匠宛如吃了仙丹返老還,起早貪黑地繞著船打轉,每一個鐵釘、每一塊木板都要嚴格檢查。

底下的學徒們在師父的激勵下,更是有使不完的勁兒,對船比媳婦兒還親。

偌大的船塢里人聲鼎沸,所有人都忙得熱火朝天,就算看到喬四爺和程小棠等人走進,也是上前行禮問好后又投到造船中。

喬四爺一時也不知是該夸他們踏實肯干,還是罵他們榆木腦袋。

佑安郡主和蕭小侯爺做東請客這麼好的臉機會,幾個老工匠竟然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圍著一桶涂船的漆膠吵得臉紅脖子

程小棠最欣賞這樣有追求的工匠,“昀舒哥哥,嗓門最大的那位老師傅像不像魯大師老了以后的樣子?”

“像。”蕭昀舒莞爾道,“魯方要是來了,肯定舍不得走。”

Advertisement

棲云道長難得附和蕭昀舒的話,“小魯估計還在廢寢忘食地琢磨那個蒸汽機,等咱們回洪州時,正好可是試試那套生發針法。“

程小棠一本正經地點頭道:“若能生效,魯大師必將名留醫史。”

發禿頭乃是貫穿古今中外的歷史大難題,若能解決,絕對比一百個制冰方子更賺錢。

不過這都是后話,有喬四爺親自坐鎮,程小棠也沒什麼需要再跟宋觀宇代的了,第二日就帶著不舍的程鐵牛坐船回錢塘縣。

在定鎮碼頭接的人中,還有一名出乎意料的故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