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元顯的病又養了兩三天,這兩三天裡,母妃和一群弟弟都一直圍著他,他不知不覺地就把心事給放了下來。
——誰會在家人們全都圍著自己團團轉的時候擔心他們不喜歡自己?元顯又在個半懂事辦不懂事的年紀,被弟弟們一鬧就不管那些深沉心事了。
等到他完全養好,正好趕上謝逐謝追家的孩子來找元晉去跑馬。聽說他沒事了,眾人自然要拉著他一道去,一群十一二的孩子便一道下了山。
彼時,葉蟬正在屋裡一邊吃著冰鎮過的葡萄,一邊悠哉哉地翻著一本冊子。謝遲晌午過來用膳時一進門便看見端著本冊子發笑,不好奇:“看什麼呢?翰林院新送來的話本嗎?”
“不時。”葉蟬搖搖頭,把冊子遞給他,“家人子的名冊,跟前的人要的。”
謝遲:“……”他接過來翻了翻又闔上,“看這個幹什麼?”
皇帝無心後宮,宮裡已經多年沒正經選過家人子了。每每到了遴選的年份,都只是把各地送來的人記個名冊留個檔,最多挑幾個給到了婚齡的宗親賜婚,其他就都讓各家自己許嫁。
葉蟬手頭的是今年的一本。因為今年還有幾位宗親的婚事沒定下來的緣故,讓家人子們另行婚嫁的旨意暫時還沒發下去,哪個府有需要,都可從中再挑人。
但葉蟬翻看這個就很奇怪了——要說是想給東宮添幾個人,謝遲可不信。
便見葉蟬還抿著笑,悠哉哉地剝了一顆葡萄喂給他,然後用帕子著手道:“我閑來無事跟青釉聊起這事,青釉說家人子裡最小的才十歲上下。可以先定下,然後讓家裡好好教幾年。有的模樣出眾子也好,但家境不太行的,也好讓宮裡先出人教導。”
——這麼一說,謝遲就懂了。
他神複雜看向:“你這是給元顯元晉看上人了嗎?!”
葉蟬理所當然地點點頭。
“……這也太早了吧!”謝遲一臉無奈,“宗親一般都是及冠之年婚,我是因為家中怕斷了香火才讓我早娶妻。皇子就算大多比宗親早些,也要十七八再說,元顯元晉這才多大?”
才十一歲!要提前選也應該三年後那撥再選啊!
但葉蟬有點不一樣的想法。拉著謝遲坐了下來,接著舒舒服服地往他懷裡一臥:“我想的是,咱先挑幾個人,來年召到宮裡來,算是的份,當自家孩子養著。到時看元顯元晉他們喜歡哪個,讓他們自己拿主意,剩下的咱也給好好備一份嫁妝,找個好人家嫁了。”
這個主意,葉蟬其實打了很久了,原因有二。
一是覺得,宮裡這單看著名冊挑人的賜婚方式,比民間的“妁之言”要差一大截,說是點鴛鴦譜一點都不誇張。這樣一來,夫妻兩個以後能不能過得好,那就全是看運氣啊!如果兩個人子不合,男人還可以納妾,姑娘家就只能苦一輩子了。
二來,想著,這樣也省得姑娘家孤一人在宮裡擔驚怕了。
是這樣選出來的人,這一套流程算是清楚。當初,宮裡是把謝遲給忘了,後來臨時把拉了回來,直接讓過了門,這才免去了在宮裡學規矩的一道。若不然,得老老實實地在宮裡學至一年的規矩,待在尚儀局裡,由宮裡積年的老嬤嬤教導。
葉蟬就是沒經歷過都知道,那段日子一定不太好過。
當初孤一人嫁來安,已經很害怕了,進宮熬上一年的只會比更苦。可這些能長得水靈靈的讓各地員挑中的姑娘,哪個不是家裡捧在手心裡養大的?
葉蟬將心比心,當年自己沒過的委屈,也不希未來的兒媳婦。
所以覺得,還是提前到自己跟前慢慢教著好了。
這麼解釋完,謝遲就贊同了,他緩緩點頭道:“那也好。正好孩子還小,不男大防的限制。跟元顯元晉他們相一二,別人也不會嚼舌。”
“就是這個意思。”葉蟬說著,手掌又了那本冊子,“我在裡面圈了幾個,回頭你再看看,行的話咱就先定下,省的們回家後再回來了。”
“行,那我儘快看看。”謝遲說著把冊子給了劉雙領,讓他晚上提醒他看,接著隨口吩咐了傳膳。
外頭布膳的過程中,謝遲心下也鬼使神差地瞎琢磨了一下。他想,元晉最好能找個溫乖巧點的姑娘,比如葉蟬這樣的就很好。元顯呢,他打算鼓勵他娶個活潑一些的姑娘過門,因為元顯容易心事重,他希有人能帶得元顯開朗一點。
至於妾室……
謝遲看了看懷裡的葉蟬,覺得能不納妾最好。他明白三妻四妾有三妻四妾的樂趣,可是這些年過下來,他還是更夫妻投意合的幸福。
如果他們之間添了一個人,事一定會變味的,孩子們還是能跟妻室好最好。
山下,瘋了大半天的孩子們也到了用膳的時候。他們這個年紀,父母都還不允許他們自己打獵,不過大家都有侍衛,用膳時想吃點侍衛們獵來的野味還是可以的。
眾人於是找了塊空地架起了篝火,一邊閒聊一邊等著獵烤。
謝追的長子元易邊的宦出門時用酒壺裝了一大壺好茶,此時正好讓人用蓋碗盛了,先給各位公子解解。
兩個手底下的小宦幫著他奉茶,到了元顯跟前,那小宦的手忽地不穩,茶碗咣地一倒,茶水灑了他一。
眾人的說笑都下意識地一停,元易旋即皺眉:“你怎麼回事!”
那小宦卻機靈得很,一邊連連叩首謝罪,一邊道這就服侍大公子去更。
這幫孩子出來瘋的時候,邊伺候的人也確實都會給備一乾淨的裳帶著,元顯又向來不是跟宮人計較的人,就點頭給了他這臺階:“行,我更去,元易別生氣了。”
男孩子沒那麼多講究,山林之間隨便找個有樹木遮蔽的地方都能換服。元顯就帶了自己邊的宦和那宦同去,但到了林蔭間,那宦陪著笑把元顯邊的人請走了:“小的惹的事,小的來伺候,哥哥您歇著。”
元顯邊的人遲疑著看了他一眼,元顯倒無所謂,擺手笑道:“你去吧。”
然後,他就到樹後更了。
那一盞茶沒有多水,元顯了外一瞧中沒就懶得換了,直接拿起了乾淨的外來穿。
那宦上前幫他系帶,元顯邊由著他系邊笑:“灑了點水,我都懶得理。你反應倒快,張口就說要換服。”
那宦笑了兩聲沒說話,元顯又隨口道:“元易那兒規矩很嚴嗎?弄得你主意這麼多。”
便見那宦面上的笑容僵了僵,繼而一喟:“唉,一個主子有一個主子的脾。今兒個,下奴多謝您肯賞臉了。下奴不是知恩不報的人,日後您有什麼用的著下奴的地方,下奴鞍前馬後的伺候。”
這話他這麼一說,元顯這麼一聽,他哪兒犯得著用別人府裡的人啊?笑笑也就過去了。
然而那宦接著又道:“就算是那些個傳言裡的話了真,下奴也還記著您的恩。”
元顯的面不由自主地一僵,繼而沉默下去,沒有接口。
那宦利索地幫他系好了腰帶,邊跪地幫他整理腰佩的流蘇,邊又續道:“下奴再多一句……”
元顯怔怔然:“你說。”
那宦道:“其實依下奴看,那傳言傳得雖狠,但公子也非完全於劣勢。”他說著抬眸瞧了瞧元顯的神,見元顯沒什麼反應,又低眉順眼地繼續說了下去,“公子您想想看,你是正經繼到太子膝下的。來日若群臣反對,太子不能留您,可若太子沒了呢?您這長子……誰還能擅做主張把您趕走?”
“你說什麼?!”元顯頃刻間汗倒立,他驚然往後退了兩步,又生生站住腳,錯愕不已地著這宦。
——他的意思是,讓他要了父王的命?
他不想往那個方向想,但那話中的意味再明白不過。元顯不周戰慄,恐懼、憤怒一併在心頭席捲,令他腦中嗡鳴。
“你……”
又怔了怔,他一把拽起那宦,大步流星地往山下走去。
他原也離眾人升起篝火的地方並不太遠,聽到靜,眾人很快都了過來。他這拽著宦下來的舉已令他們一愣,元易正要開口發問,卻見這位大公子將那宦猛地往侍衛們那邊一推:“押去杖斃,杖斃!”
嘶啞的嗓音裡著顯而易見的失措,所有人都在剎那間意識到不對。
連元晉都嚇壞了:“大哥?!”他趕忙起迎向元顯,一攥他的手,就沾了一手的冷汗,“哥你怎麼了?!”
“殺了他!”元顯雙目猩紅,腦子裡空一片。他從來不是個乖戾的孩子,突然這樣反常,一時間弄得大家都蒙了。
“殺了他……”元顯聲音抖著,牙關咬住。
幾個侍衛怔然對,最終因為他的反常而不敢忤逆他,趕忙把人押了下去。
但元顯的腦子還著,一切思緒心神在此刻好像都不是他的。元晉猶猶豫豫地又了他兩聲:“哥?哥!”
“……我先回去了。”元顯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說出的這句話,話音還沒落,他便急匆匆地向行宮的方向提步而去。
元晉趕忙道:“我跟你一起!”說罷也顧不上和堂兄弟們打招呼,趕忙追著他一道回去了。
行宮裡,謝遲和葉蟬聽到急趕回來的宮人的回稟,也都驚了一跳。
“你說什麼?”葉蟬費解不已。
元顯突然把一個宦杖斃了?
宮裡局勢複雜,犯了重罪的宮人被杖斃不是大事。也不希孩子一味地心,希他們能賞罰分明。
可是,按這侍衛的話說,當時好像也沒出什麼不得了的事,只是更的工夫元顯便突然大發雷霆。而且,元顯年紀還小呢,輒殺人也太嚇人了。
所以夫妻兩個都很震驚,待得元顯元晉回來,謝遲就直接把元顯進了屋。
元顯的神看上去很平靜,只是臉有些發白。謝遲鎖著眉頭看了看他,沉了口氣,問:“出什麼事了?你為什麼突然發這麼大的火?”
元顯低著頭,不知道怎麼答話。他腦子裡仿佛有一個巨大的、漆黑的漩渦,裡面不斷回著那個宦說出的可怕的話,要把他吞噬進去。
他於是什麼也顧不上,只能一再跟自己說,不,不能那樣。父王待他那樣好,他不能那麼做。
然後他恍恍惚惚地聽到父王說:“小小年紀,你怎麼心這麼狠?”
元顯驀然抬頭:“父王……”
“謝遲。”葉蟬一攥謝遲的手,沒再讓他說話。
其實謝遲的疑,也是的疑,因為“殺人”這件事不是那麼簡單的。尤其是對於小孩子來說,哪怕只是開口說一句,也並不該那麼容易。
可元顯抬頭間的神令一驚。
趕忙離座走向他,蹲在他面前道:“元顯,我們不是怪你。你跟母妃說說,出什麼事了?”
元顯整個人慄如篩,在葉蟬攥住他的手的剎那,這種慄又加劇了一陣。
然後,他無力地向後退,被葉蟬拽著退不開,又無力地搖起了頭:“母妃別問我……”他的眼淚一下洶湧而出,不知怎的令他膝頭發,他不由自主地跌坐到了地上,“母妃別問我。”
“元顯?!”
葉蟬真的嚇壞了,一時不敢上前,便眼看著元顯蜷起了子,雙手地捂著臉,眼淚還在不停地流著:“我錯了……我錯了!”
葉蟬惶地扭頭看向謝遲,還未定睛,耳畔疾風一劃。
謝遲疾步上前把元顯抱了起來,用力地摟了摟他:“別怕,父王母妃在這裡。”
元顯愣了一愣,哇地一聲哭得狠了。
謝遲大步流星地把他抱進屋,放在了床上,又人去傳醫。在醫來前,謝遲和葉蟬都一步也沒敢離開。醫來診治了一番,又給元顯服了安神的藥,待得元顯睡去後,謝遲把醫請出了屋外:“到底怎麼回事?我擔心……莫不是那宦對他做了什麼?”
突然大變,讓他擔心元顯遇上了謝連那樣的人。
但醫搖頭:“臣細細診過了,未見大公子有什麼不妥,只是了不小的驚嚇。只能等大公子醒來,殿下好好問上一問,才能知道是出了什麼事了。”
醫的那一劑狠藥,讓元顯睡了七八個時辰。第二天他醒來時腦子都還有些懵,但緒已然平靜了。
葉蟬和謝遲於是小心翼翼地問他到底出了什麼事,元顯蜷在被子裡默了默,呢喃道:“他想讓我殺了父王……”
“啊?!”葉蟬愕然,謝遲追問:“是元易的人?”
“是……也可能不是。”元顯迷茫地搖頭,“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就、就特別害怕……看見他就害怕。”
所以,他當時那麼迫切地要了那個人的命,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安心。
但在心深,他說不清自己是在怕那個宦,還是在怕自己。
——他當時真的自己。怕自己搖,怕自己真的去做十惡不赦的事。
可是現在,看到父母守了他一夜的憔悴後,他突然冷靜了。
他們真的擔心他。
他絕不會讓自己搖,絕不會去做十惡不赦的事。他不能傷害家人,不能傷害父母和弟弟們。
除此之外,他也忽然有一點點討厭自己。
他討厭自己瞻前顧後,討厭自己沉悶懦弱。
他知道昨天的突然崩潰,其實是被自己出來的。如果他平日裡的心事不那麼重,當時可能並不會那樣。
他自卑而又清醒地覺得,弟弟們都比他強。
他們全都有什麼說什麼,只有他不敢。
於是,在葉蟬端起藥碗要喂他的時候,元顯抓住了的手:“母妃……我想問您件事。”
“?”葉蟬忙道,“你說。”
元顯的目又遲疑地看向謝遲:“父王您能不能……”
謝遲眉心一跳:“你這孩子怎麼還偏心呢?!”
葉蟬無奈地扭頭瞅他,視線往外遞了遞,意思是:出去。
“……”謝遲冷哼一聲,氣鼓鼓地轉出去了。
葉蟬被他弄得想笑,又摒著笑轉回頭看元顯:“什麼事,你問就好。其實當著你父王的面也沒事啊,我們能把你怎麼地?”
自家的孩子,打都不敢使勁打好嗎?
元顯抿了抿:“那個,我想問問您……”
他小心翼翼地打量著葉蟬的神:“等父王繼了位之後……是打算把我和元晉送回恪郡王府,還是有什麼別的安排?”
他這麼提著問,聲音已經虛了下去。
但他還是在心下給自己鼓著勁兒,讓自己說了更多的想法:“我不想回恪郡王府。其他的……倒沒關係。”
相府嫡女,一朝為後,母儀天下。卻在中秋之夜遭夫君與庶妹聯手設計,捉姦在床。廢黜皇後之位,打入冷宮。得知真相,原來母親之死另有蹊蹺,原來夫君娶她不過為利,原來情深似海的姐妹全是演戲。相府之中,嫡女重生。為了不重蹈覆轍,為了母親安危,她開始讓自己變得心狠。鬥姨娘,鬥庶妹,鬥一切不讓她好過的人。墨千塵說,隻要你主臥登上皇帝寶座,我便替你報仇雪恨,但我絕對不會愛上你。冷雲歌說,隻要你替我報仇,我便傾儘一切,助你登上皇帝寶座,你放心,我也不會愛上你。墨千檀說,雲歌,其實你早已在路上不小心遺失了你的心,然而,你的心裡住著的人,從來不是我。當我即將君臨天下,為何我卻感覺不到歡喜,彷彿一顆心被誰帶走?當你君臨天下,我也隻能埋葬對你所有的愛,尋一處梅花盛開的地方,度過一個人的天荒地老
一朝穿越,現世女軍醫變身相府六小姐。 自帶藥房空間,小小年紀包治百病。 虐渣,打臉,更是手到擒來。 但是對上驚才絕艷,俊美無儔的某人,她實在無能為力……
全長安都知道齊王桓煊心里有個白月光,是當朝太子妃他為了她遲遲不肯娶妻還從邊關帶了個容貌相似的平民女子回來誰都以為那只是個無關緊要的替身連桓煊自己也是這麼以為直到有一天那女子忽然失蹤只留下一片火海,一具焦尸所有人都認為她死了只有桓煊不信他的心被剜去了一塊他愿意傾盡所有只要能找回那對亮若星辰、溫柔如秋水的眼睛找回他的隨隨他瘋了一樣找她可始終找不到半點蹤影直到兩年后,三鎮節度使入京受封他終于再次看到她她高坐在馬上,平靜地看著他,像看一個陌生人:“夢總要醒的。”她是統領二十萬精兵的大雍戰神也是他英年早逝的大哥未過門的妻子原來他才是那個替身原來他從未擁有過那雙眼睛他手握她的刀刃,抵住自己的臉,任由鮮血淋漓:“現在不像了”—————————————排雷:1. 放飛狗血,男女主互為替身2. 男主年下小狼狗,真的狗,女主沒有心3. 女主武力天花板,問就是設定————————————————————————
在遇見賀蘭慎前,裴敏只想抱緊武後這座靠山,閒時舌戰羣儒,沒事賣弄心計,努力在大唐奸吏之路上越走越遠。 談起她,九成官員都會狠狠啐上一聲:“此女外戚黨羽,目無綱法!”對此,裴敏本人回應:“呸!” 有人奉勸:“裴司使得罪誰都不要緊,千萬別得罪賀蘭慎,那可是聖上派來壓你的閻羅爺!” 裴敏回想起那晚被自己摘去帕頭帽,壓制住的俊美少年和尚,散漫道:“這話勸晚了,我不僅得罪過他,還輕薄過。再如何厲害也不過是個少年郎,有甚打緊?” 直到有一天,她打著哈欠出門迎接新上司,卻發現新上司恁地眼熟……可不正是那被她摘了帕頭調戲過的俊美和尚?! 賀蘭慎臨危受命,從佛門入朝堂。在接管淨蓮司前,他一直以為裴司使空有一張艷麗無雙的好皮囊,卻無傲骨、無氣節,貓憎狗嫌。 卻不想,她也曾鮮衣怒馬、一腔熱血肝膽,縱使青雲折翼,眼眸依舊明媚張揚。 “小和尚,你說那九天之上,有沒有一顆星辰是為我而亮?”她笑著問。 “有。”他凝望著她,堅定回答。 “不馴之臣,只為一人折腰。” 她不知道,有個人甘心為她捨了禪心,蓄起長發,折服於她的裙裾之下。
重活一世,初夏對前世最深的記憶是一身黑色衣袍肅殺冷清的新帝閔延禮抱着她冰冷僵硬的身體痛哭失聲。因爲這哭聲太悲慟,她一直沒法離開,跟在他身後陪他殺伐天下一統江山,看着他空置後宮孤獨終老。 還封了一個亡人爲中宮皇后。 那位皇后的名字跟她一模一樣,也叫初夏。 她這才知道,她因憐憫從深山中帶出的少年有多愛她,她又虧欠了他多少。 執念難消的她重回十五歲,她的少年還停留在話都說不清楚的階段。她凝着他,心中暗暗發誓,這一世再不錯愛他人,再不讓他孤寂悲傷,即使前路波折叢生,她也要陪着他走上帝國之巔,攜手到白頭。 * 婚後小劇場, 冬至朝會,新帝於泰安殿更衣。忽有內侍至皇后寢宮,面帶無奈。 初夏問其緣由,內侍回說,陛下不知怎地興致不高。言辭剋制精短,初夏卻當即了悟,隨着內侍走了一趟。 才踏入泰安殿,即被帝王擁入懷中。 初夏的手搭在他的腰側,輕笑詢問,“爲何興致不高?” 閔延禮委屈道:“兩日沒見着你了。” 初夏聞言,心頭一暖,軟着聲音哄道,“今日過後便好了,再忍忍,臣妾替你更衣可好?” 拗了好半天的新帝乖順道好。 一衆內侍:剛可不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