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跋涉。
都說冬季出行最苦,雖有馬車擋風,但總要有個在外頭掌控方向的。
起初是汪小松,但鄭如謙不是那黑良心榨工人的,總是要出去替換替換。
當初春的風刮在臉上,刺骨森涼的時候,鄭如謙就想妹妹,想簪花小院,想溫暖的被窩,想姑姑做的紅燒大肘子。
可誰讓他們這行太依賴溫度,天氣越冷越好保存東西呢。
如果躺在被窩里就能夠往懷里掉錢,整個大渝王朝又有誰愿意吃苦耐勞。
想想小姜笙吃飽穿暖開心的樣子,想想家中翻倍的積蓄,鄭如謙哈出一口白氣,繼續揚鞭前行。
后的簾子被開,汪小松吸著鼻涕抱怨,“不是說越往南走越暖和嗎,怎麼覺一點都不暖和,甚至冷地發抖。”
鄭如謙仔細想了想。
大哥閱讀雜集的時候曾經念叨過,安水郡地雖偏北,但氣候干燥無風,往南走的丹郡溫度倒是高升些許,但空中潤多雨,刮起風來更是涼刺骨。
“小松啊,有時候冷不冷也不是全看溫度,還要看雨水潤,看風向的。”他搖頭晃腦,擺出老道的架勢。
汪小松讀書,還真被唬住了,心中愈發敬佩起東家。
就這樣一路顛簸著到了丹郡。
鄭如謙并沒有急匆匆買上一車烤鴨帶回去,而是仗著自己那張得長輩喜歡的正直面孔,在姨姨嬸嬸中輾轉詢問,找到了最為正宗的一家。
烤鴨是按斤稱,整只拿下來大概是在五十文上下,即使丹郡富饒這價格也不算低,大部分百姓更喜歡斬上半只,或者四分之一只帶回家當道菜吃。
當鄭如謙說出要買一百只鴨子的時候,店家都震驚了,瞪著眼睛用丹話詢問,“小伙子,一百只要好多錢,李認真的嗎?”
認真當然是認真的。
但鄭如謙并不打算用五兩銀子帶走一百只鴨子,他擼起袖子,舌燦蓮花,“老板,我們一口氣要上百只,可有百只的優惠?都說做生意講究薄利多銷,咱給您多銷了,您也讓點利唄?”
講價是一種天賦,且會上癮。
在磨泡半個時辰以后,鄭如謙如愿以償用四十文的價格拿下一百只鴨子。
只是店家人手有限,平時一天賣三五十只鴨子,本烤制不出百只。
鄭如謙只好在丹郡等了兩天,才陸續拿到這一百只鴨子。
跟老板結清楚四兩銀款后,他立即帶著汪小松,快馬加鞭奔往安水郡。
按照郝掌柜給的價格,二兩銀子一只,一百只就是足足二百兩銀子。
如此巨額的利潤激著鄭如謙的心,他甚至不打算住宿,而是與汪小松流在車里休息,以此將半個月的路程短至六七天。
可沒想到還是出事了。
馬車行到安縣的時候,汪小松在車廂里聞到一酸味,他斗膽打開包裹,才發現第一天購買的烤鴨已經腐敗。
再翻開第二天烤制的鴨子,雖然尚且完好,但已經不再新鮮。
他來鄭如謙,兩人一起心底拔涼。
這才只是到安縣,距離安水郡還有至三日的行程,烤鴨就已經損壞,等送到悠然居,這一百只還能剩下幾只?
難怪郝掌柜出了二兩銀子的天價,這東西本就運不回安水郡。
“東家,雖然四兩銀子很多,但實在不行也只有止損了。”汪小松著聲音規勸,“我們就當這一趟白跑,丟了四兩銀子。”
那怎麼能行?
這不僅僅是四兩銀子,更是他賺錢的希,是長途運輸食的突破口,是將來把生意做大做強的關鍵。
鄭如謙并不只打算運輸烤鴨,如果可以,他還想運余杭郡的醋魚,想去余杭更南的永嘉郡吃點鮮味,甚至想運回來讓安水郡的百姓也有機會品嘗。
做生意的人,不能輕言放棄。
鄭如謙在馬車上苦思了半晌,最終決定,把還能食用的烤鴨分給安縣的百姓,然后掉頭,再去丹郡。
一路上,他都在想該如何保存烤鴨。
他們之所以在年節前后出行,依賴的就是冬天寒冷的空氣,想要把食多保存兩日。
但七日的不眠不休,烤鴨還是腐爛變質,說明空氣不夠冷,溫度不夠低。
偏生丹郡比安水郡還要暖和,連雪都甚飄下,更別提放在雪中儲存。
看來只能用冰了。
鄭如謙想起來方恒提及過,京的大戶人家基本都有冰窖,冬季的時候凍好,夏天拿出來冰鎮消暑。
他的心思開始活絡。
現在是冬天,正是制冰的季節,冰價應該比夏季便宜些,就算貴,只要利潤在郝掌柜承諾的二兩銀子以,這烤鴨就運得。
不過丹郡溫度偏高,恐怕不好凍冰。
鄭如謙想明白前后,急勒住馬韁,在汪小松不解的眼神下,又奔回了安縣。
仔細打聽一番,果真有人賣冰。
他買上整整半車,鋪就在馬車里,把賣冰的小哥都看呆了。
“你們,是得了什麼需要在冰上睡覺才能治的病嗎?”賣冰小哥不解地詢問。
鄭如謙撓撓頭,“是想運點怕熱的東西。”
“那你這樣可不行。”賣冰小哥好心提醒,“冰塊放在馬車里很快就會化掉,尤其是現在天氣越來越暖和了,想要保存冰,你得拿厚棉絮捂著。”
棉絮的作用就是保溫,暖能保,冷也能保。
鄭如謙恍然大悟,連忙去買上兩條厚厚的大棉被,將冰塊盡數捂在里頭。
同賣冰小哥辭別后,兩人直奔丹郡,重新購買了一百只烤鴨。
依然是四兩銀子,依然是快馬加鞭,晝夜不停,但有了冰層的保護,一百只烤鴨終于安然無恙地被運回安水郡。
三月的春風已經不再刺骨,吹在臉上像母親的手在溫,悉的郡城,悉的百姓,悉的吆喝蜂擁進耳。ωWW.166xs.cc
經歷過來回奔波,四兩銀子蒸發,又狠下心買冰運貨的鄭如謙又黑又瘦,最重要的是心力瘁。
近兩個月沒有睡過好覺,每天蜷在馬車的角落,依偎著冰塊,還要擔心烤鴨。
如果不是強大的意志力撐著,也許他早就一頭栽下。
但這種支撐,在看見簪花小院門口那個亭亭玉立的小時,瞬間化作了頭暈目眩。
他甚至來不及上一聲“小姜笙”,便地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