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撿了五個哥哥后,京城無人敢惹 第208章 扳倒朱志的辦法

《撿了五個哥哥后,京城無人敢惹》 第208章 扳倒朱志的辦法

為家中唯一的老大哥,在二哥鄭如謙不太靠譜,三哥方恒不在家的況下,許默幾乎是用一己之力為了弟弟妹妹的榜樣。

他恪守禮節,勤唯勉,兢兢業業,準時守點。

只要是許默約定的時間,只有提早抵達,沒有一次晚到。

昨天他還跟鄭如謙說,從國子監回來要幫忙看一下這三天的賬目,逐步分析天街口的客流量,以及接下來重點發展的糕點品類。

結果已經過了吃飯的點,許默還沒有蹤影。

長宴第一個站起來,擰著眉頭道,“大哥可能出事了。”

其他人全都嚇了一跳,鄭如謙都不再苦惱糕點鋪子的事,結結道,“不……不會吧,大哥每天上下學,國子監距離這也就盞茶時間,能有什麼事兒?”

最重要的,這里是京呀。

不是偏僻的斜縣,也不是人手不足的安水郡。

京的衙役比斜縣的流浪兒還多,幾乎是三步一個哨口,五步一個關卡,隨可見騎著馬的士卒,大門更是有排的長矛槍兵。

誰敢在這里搶國子監的學子,欺負堂堂解元呢?

鄭如謙覺得不可能。

只有長宴凝重道,“怎麼不可能,京多的是達貴人,有他們在,什麼事不可能?”

鄭如謙啞然。

旁邊的姜笙和溫知允全都張起來,異口同聲道,“我們去找大哥。”

不管有什麼危險,他們都要一起面對。

鄭如謙和長宴同時起,鄭如謙仗著長第一個沖到院門口,拉開木門,約看到個人形。

他還在驚駭。

后的姜笙就大一聲沖了過去,“大哥。”

原來是許默啊,那沒事了。

眾人長松一口氣,借著月拉起許默,把他簇擁到房間。

Advertisement

也是這個時候,點起燭火,弟弟妹妹們才發現,他們素日里清風霽月,即使棉布袍子也能穿地干凈出塵的大哥竟然滿狼狽。

臉上蹭了泥灰不說,裳也破破爛爛的,袖子更是被劃爛布條,出里頭潔白的棉絮。

“大哥。”姜笙都快哭了,手忙腳許默裳。

怔忪的人才回過神,按住妹妹的手,輕聲道,“我沒事。”

“你的裳都破了,不知道上有沒有傷口。”鄭如謙也扯著嗓門,一把掀開大哥的棉襖,出白花花的

謝天謝地,雖然有些紅痕,但并沒有翻飛的場景。

弟弟妹妹全都松了口氣。

許默的面頰卻帶上了幾分嫣紅,他惱著把裳蓋回去,嗔道,“老二,妹妹已經大了!”

倉稟實而知禮節,食足而知榮辱。

雖然兄妹分吃一塊糕點算不得什麼,但掀還是要避著點妹妹,畢竟男有別,他們親歸親,也要恪守底線。ωWW.166xs.cc

一旁的姜笙懵懵懂懂地頭看,還不知道什麼意思。

許默又吐出一口氣,的小丸子頭,“我沒事,只是朱思桓給了我一個消息,讓我太過震驚。”

就在昨日,朱思桓與陶家姑娘換了庚帖,定了婚書。

在老祖宗的規矩里,他們就是未婚男,可以互相邀請出門,也可以彼此作伴。

朱思桓與陶姑娘算得上青梅竹馬,只不過陶姑娘大他兩歲,一直把他當弟弟看待,直到兩人定下來年一月的婚日期,陶姑娘才正視這個小自己兩歲的夫婿。

下午兩人街頭閑談,朱思桓沒忍住跟陶姑娘表達了這麼多年的傾慕之,并保證自己三年后一定會考上舉人,絕不會讓姑娘被娘家人瞧不上。

Advertisement

也就是這個時候,陶姑娘愕然詢問,“朱家沒有想辦法幫你考上舉人嗎?”

“想辦法?”朱思桓呆了。

什麼想辦法?

舉人不是最公平公正的考試,本做不得假,也玩不了虛的嗎?

謝陶姑娘沉默過后的赤誠相待,朱思桓才知道,舉人試也有猜題一說。

猜中了題目,提前背下標準答案的人就能穎而出,過關斬將。

這本來也算正常,誰還沒猜過試題。

但舉人試不僅有問答卷,還有大篇大篇的論題長文。

這類文章通常沒有標準答案,也不可能全都背下來,只能挑選兩篇最有可能考的,在貢院里大肆揮毫。

有的人考了八九次才考上,可能是文采不夠,也可能是賭題沒有賭對,最后一次才瞎貓撞上死耗子,功當上舉人。

“但這并不過分呀。”許默疑,“不管文章是平時做的還是貢院里臨時做的,都是這個人寫的,都代表了這個人的才華。”

能在貢院看到自己曾經揮毫過的試題,那可真是太幸運了。

朱思桓苦笑著搖頭,“許兄,你真的把人想的太善良了,既然都是背好賭題,一個文采普通的人會背自己的,還是背別人的?”

如果他真的能夠自己寫出篇篇好文,他還需要考前辛苦背兩篇嗎?他就不能臨場發揮,或者二次創作?

許默不是傻子,這番話如雷貫耳,洗涮掉他對科舉的傳統認識,也讓他在迷茫的前路里找到方向。

破壞掉朱志的婚事后,他一度拿不準該怎麼對付朱志,才能既不連累弟妹,又能報仇雪恨。

朱思桓的這番話讓他打開新世界,也讓他下定了搗毀朱志的決心。

“這件事便,不也能拔出科舉中妄想靠賭題一步登天的蛀蟲。”許默沉聲道,“如果這一步還不行,那我只有拿出最后一步棋了。”

Advertisement

鄭如謙,姜笙,溫知允,長宴,四人全都沉默。

他們沒有敢問許默的最后一步棋是什麼,他們能覺到,那恐怕是許默要為之拼命的辦法。

好大會子,長宴才勉強笑著打破沉默,“陶家已經知道朱志的舉人可能來之不正,還要舉人份才能議親,也是個端著架子的世家。”

事實證明,確實是端著架子。

否則也不可能為了兩家更多的合作,為了利益,讓陶姑娘與尚是秀才的朱思桓定了親。

“再端著架子,也是京世家,也要面子。”許默卻想到另一個角度,“朱思桓沒有思桓公子的名字,陶家也不可能與他定親。”

就像朱家,明知道朱志的舉人很可能是賭來的,但只要這件事,還是會毫不猶豫地拋棄朱志。

世家啊,最看重的,不就是個名聲嗎。

許默揚起角,眼底流出堅毅與執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