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卷春空 第137頁

《卷春空》 第137頁

祝晚玉一怔,顯然沒想到青梨會問這個問題。愣了好一會兒,才又笑了笑。

“太子殿下龍章姿,京都城子人人皆慕之。”

為什麼想為太子妃,不過是想擺祝府和祝晚,想要自己站在權勢的高位,不再被人欺

祝晚玉并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錯,也并不后悔。

試問對百花宴趨之若鶩的那麼多貴們,又有哪一個真是對著太子存了傾慕的心思?”

眼下唯一覺得懊悔的,便是找上俞安行,蒙騙了青梨一場……

倘若日后青梨知曉了……

祝晚玉攪著手中的帕子,抬目深深看了青梨一眼。

“……哪有那麼容易能找到一個和自己心意相通的人呢?世上這麼多的夫妻,大多數的都是搭伙過日子罷了。”

二人間很會談論這樣的話題。

青梨聽著祝晚玉的話,安靜不語。

周遭的喧囂沉寂,萬靜默,只余雨珠砸在地面上發出來的沉悶聲響。

一聲接著一聲,聲聲耳。

青梨心下一松,倒是在剎那間就突然釋然了。

是啊,世上又哪會有那麼多兩全其的事呢?

只是雖然想通了,心底卻好像是缺了一大塊,空落落的,讓止不住地有些難過。

青梨出手去,重又拿起了那蓮花玉簪。

雖對蘇見山的了解不多,但也大概知曉他名聲不壞,子看來也是個含蓄,又還會制香……

日后兩人在一起,也算是有了能說到一去的話題……

Advertisement

就像……他和寧婉一樣……

指尖過簪尾上雕刻的那朵生機盎然的蓮花,青梨的眼睫卻是懨懨地垂下,失了往日里的神采。

春雨含蓄,綿綿的雨浸潤大地,接連下了多日,未曾有過片刻的停歇。

庭中新發的枝葉在淅淅瀝瀝的風雨中搖搖墜,花落草斜,微弱的花香和新土的芬芳混雜,隨著雨氣彌漫。

就是這樣一個再尋常不過的雨天,青梨收到了俞安行的信。

信是祝晚玉帶過來的。

“我進門的時候,剛好在守門的小廝那兒看到了這信,就順手給你帶過來了。”

幽州地北境,長年累月的風沙侵襲,那信封上似乎也泛起了一層淺淡的黃

青梨抬手接過,鼻端隨即涌了一陌生氣息。

是泥濘和氣混雜的味道。

指尖平信箋上的幾不平褶皺,停在那點火紅的漆封之上。

青梨沒有打開信。

扭過頭,隨手將信擱在了妝臺上。

而后,每一日,祝晚玉過來國公府時,都會帶來一封新的信。

很快,未打開過的信封便在妝臺上積了厚厚的一沓。

斷斷續續地下了小半個月的雨終于停下。

青梨仍舊沒有拆開那些信。

雨過天晴,穹頂蒙著一層不濃不薄的云層,半遮半掩住日出來一點點碎金般的燦爛澤。

枝頭新花張揚綻放,京都城陷了一片錦繡繁榮的花海之中,街頭巷尾滿了人。

百姓換上輕薄的春衫,或是邀上三五好友來至江邊踏青,或是同家人一道泛舟池上,一賞春日晴,熱鬧非凡。

Advertisement

好不容易等到的一個晴天。

青梨應下了那日老太太的話。

今日,要和蘇見山一道去棲霞寺給遠在姑蘇的俞云崢求個平安符。

小魚聽著青梨的吩咐,給青梨挽了個京都城里眼下最為時興的發髻樣式。

眼睫微抬,青梨看向菱花鏡中的自己。

換了個妝扮,鏡中那人的容顯得悉又陌生。

既像自己,又好像并非自己。

小魚尋到了青梨常用的那玉簪,剛要簪到發髻上,青梨住了

妝臺上的紅木小盒被打開,青梨拿出放在其中的蓮花玉簪。

“今日的簪子,用這。”

晴日普照,京都的春意愈濃。

幽州地北境,即便如今已了四月,天氣也仍舊是肅蕭的。

但因著云層稀薄,日比之京都卻要刺目許多,照在茫茫的戈壁大漠之上,晃得人難以睜眼。

瞇眼眺向遠巍峨壯闊的高山,甚至還能看到山頂上皚皚的一層積雪。

元闌剛從外趕回來,手上牽著的馬匹還在踢踏前蹄,大口大口地氣。

呼嘯的厲風刮過,卷起一陣渾濁的泥塵,混沌模糊的視線中,依稀可辨出窗后俞安行端正坐于案前的影。

李歸軒生辰大典之際,藉著刺殺之名,跟著李歸樓從幽州回到京都的部下表面上是被押在了京都大牢里,實則早便不散落在了宮城各

此次再回幽州,一來是為了掩太子耳目,二來順便借了押送路上的那場刺殺,好讓太子和李歸轅二人間生些嫌隙。

Advertisement

雖不能一下便將結盟的二人拆得分崩離析,但是雙方的不信任一點點累積起來,最后總能各個擊破。

至于第三,步步籌謀至今,則是要一鼓作氣,直指京都。

幽州離京都遠,既有好,也有壞

遠離了京都那麼多雙虎視眈眈的眼睛,籌劃事起來更加方便。

但大軍駐扎在幽州,要近京都,勢必途經李歸轅的封地曲州。

要瞞過李歸轅的人去到京都,極為困難,眼下也只能分批潛曲州附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