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都市爽文 做舊師 第1057章 佚名的畫

《做舊師》 第1057章 佚名的畫

我跟馬博天簡單講了一下這幅李東的書法,寫的不錯,但是市場價起不來。

而且人家這起拍價起的太高,估計很難拿下。

馬博天不擺擺手,“明天我幫你舉牌,起拍價高,你難,別人也難。你不敢舉,那別人也不敢舉,到時候就搶搶看了。”

旁邊的鑒定師見我們似乎對這幅書法興趣,不就問我們要不要上手。

我擺擺手表示算了。

其實這幅書法呢基本是開門到代的東西,假不了。

而且,誰會做假李東的東西呢!

要知道能把字寫這樣的,其本就是一個大書法家了,隨便拿去賣,多寫幾幅也未必會比這古董錢

所以,不用看。

這幅書法呢,我說了這麽多,其實看的時間也就不到十分鍾。

看完沒上手就繼續往下。

大多數東西也都是瞄一眼的份,不會耽誤太多時間。

直到我們差不多看完整個預展,在最後展覽的邊緣讓我看到了一幅畫,方才停下來。

這畫呢,本並不突出。

展出來的尺寸也很小,約莫長九十公分,寬不到三十,是個手卷。

畫是絹本設的畫,放在展櫃裏,還有將近一半是被卷著的沒有展開。

所以這不就讓我忍不住問了一,怎麽沒展開呢。

旁邊的鑒定師說,畫的容就這麽大,沒展開的是畫的題目,這個很長。

但是由於展櫃尺寸所限,所以僅僅展開了畫,而沒有把標題給出來。

我聽得點點頭,其實這法國佬所謂的標題,用我們裝裱語講就是引首。

很多畫的引首就是幾個大字,比如:秋山行旅圖、百花圖等等,就是畫的名稱。

所以,人家這麽一說我也就準備轉離去,因為這畫沒什麽好看的。

一來品相不好,畫麵已經有些模糊了。

Advertisement

這畫呢看也是老東西了,估計是被這歐洲人買回來掛在家裏當裝飾,時間長了畫麵就損模糊了。

另外我覺得沒什麽好看的是因為,我一眼掃過去,竟然在畫上沒看到任何落款題識,以及哪怕一方印章。

也就是說這畫是幅無名之作,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什麽人畫的,無法斷代。

所以,綜合起來,這幅畫也就沒有多大價值了。

我轉的時候是順便掃了一眼旁邊放著的標簽,上麵給的估價是五千歐,起拍價三千歐。

說實話,這個價都高了。

我估計流拍的可能很高。

那標簽上寫的是法語,看數字那沒問題,但是其他文字我就看不懂了。

但是,那標簽上關於這幅畫的名稱其中有幾個字母我是看的懂的。

因為,很明顯是漢語的音譯。

ShileÉcouter

我趕問旁邊的翻譯這標簽上寫的是什麽意思。

人家告訴我,標簽上寫的是:

《石勒聽講圖》

作者:佚名

我這聽完翻譯的話,心中不一愣,大腦跟回放電影似的,趕往回倒片子。

咋了?

你想想,這跟我們剛剛看的那幅李東的跋文中的主角不是一個人麽!

石勒!

“石勒令人講漢書……”

這,不就是聽講麽?

還有,“此圖殆元人所作”

意思就是懷疑是元代人畫的,言下之意不就是佚名麽?

難不,這跋文寫的就是眼前這幅畫?

但是,這特麽就奇怪了,這畫跟跋文怎麽就分開了呢?

而且,是遠在天邊,卻近在眼前的分開,相互之間隔了不過五六個展櫃而已。

這是有意為之?在玩套路?

但是我轉念一想不應該啊,這幅畫估價也就五千,那幅書法估價也就八萬。

充其量,打死了也不過十幾萬歐,沒必要玩這個套路啊!

Advertisement

不過呢,說到這裏我還要一句。

的拍賣行無論大小前麵說了人家那是很專業的,尤其很多小而的拍賣行。

但是,歐拍賣行玩套路做假也是很專業的。

很多方麵跟我們國的比起來那是不遑多讓的。

甚至,你要是關注全世界的拍賣訊息,那就會發現很多經典的拍賣行做假玩套路的案例都是歐洲人搞出來的。

比如經典的阿特米多魯斯莎草紙做假,將一些紙莎草紙放在鋅網上,再進行酸理,可以模擬出兩千年的做舊效果,再用保存的古老墨水在紙上偽造容,最後就偽造出了“阿特米多魯斯”的作品。

這個案例轟世界。

所以,這分兩半的畫和跋不讓我心生疑起來。

但是,作為古董商的我就如同嗜的狼,見到了好東西,而且極有可能會撿

我是不可能放過的。

當然,我心雖波浪起伏,思緒萬千。

但表麵卻平靜如水。

我跟旁邊的鑒定師說,這幅畫我要上手看看。

鑒定師點點頭,打開展示櫃,將畫給拿了出來,然後又遞給我一幅白手套。

我戴上白手套,直接就先把畫給完全展開來了。

這畫剛剛沒看到的部分的確是引首,幾個大字:石勒聽講圖

其實這引首也是後續上去的,並不是跟畫原本就在一起的。

這畫,應該是孤立的。

畫的尺幅其實並不大。

畫作中,石勒坐在繁華綺麗的床榻上,儒生坐在繡墩上。

儒生講的應該就是《漢書》。

石勒後有宮兩名、儀衛兩名。

一持節、一袖手作叉手禮。

儀衛控弓引刀,其中一名持儀仗。

這幅畫看品相不好,畫麵模糊。

但是靜下心來,用放大鏡細細照顧過去,還是能夠發現其畫作細節還是十分細的。

Advertisement

尤其是這幅畫當中的人服飾畫的十分細漂亮。

石勒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君王,距今一千七百多年。

但是,你仔細看這幅畫,如果對曆史尤其對我國各朝各代服飾演變非常了解的人就能看出來。

這幅畫裏麵的人雖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但是服飾卻是遼金時期的。

看到這裏有人就糊塗了,肯定覺得這畫家也太不用心了吧!

其實呢不能怪人家畫家。

古代由於信息技所限,沒有視頻,也沒有圖片,僅僅是數量極的黑白書籍。

所以,幾百年後的人是很難知道前人的服飾樣貌的。

因此,在繪畫前人故事的時候,不自覺就把畫家自己的年代特畫了進去。

當然,此圖的畫家依然十分用心了,畫家疑似元代人,畫的卻是遼金的服飾。

因為,石勒是上黨人,就是遼金的統治區域。

雖然時間差距很遠,但是空間相同,直接就套用上去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