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都市爽文 做舊師 第1113章 變了

《做舊師》 第1113章 變了

林正卿帶著我倆在館裏大致上轉了一圈。

其實說實話,我還是失的。

為什麽呢?

因為一圈轉下來,我看到的最多的展品都是近現代的。

真正民國之前的我國傳統古畫,其實不到五分之一。

而省在國已經算古畫藏品富的館了,尚且如此,何況其他館呢!

林正卿聽了我的失也不搖頭歎道,“這個真沒辦法,國館起步比較晚,很多古畫都進了博館。館和博館看似不搭嘎,實則也在打架。其結果往往就是館被放棄,畢竟上麵更加的重視博館。尤其最近幾年上麵加大了傳統文化的保護,所以很多東西都進了博館,反而館變了油畫館了。我們省能保住這些古畫已屬難得了,要想再增加幾乎不可能了。一來沒經費,二來有經費也搶不過博館啊!”

我本來也隻是隨口一句失,想不到倒引出林正卿這許多話來。

林正卿終究是個知識分子,再怎麽改變,其心的那清高孤傲還是在的。

他在博館的時候歎博館不重視,來了館又館還不如博館。

他總是憂心忡忡,想做點什麽去改變改變。

所以我趕就岔開話題,打趣道,“林教授,你讓我順便過來看看的東西不會也是近現代的東西吧?”

林正卿聽得忙不好意思起來,“九爺你還真猜對了!沒辦法啊,我們這裏可是好長時間沒有新增古畫收藏了,增加的都是現當代的。”

“可是現當代的東西很多我也不擅長呢!油畫啥的,低端的我還能幫你看看,高級貨我可看不出問題。”

林正卿擺擺手,“放心,你一定擅長,否則我也不會喊你過來的。”

Advertisement

“喲!這應該是哪個大家的東西了!你們新收的?”

“不是。是去年我們館跟中海館合作,辦了個徐悲鴻繪畫雙年展。去年六月份開始在我們這裏展出,今年六月份開始就要拉去中海展出。這不還有一個來月就要移給中海了麽!”

這話我聽的有點奇怪,不隨口小聲問道,“哪裏發現不對勁了麽?”

“這個,怎麽說呢!”林正卿也小聲起來,“有幅大畫我覺變了。”

“變了?”這我是聽的一臉懵,“啥變了啊?”

“這樣,我們先去看畫,反正現在下午館裏幾乎沒什麽人,你邊看我邊給你解釋。”

我點點頭,應了一聲好。

林正卿將我和小武帶到了二樓徐悲鴻繪畫雙年展的專館,其實這裏我們剛剛已經來過。

隻不過,我們是走馬觀花隨便過了一下。

尤其我對現當代的東西不興趣,就算是徐悲鴻的也一樣,所以隻是路過而已。

現在再回頭,我便看的認真起來。

這雙年展總上展出的繪畫數量還算不,隨便瞄一眼,大概有四五十幅的樣子。

而且,油畫、國畫都有。

馬啊,鷹啊,,鍾馗等等都有。

上形式容還是比較富的。

林正卿將我們帶到了一幅尺幅還不小的畫麵前。

這畫看第一眼就是漂亮。

不過這畫很是特別。

因為就一般人來說,看到這畫的第一眼肯定以為這是油畫。

實際上,它並沒有畫在畫布上。

而是畫在了紙上。

紙本。

從繪畫的材質形式來看,這畫屬於國畫。

但是,從視覺呈現,以及畫家使用的繪畫技法來看,它似乎又屬於西洋油畫。

當然,更確一點來說,實際上這幅畫用的是水彩料。

所以這幅畫呢,屬於水彩國畫。

Advertisement

似乎有點稀奇,但也不稀奇。

其實民國以來很多繪畫大師是融合了我國傳統繪畫和西洋油畫技法,創作出了獨特的繪畫形式。

眼前這畫,先上圖。

形式上應該屬於橫批,裝裱也是這樣來的。

紙本。

長約一米八多點,高約九十公分。

整個畫麵尺幅大概在十五平尺。

畫的旁邊標簽上寫的是:《秋林三駿》

畫麵落款為:孑民先生雅教戊午重悲鴻

留徐悲鴻印。

這個落款可就很有涵,很有故事可講了。

孑民先生是誰呢?

大人,蔡元培。

這幅畫的落款意思就是1918年重節,徐悲鴻畫了這幅畫送給蔡元培。

有了這個故事,這個落款,這幅畫就很有價值了。

再來看畫本,畫麵單純視覺看,這的確屬於寫實的油畫。

畫麵繪白樺,秋草池塘。

兩大一,黑白紅三馬。

此件水彩,畫麵強,飽和度高。

同時注重調時水的作用,使畫麵有很好的空氣和流調和諧。

黑、白、紅三匹馬的造型以影塊麵為主,暗,局部輔以線條勾勒。

馬的造型、結構已十分準確,顯示出其時徐悲鴻紮實的寫實能力和他對西畫結構的清晰認知。

上看這是西洋寫實畫法,但畫麵中穿於中遠景的白樺樹和枯木則是明顯的中國畫筆法。

枯槎枝杈、零落梢頭則是較為典型的傳統山水畫風格。

這幅畫是徐悲鴻早期繪畫的代表作,充分的現了徐悲鴻繪畫在中西方技法之間遊走探索的經曆。

不過,這幅畫到底有什麽問題呢?

我大致把畫看了一遍,畢竟是現當代的東西,我也沒看出什麽明顯的不對來。

林正卿跟我小聲嘀咕道。

“我不是春節前就突然來省報導的麽,來的匆忙,來了第二天就放假了。不過我似乎記得,來當天,館裏就帶我上下轉了轉,順便就把現在主要展出的東西都跟我說了說。說實話我對繪畫這塊其實並不擅長,你知道我的方向其實在瓷這塊。所以,我當天看到這裏的時候,我就說這幅油畫很好看。但是別人卻告訴我這是水國畫。搞得我有點很不好意思,一來就出醜了。

Advertisement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醜出的,讓我對這幅畫印象深刻。

“等過完年我再回來上班,我就發現這幅畫似乎跟我年前看到的那幅不一樣了。

“但是呢,我也說不出來哪裏不一樣,就是覺發生了變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