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我妻薄情 第 446 章 邊御史

《我妻薄情》 第 446 章 邊御史

m.kelexsw.com

晏鴻之有很多學生,年齡度很大,像林新已經四十多歲,謝玄英才二十六,往上還有五六十歲的學生,和晏鴻之本人年紀差不多。

這也很正常,大儒的學生不一定比大儒小,達者為先,年紀大的拜年紀小的為師不罕見。

學生和學生之間,也有區別。

如謝玄英,等于半個兒子,從小帶到大,深厚,其次如林新,二十歲左右拜師,三十歲中進士,讀書近十年,也如若家人。

但有些學生緣分淺。

或是在晏鴻之在書院講課時,聽過一年幾個月的課,或是他停留在某地,跟隨過幾個月……雙方有過短暫的師生誼,可并未真正拜師。

這位邊史既是如此。

昔年,晏鴻之剛剛辭回老家,閑著沒事干,朋友之邀到書院教課。

那是豪族的私塾,邊史是族中不重視的旁支弟子。

晏鴻之在朋友家教教書,爬爬山,散散心,看看風景,待了小半年,膩了,遂告辭走人。

他原也沒在意塾中的學生,誰想走后,邊史居然背著小包袱跟了過來。

問他為什麼,他說愿意給先生當個書仆。

晏家也是大家族,旁支子弟遇到什麼破事都有,晏鴻之沒多問,就讓他跟了。

史讀書十分用功,沒多久便展才學。晏鴻之一看,這孩子有前途,就寫信給朋友,讓他好生照拂。

又對邊史說,我老師獄中自戕,我已棄而去,你若打算治學,可以跟我,但如果打算走科舉仕途,還是不要拜我為師,那只會害了你。

Advertisement

史這等出,自不是為治學才讀書,沉默了好幾天,朝他磕了幾個頭,回家去了。

此后幾年,他陸續考中生、秀才,終于得到了族中的重視,正經上了書院。

三十五歲得中進士,為一方。

假如故事到這里,也就是一個旁支子弟逆襲的人生,然而,世事哪有這般蘇爽。

一年,父親死了,丁憂三年。

因為座師致仕,朝中無人,許久才起復,去菀馬寺養馬。大夏有四大馬地,北直隸、遼東、平涼、甘肅。

他去的遼東,冰天雪地的苦寒之地,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雪,獨子暴斃野外。

出生喪母,為喪父,中年喪子,人生不順。

任期滿,正逢楊首輔清算政敵,京外放,把不看不順眼的人丟去養馬,他才得以回京,做了一個七品的監察史。

俗話說,五十進士,三十老明經,四十六歲中進士都不晚,何況是做?但別忘了,古人壽命并不長。

三十歲爭氣點就能當祖父的時代,四十六歲也不小了。

一生中最青春的歲月,獻給了科舉,年富力強的十年,死爹又死兒子,再多的意氣風發,今日也磋磨得七七八八。

所以,邊史在京城十分低調。

逢年過節,他會探晏鴻之,送點禮,平時不多走,朝政上,他這個史做得也很低調。

不能不參人,故而沒事就糾察一下風紀,哪個大臣兒子在外為非作歹了,京城治安不好了,太監們又貪污賄了。

保持著不多不的彈劾,罵著可大可小的事,似乎已喪失心氣。

Advertisement

謝玄英沒什麼把握拉攏他。

謹慎起見,先去燕子胡同問問老師。

這一問,問出明堂了。

晏鴻之意味深長地告訴他:“慎之前兩日剛來過,為他家孫子求娶娘。”

史,名修,字慎之。

謝玄英立馬坐直了:“老師的意思呢?”

“這是爹娘的事,我不管。”晏鴻之沉,“要我說,那小子比辛家的靠譜一些。”

謝玄英訝然:“辛尚書家?”

“嗯。”晏鴻之道,“王厚文提了一,我就見了見。”

“如何?”

“唯唯諾諾的,死讀書。”晏鴻之搖搖頭,“他們家人也多,就是不知道老大媳婦怎麼想了。”

尚書的孫子和史的孫子,天差地別。

嫁到辛家算高嫁,邊家算低嫁,前者人口繁多,關系必定錯綜復雜,后者人口又太,假如邊史夫妻一死,獨木難支。

但話說回來,邊家……“邊家那個我也見了,在遼東出生的,很懂事,可嫁過去要吃苦。”晏鴻之嘆氣,“一個委屈,一個苦,我都不看好。”

謝玄英問:“外甥自己怎麼想?”

晏鴻之沉:“娘的心氣有點高。”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晏娘是晏家唯一的孫輩,子又不好,晏大自然疼如珠寶,晏鴻之常年在外,洪夫人隨和,除了小時候隔三差五生病,幾乎沒有任何煩心的事。

弟弟出生時,已然開始上學。

晏鴻之空閑了教詩文,洪夫人教點紅,母親教點管家,可以說,全部力都用在了學習上。

Advertisement

故此,出落得格外出,某種程度上,既有許意娘的玲瓏敏捷,又有王絮娘的才華橫溢。

父親是戶部中層吏,位置不顯赫但穩定,祖父是大儒,桃李滿天下。辛家和邊家同時看上,并不奇怪。

謝玄英想想:“何時相看,老師知會我一聲吧。”

和邊史搭關系,直接上門也太冒昧了,通過晏鴻之肯定更為妥當。

晏鴻之也樂得學生之間互幫互助,一口答應。

-

古代的相親場合選擇有限,通常選在道觀佛寺,也不知道是不是神佛面前眾生平等,忌諱也沒那麼多。

和邊家的相看,就在清虛觀。

晏大帶了晏娘,在后頭和邊太太說話,外頭,謝玄英和晏大一起見了邊史。

史四十多歲,不到五十,可看起來比晏鴻之還老,滿面風霜,一看就是吃過苦的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