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我妻薄情 第 516 章 比較煩

《我妻薄情》 第 516 章 比較煩

m.kelexsw.com

《婦育指南》刻印書,開始售賣,牛痘疫苗的推廣雖然慢了點,但也逐漸落地形。恭妃母子沒有骨分離,太后又在西苑靜養,雙方等閑不面,照說,程丹若已經沒什麼好煩心的。

然而,事實絕非如此。

這兩年,過得非常糟心。

理由就是面前這個太監,和他帶來的人。

“夫人,皇長子就托付于你了。”李太監恭恭敬敬地彎腰,將懷中一歲多的小蘿卜放到榻上。

程丹若委婉地建議:“皇長子健康,一直養在宮外不像話。”

“夫人是有大福氣的人,皇子能養在您邊是好事兒。”李太監笑瞇瞇地躬施禮,“皇長子殿下,老奴告退了。”

小蘿卜頭看看他,再看看程丹若,扁扁:“娘——要娘——”

李太監使眼:“娘呢。”

“奴婢在。”娘趕忙抱住皇長子,輕輕哄拍,“不哭不哭,姨母也是半個娘。”

程丹若:謝了,大可不必。

原以為,皇長子生下來后,就在也不用沾手這個麻煩。誰想二十九年春天,皇長子幾個月大的時候,皇帝突然下旨,令代為養皇子。

程丹若當時直接震住了,久久不能回神。

這種作……歷史上是不罕見的,比如東漢末年的劉辯,也是因為宮里的皇子養不住,被皇帝托付給道人寄養,大約是要借其道行保住皇子。

一點都不想接手這燙手山芋,表示自己沒有生養過,沒有經驗,有什麼疏實在擔待不起。

誰想皇帝鐵了心,金口玉言“姨母也是半個娘”,不給推的機會。

皇長子就這樣帶人上門。

他的四個娘、八個宮人、十六個太監,依舊跟著他,廚子是膳監的人,連每日娘吃的飯菜,都是由宮里直接送來食材,不用大臣一針一線。

Advertisement

程丹若要做的就是提供一個院子,讓他們拎包住。

然后每天上門看看孩子,切觀察皇子的況,盡其所能保證他健康。

活是不重,就是糟心。

這可是比公婆還要犯人的祖宗,怠慢不得。若非皇帝說孩子小,不必拘禮,和謝玄英每天見他還得下跪磕頭。

日子過不下去了。

辛辛苦苦熬過一個春天,孩子夏天回去了,然后秋天又來,冬天又回去。

這麼換地方,孩子倒也沒什麼不適應的,可能對皇帝預備役來說,從皇宮到謝府的距離,就是別墅一樓到二樓而已。

但他認人。

比起他抓什麼,就迫不及待給他什麼,恨不得時時刻刻把他摟在懷里的生母,程丹若這個姨母可真是太討厭了。

他抓領口的墜子,不給,反而走遠了兩步。他哇哇大哭,也無于衷,不哄他不抱他,

他故意推倒桌上的東西,娘們會拍手好,笑著鼓勵他夸獎他,卻沒什麼反應,反而把東西重新收拾好,似乎在說這麼做是不對的。

可惡的是,還不讓他喝

!”小蘿卜揪住娘的領,了。

娘正要解開領子喂,程丹若卻道:“快到正餐的點了,大郎還是吃嗎?我說過,他應該要學著吃些細的食了。”

這稱呼也是皇帝讓的,天底下“大郎”千千萬,不容易被勾魂。

娘笑道:“皇長子不吃那些,還是。”

一面說,一面喂上了。

程丹若呵呵,為讓皇長子多喝幾口,專門在正餐前喂一頓,小孩吃飯才怪。

娘的私心昭然若揭。

道:“簿子呢?”

旁邊的大宮掏出一本記錄本,上面寫了每天什麼點吃過,尿過尿,睡了多個時辰,高多,再早晚測一次心率。

Advertisement

但最近幾個月,寫得很潦草。

“怎麼寫得這麼簡單?”問宮人。

宮人道:“皇長子在恭妃娘娘旁的時候,奴婢不清楚。”

程丹若再次呵呵。

別看恭妃在生產前一口一個“姐姐”,我命都托付給你了,皇帝下旨,把皇長子養在謝家,恭妃的態度就開始變得微妙。

表面上,隔三差五賜下東西,青眼有加,實際上程丹若要求做什麼,回宮之后都被當耳旁風。

且只要皇長子在謝家,就會遣人送東西,或是玩,或是新,或是吃食,而娘得了東西,就會說:“這是恭妃娘娘送來的,娘娘好不好?”

小孩說“好”,送東西的宮人才會滿意離去。

皇帝糟心。

恭妃糟心。

娘糟心。

這臭小孩更糟心。

“一歲多了還吃。”程丹若不咸不淡地笑笑,也沒多說。

對皇長子一點興趣也沒有,爹媽怎麼養就怎麼養吧。

“擺膳吧。”挪到了西次間,讓人擺好兩張膳桌,準備上菜。

皇長子面前的是小桌,用的也是木碗,里頭是乎乎的粥、碎、蔬菜蛋羹,程丹若這邊的則是普通的三葷兩素一湯。

小孩剛喝過,對吃飯毫無興趣。

他扭,把桌上的碗筷全部推倒,又娘的襟。

娘解開裳準備哺,他卻淺嘗輒止,扭頭打量著吃飯的程丹若,眼睛黑亮黑亮的。

程丹若知道,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已經有了獨立意識,他會自己選擇要吃的,也聽得懂人話,會試探大人的反應。

著在恭妃那兒,一窩蜂人喂他吃飯,他不想吃就不用吃,還覺得打翻飯碗很好玩。可看見程丹若在吃飯,孩子的模仿能力就蘇醒了,對的食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Advertisement

程丹若平靜地吃了一口魚,看也不看他。

對這個生來就能讓自己下跪的小崽子,沒有半點好

皇長子拳頭,去抓的飯碗。

“把大郎抱走。”說。

娘恨不得皇長子多親近自己,趕忙哄他喝

皇長子卻一掌推開了

他已經認人了,雖然不知道什麼奴婢,什麼是皇帝,可分辨得出誰厲害。

“娘”的話要聽,但通常都依著他,“父”的話更要聽,他會開心,“”是不用管的,他一哭們就會千依百順。

所以,娘哄他他完全不聽,反倒嚎啕大哭起來:“要!要!”

娘為難地看向程丹若。

程丹若指著對面:“坐下吃飯。”

皇長子去夠的飯碗。

程丹若捉住他的拳頭,簡明扼要:“不行。”

小崽子瞪大了眼睛。

“不。”程丹若瞥向娘,“大郎既然不想吃飯,就抱他出去轉轉吧。”

娘不敢吭聲,吃什麼不能吃什麼,程夫人有很大的發言權,尤其大人和孩子吃得本就不同,敢為討好皇長子,給他吃不該吃的,出了岔子,全家老小都腦袋不保。

只好趕把孩子抱走。

皇長子繼續哭鬧,但發現娘沒有把他抱回去,就慢慢收了眼淚。

他咬住拳頭,更討厭那個“姨”了。

程丹若終于把飯吃完了。

小孩一歲多點,正適合引導他們自己用飯,可按照皇室的寵法,再吃兩年母也很正常,不怎麼抱希

接下來的日子,還會每天過來陪這孩子吃頓飯,混個臉,其他的就不打算手了。

無論培養出什麼好習慣,恭妃都會寵壞他。

費什麼力氣。

又不是的兒子,長大了教他道理的也自有翰林學士。

Advertisement

差不多得了。

“送大郎回屋里歇著吧。”漱口手,“晚上我會去看他的。”

娘們應喏,浩浩地去了東院。

-

程丹若心煩家里的祖宗,卻不知道,田恭妃比更難

怎麼都想不到,認下的堂姐竟然會代替月娘,奪走了的孩子。

這是拼了命才生下的兒子啊。

陛下和說,宮中氣重,孩子魂靈不穩,沖撞就不好了,不如養到宮外,反正程丹若是親姨母,總不會害了孩子。

田恭妃怎麼舍得,孩子一日不在跟前,就丟了魂似的,怕他吃不好、睡不足,娘再多,程丹若再忠心,畢竟不是親娘。

也曾委婉地暗示:“程夫人畢竟膝下無子,從未育過兒。”

然而,皇帝聽了這話,眼底閃過一微妙,卻不容置喙:“朕已有決定,妃照辦就是。”

田恭妃頓時噤聲。

知道,陛下給貴妃的是敬重與溫,給月娘的是憐和寵,給的……只有面與賞賜。

恭妃這個位份,不是有多得帝王的心意,而是給皇長子的臉面。

沒有資格和皇帝討價還價。

“是。”田恭妃低聲道,“臣妾知道了。”

就這樣,眼睜睜看著孩子被抱走,三個月后抱回來時,差點不認得親娘的臉。

田恭妃的心都要碎了。

不斷哀求,總算說服皇帝,在最熱的夏天和最冷的冬天,留孩子在邊。

可半年怎麼夠呢?

小孩子都是一天一個樣,一個月不見,他就變了另一個樣子,這對一個母親而言何等殘忍。

“娘娘。”榮兒見田恭妃郁郁不樂,自然知道又在惦記孩子,可皇長子去的是寧國夫人家,對皇子如何忠心,宮人們都看在眼里。

別的不說,這兩年冬至元旦朝賀,寧國夫人次次托病,不就是因為太后依舊記著誤傷齊王的事嗎?

太后老了,愈發老小孩脾氣,曾發話說,活著一日,就不許寧國夫人進宮,陛下孝順,默許了。

寧國夫人為皇長子了這等委屈,卻從無怨恨,娘娘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兒不敢說寧國夫人的好話,娘娘不聽,只好換個法子勸解:“承華宮那邊似乎了太醫,娘娘可要去瞧瞧嫻嬪娘娘?”

田恭妃封妃后遷宮至永安宮,與貴妃娘娘做了鄰居,離承華宮也不算遠。

果然,田恭妃聽見何月娘有恙,想想道:“也是,我該去看看。”

坐上車輦,慢悠悠地晃去承華宮,還未進門,便聽葉醫道:“月份還淺,但十有八-九就是了,娘娘萬保重子。”

田恭妃的表頓時一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