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我妻薄情 第 518 章 立女醫

《我妻薄情》 第 518 章 立女醫

m.kelexsw.com

項目申報通過,程丹若頓時神大振,暫時忽略了家有小孩兒的煩悶。

已經為婦產科籌備許久。

教材寫好了,和太醫院的合作也還算順利。

目前,大家在牛痘一事上有共同利益,只要名,好(主要是太醫院新增的編制、種痘的利潤)基本都分了出去。

太醫們賺得多,宦們也借此掌握了門技藝,雙方最近在為皇家特供的事明爭暗斗,對都很客氣。

嘗到了好,就要掂量掂量要不要和翻臉了。

萬一人家轉頭就拿出更好的疫苗,他們的生意還怎麼做?

是以,籌備婦產科,太醫院算是已經默許。

程丹若想要的顯然不是默許。

默許又什麼用,他們可以翻臉不認人,醫昔年也輝煌過,出過幾個備宮廷喜醫,還不是無聲無息消失了?

爭名奪利容不下善心。

這回,要的不是一個曖昧模糊的婦人科,而是太醫院下轄的獨立部門——婦局。

收編醫和穩婆,定期培訓,未嫁子能進宮司藥司,替皇室服務,已婚子宮外行走,可照常做生意。

聽著像是異想天開,其實不然。

宮廷中有類似的群,即是轎夫。

轎夫是戶,其家庭也有男,只是不征收徭役,免掉雜差,且有賞銀,平時遇到婚慶典禮之類的場合就進宮干活。

理論上工作不,用轎夫的不止妃嬪,公主、宗出行,都需要轎夫上班。但是,實際卻有些出,不知從何時開始,轎夫逐漸被侍代替了。

雖然閹割過,可男的生理特征更有優勢,活兒就難免被搶走。

相較而言,醫就有好有壞了。

Advertisement

好消息是,只要男大防還在,醫穩婆就不能被男取代,壞消息是,古代的職業之路不斷走下坡路,眼見快余暉。

程丹若知道,今時今日,提出一個想法,只要符合統治者的需求,就很容易被實現。但這也意味著,它隨時會被當權者取消。

走得踏實一點兒,也讓別人沒法占。

思前想后,定下幾個略的想法。

首先,絕不大干戈,引人注目,最好悄咪咪就給辦了,省得出師未捷,先被道學家一頓批判。

因此就不大張旗鼓地找人了,勞民傷財,反正宮廷會有采選。

小選是選宮人,都是在京畿挑選普通人家的姑娘,到時候,提前截胡一批識文斷字的就行。大選是選秀,這就不能截胡了,得等皇帝挑完了,如有合適,就征為

這可不寒磣,薛寶釵進宮也就是個

原本的采選更不能放過,不過,這樣的“”注定很,屆時特事特辦。

采選出來的醫,無意外是未婚,們需要學習三年,進宮服役。

程丹若已經給們規劃好了,先在安樂堂給宮人看病,積攢一些經驗,之后為妃嬪調養,或陪伴生產,為高端醫護。

待年滿二十五歲,如有意愿者,可出宮嫁人,之后在婦局當差,每月可領一份俸祿,并免除家中差役。再當五年差,滿三十歲允許退休。

這個條件應該不算苛刻。

如今的宮廷,一旦征為宮人,除非額外恩典,否則終不能回家。

安樂堂里老邁的宮,與太監對食的妻子,都是這緣故。

二十五歲就能出宮嫁人,于宮人而言有不小的,三十歲就能退休,顯然也不算苛刻。

Advertisement

且平民百姓家有各種雜差,從造橋修路、運糧食、疏通河道,應有盡有,年限可比

這個長多了,只不過通常被征召的是男

能夠免除雜差,男力就能在家種田,程丹若希這樣的福利,能讓源自家庭的阻力變小一些。

當然,假如滿二十五歲不愿意出宮,也可以繼續留在宮里,據皇帝的旨意,或去妃嬪邊伺候,或隨公主出嫁,或賜給藩王妃、命婦治病調養。

這是采選子的升職路線。

從頭培養的好是忠誠,缺點是時間長。

過渡時期,還是不能放過民間的穩婆,太醫院登記的簿子,麻煩直接轉給婦局掌握,每月培訓兩天,給點賞錢。

程丹若對此沒什麼把握。

照理說,進技藝還能拿錢,大家應該不會排斥,且現在人人都知道,的婦產知識是最好的,學過和沒學過的,達顯貴肯定傾向于學過。

但老百姓的想法是很難捉的。

們或許嫌麻煩,或許怕本事不夠怯,或是沒去過號稱去過了……都難說。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其次,就是課程,這沒什麼好說的,《婦育指南》就是教材一,再加點診脈和辨認藥理的知識,急救能摻就摻,反正盡量塞。

最需要斟酌的是編制問題。

醫正八品。

天花板顯而易見,只能九品,和惠民藥局一樣,設立大使一人,副使一人,再有不流的醫、醫生、醫士三個等級,憑考試績晉級。

小不怕,有正兒八經的職位和編制才是最重要的。

比起之前籠統的醫穩婆,現在看起來正規多了。

程丹若擬完奏疏,再次遞上去請皇帝批復。

皇帝朱批:準,令司禮監督辦,程夫人以照料皇長子為要。

Advertisement

程丹若:“……”

總之,部門就算是立了。

司禮監很會揣人心,找到一城里,皇城邊的一兩進院子,將其作為婦局的地址。

這樣宮人進進出出方便,不用和太醫院的人打道,又有獨立,看著就是一個單獨的部門。

再也不用“寄人籬下”了。

十分滿意,再次說服自己,皇帝再爛,畢竟是個能給項目的老板。

對他兒子好一點,這可能是未來老板。

程丹若做了會兒心理建設,端起完的面孔,去東院探皇長子殿下。

皇長子一歲四個月,說可確實正于小孩比較可的時間段,尤其不需要把屎把尿照顧,平時抱出來就是白白的,看著很討喜。

剛到門口,這小家伙就賞了娘一耳

小孩不懂事,打到大人不是事兒,可接下來的一幕,卻讓大為無語。

“打得好,殿下的手真有勁兒。”旁邊的娘笑瞇瞇地鼓勵。

挨打的娘臉頰微腫,卻也附和地笑:“謝殿下賞。”

程丹若立在門口,靜靜地看著他們,頭一次深刻意識到了,“奴婢膝”四字是什麼意思。

不由產生了一疑慮。

這孩子真的不會長歪嗎?

他今后會變什麼樣子?

他能明白什麼人和人之間沒有本質差距嗎?

對是非對錯有沒有概念?

“程夫人。”門口的太監發現了的蹤跡,忙出聲請安。

娘們空手的頓了頓,抱著孩子的一,只扯出笑臉:“程夫人來了。”

程丹若收回思緒。

現在考慮這個太早了,也沒什麼意義,說得好像手一樣。

“我來抱吧。”出手,想掂掂孩子的分量。

娘道:“殿下又沉了,還是老奴抱著穩妥。”

Advertisement

意料之中。

程丹若沒強求,轉而提出要求:“讓孩子走兩步我看看。”

“殿下不喜歡走路,一放地上就要哭。”地頂了回去。

生母和姨母,傻子都知道應該聽誰的話,并不怕怒這位命婦,只要恭妃娘娘覺得養得好,寧國夫人又能如何?

程丹若卻神不變,還是說:“他該學走路了。”

娘低眉順眼:“奴婢不過是個下人,聽主子吩咐辦差罷了。”

“該學走路了。”語氣堅決,“十六個月,不小了。”

娘微微變,卻還要爭辯:“皇長子不走路,奴婢也沒有辦法,再說了,殿下尊貴,天家又不是平民百姓,盼著孩子早早下地干活,小人家傷了骨頭可怎麼好?”

程丹若不理他,繼續提要求:“他必須學走路,殿下份尊貴,更該自小嚴于律己,否則今后開蒙讀書,如何堅持得下來?”

娘還想說什麼,可沒給機會:“回宮前,要讓殿下自己走一段路,我每日過來查看果。”

又看向懷中轉眼珠的皇長子,“大郎,好孩子要學會自己走路,別怕摔跤。”

皇長子扁扁:“不!”

“必須自己走。”不容置喙,“你是大孩子了。”

皇長子去看娘和宮人。

們面面相覷,不知道該不該上前說話。

“夫人,殿下還小,何必勉強他?”娘接收到皇子的信號,忙表忠心,苦苦勸說。

程丹若:“那你進宮去,問明陛下或恭妃娘娘,不走路使不使得,若使得,你們盡管抱著。”

這話一出,們便不敢吭聲了。

小孩子一歲多,當然能走路,要是教好了,回宮陛下和娘娘看見也高興。

唯有娘不大高興,強力壯,抱皇子最穩當,皇子平時要抱一定會選,若是會走路了,這份特殊也就湮滅眾人。

不高興,另一個娘卻覷見了機會,忙應承:“是,奴婢們知道了,一定好生教導皇長子。”

抱孩子的娘登時冷臉。

這些眉眼司,沒有逃過程丹若的眼睛。

懶得管,皇長子和親不親無所謂,但要是發育得慢了,皇帝問罪,也不想背鍋。

“大郎,要聽娘的話,自己走路,多吃飯,,你是大孩子了。”

程丹若象征地關照兩句,待夠一刻鐘便走了。

回到了自己屋里,二話不說揪起麥子,掏剪刀剪爪子。

麥子蹬后掙扎,被打了一

“安靜。”拿布包住貓咪,給它修爪子。

麥子睜圓眼睛。

程丹若“咔嚓”“咔嚓”剪斷指甲。

謝玄英回來,恰好見著這樣子。春日融融,坐在窗下的羅漢床上,日影斑駁疏朗,照得面容別有一番溫婉沉靜。

他安靜地立了會兒,等麥子剪完指甲,如蒙大赦開溜,才開口:“怎麼了?”

瞧著心不大好。

“沒事。”把剪刀丟回簸籮,“平復一下心。”

平心而論,大郎不過是個十幾個月的孩子,不懂是非好壞,完全憑本能做事,他沒有錯。只是于這樣的環境,通常能忍的小孩淘氣,也變得難以忍

大郎不討厭,皇長子討厭。

“大一點就好了。”謝玄英寬

禮儀中有三父八母之說,既然丹娘養過皇長子,怎麼也算是半個養母,孝道之下,后半生不了一份面。

但他知曉的煩悶緣由,并不多勸,而是挑了個輕松的話題:“說起來,今日有人勸我蓄須。”

三十而立,他今年虛歲也三十了,有些人家這歲數已經做了祖父。

按照時下的審,他差不多也該蓄些胡髭,穿打扮往穩重超逸的風格靠攏。比如說,紅是公服可以穿,深綠的常服也不錯,可淺紅橘綠最好不再上

然而,程丹若掀起眼皮,異常果斷地拒絕了:“不行。”

“為何?”謝玄英,故意逗,“穩重些不好嗎?”

“不為何。”道,“你敢這麼做,我就——”

“就什麼?”

程丹若思考了一分鐘,斬釘截鐵道:“分床。”

謝玄英懷疑夸大其詞:“何至于此?”

瞥他一眼:“我接不了外甥變世叔。”

謝玄英心頭一塞,更接不了:“誰是你外甥?”不等擺事實,又道,“不許再提此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