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蘊會調制的香膏,是從小娘那學的,后來加以琢磨,所調制出來的香膏香味清香淡雅,香而不膩,賣得很好。
蘇蘊會想到補用度,還是因前兩年蘇府嫡出的三姑娘出嫁之時,主母為其增添嫁妝,把府中一些用度削減了。
小劉氏不爭寵,用度自然是被削減得最厲害。其他兩個妾室的用度不變,只有小劉氏的用度削減了。
小劉氏自生了蘇蘊后,子便一直很是虛弱。蘇蘊為了有銀子給小娘賣補品補子,才會想到做些繡品和香膏拿到鋪子里賣。
香膏賣得好,一盒也能掙個半錢銀子。小院的月錢也不過是五兩銀子,一個月給胭脂鋪子送去約莫三十盒香膏,再算上一些繡品,一個月也能掙個二兩銀子,是一筆非常不錯的收支。
管了數年高門的賬,倒也不會看不起這一點銀錢,畢竟細流也可匯聚川流。
再者掌管了侯府這麼多年的賬,也管過鋪子,對鋪子也頗有心得。
便也開始計劃著等存夠了錢,再暗中租一個小鋪子,屆時請人打理。
雖然現在想這些,有些過早了。可到底比現在多活了四年,心境不大一樣了,還是得及早打算才。
與初意一同出了府,而馬車已經備好了。
在府中吃穿用度都被蘇府主母克扣得。但在出行這一塊上,馬車倒是寬敞舒適,畢竟那主母也也是好名聲的。
約莫小半個時辰,蘇蘊與蘇芩到了胭脂鋪子。
蘇蘊陪著蘇芩挑選胭脂水之際,讓初意把香膏先送到隔著半條街的胭脂鋪子去。
送去,再回來,也不過是一刻時。可現在都已經過了一刻多了,也不見初意回來。
蘇蘊邊就這麼一個丫頭,也不能遣個人去瞧瞧。思索了幾息,見蘇芩還在試胭脂,便尋了個借口出了鋪子。
時隔四年,有些不大記得那間鋪子所在,只能憑著記憶尋找。好在并不遠,一會便尋到了胭脂鋪子。
了鋪子,卻不見初意的蹤影。
掌柜見到蘇蘊,忙迎上前去,喜道:“六娘你可算來了。”
為尚書府的庶,到底也是個主子,買繡品和香膏補用度若傳了出去,名聲不好聽,且也會被蘇府主母責罰,故而蘇蘊都是著來的,也只與掌柜說自己名喚六娘。
聽到掌柜的話,蘇蘊面不解:“掌柜要尋我?”
掌柜道:“有貴人要把六娘你的香膏全要了,但想要見一見你。”
蘇蘊并未因有人全要了的香膏而喜上眉梢,而是沉靜地問:“我那個丫頭人呢?”
掌柜往閣樓看了一眼,道:“被貴人喚到閣樓上去了。”
聞言,蘇蘊眉頭蹙,約覺得來者不善。
買東西便買東西,怎會把人給扣下了?
蘇蘊問掌柜:“那客人是客還是男客?”
掌柜神多了幾分躊躇,蘇蘊明白了。
“既然是男客,男有別,且我尚未出閣,不便單獨見陌生男子,還掌柜見諒。”
掌柜面滯了滯,再而勸道:“那客人還道往后送來的香膏他都要了,有多要多,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呀。”
蘇蘊不心,只道:“香膏我可以制,但與男客私下相見,不可,還請掌柜幫忙把我的婢喚下來。”
掌柜還想再勸的時候,閣樓上傳來了響,二人不約而同地朝著閣樓樓梯去。
只見初意挎著個籃子,面不安地從閣樓下來。目及自家主子,眼神多了幾分忐忑。
應是樓閣上的人聽到了鋪子下邊的談話說,所以才把人放了下來。
見初意毫發無傷,蘇蘊暗暗地松了一口氣。
掌柜忙問:“那客人怎麼說?”
初意看了一眼自家主子,然后才看向掌柜,小聲回道:“那客人說,往后我等送多香膏來,他便收多。”
聞言,掌柜面喜地與蘇蘊道:“六娘你可聽到了,你送多來,那客人就要多,你可得抓時間多送一些過來呀。”
平日蘇蘊送來的香膏,掌柜會從中取一半的利潤,所以聽到談了這麼一大筆生意,自然是笑逐開。
蘇蘊不想久留,只好應了掌柜,道下回多送一些過來,然后帶著初意從鋪子中離開。
主仆二人從鋪子中走了出去,毫不察在胭脂鋪子的閣樓上,窗戶微敞,有一形頎長的男子立在窗戶后邊。
男子往樓下去,目落在了那打扮樸素,卻遮掩不住的側臉上。
后的墨臺從一旁踮腳往下邊看了一眼,認出了是蘇府的六姑娘。
心下頓時“咯噔”了一下,玷污了主子清白的人,該不會就是這個六姑娘吧?!
不然主子怎麼可能突然讓人調查這蘇六姑娘?還在聽到蘇六姑娘出門后,也從侯府出來,來了此,更是把那小婢給扣了下來,還言明要見家的主子。
墨臺忐忑地抬起頭,看向面無甚變化,只是看著蘇六姑娘的時候,目微闔的主子。
那主仆二人的影淹沒在人群之中,顧時行收回了目,轉回,聲音清淡:“走吧。”
下了閣樓,出了鋪子,墨臺才小聲詢問:“世子,可還要繼續派人盯著蘇六姑娘?”
顧時行往了一眼蘇蘊離開的方向,沉了幾息,然后道:“先盯著。”
肩挑兩房的顧宜宣在林攸寧懷上身孕之後便再也冇有跨進過她的院子。 林攸寧要強了一輩子,苦熬到兒子成了狀元,要頤養天年的時候,卻被找上門來的顧宜宣氣的一口痰冇上來死了。 重生之後,林攸寧的目標隻有一個:壽終正寢。
馮玉貞爹孃不疼,丈夫早逝,唯唯諾諾、逆來順受過了一輩子,在個性冷淡的小叔子問她願不願意跟他住的時候,也因爲怯懦拒絕了。 在崔氏老宅寄人籬下,被任勞任怨使喚七八年,卻被他們污衊不守婦道,捆住手腳沉了塘。 死後才得知原來他們都活在話本里,而話本里的主角正是她的小叔子,崔淨空。 崔淨空外表光風霽月,實則多智近妖,本性暴虐恣睢,是個徹頭徹尾的僞君子。 沒人會預料到,自第二次科舉下場後他連中三元,一朝金榜題名,步步高昇,而立之年便登堂拜相,位極人臣。 在其權傾朝野十餘年間,崔淨空徇私枉法,大肆追捕清流,滿朝文武噤若寒蟬,時人私下無不唾其爲“奸相”。 馮玉貞再睜開眼,卻發現自己居然回到了夫君的喪禮上。 此時的崔淨空尚還衣衫破舊,只是個秀才。他面無波瀾,眼珠黑沉,像是攝人心魄的黑珍珠,還看不出日後的嗜血本性,啓脣正問她:“不知嫂嫂可願隨我而居?” 這一回,馮玉貞攥緊了袖口,咬脣點了點頭。 後來在數不清的春情浮動、無力招架的時刻,她都無比悔恨這個無異於引狼入室的決定。 對方步步緊逼,而她退無可退,哪怕逃出萬水千山也無法擺脫他的桎梏,最後只能任由他饜足地全數佔有。 崔淨空是個缺乏情感、感受不到喜怒哀樂的怪物。 讀書也好、爲官也罷,對他而言,一切難關都輕鬆地宛若飲水吃飯,所有的變數無不在掌控之內,所以他漠視生死,只貪圖嗜血的快感。 除了當他理所應當地以爲寡嫂會乖乖等在家裏,待他高中狀元后順理成章地接她去京城成親—— 然後,她逃跑了。 這是頭一次,崔淨空嚐到了痛苦的滋味。 怯懦、弱小的寡嫂,同絕大多數世人一般別無二致,愚昧不堪的貞娘,卻最終成了一條拴在他脖頸上的繩子。 她輕輕扯一下,崔淨空就只能俯首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