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吹起,乍暖還寒,田間地頭到都是忙碌的影。
勞作一年,大夥都盼著秋收把自家糧倉屯滿,多的還能換些銀兩。
雖然比平時都要累,但年過得好不好也就靠這幾天了。
此時,王家人卻安逸的很,因為家裏沒有地,就後山那點大白菜,早已搬回自家的小倉庫。
嚴崇明拿出前幾天的柿子:“瑤瑤過來吃柿子了。”
橙黃的柿子泡了幾天溫水,有點發黑,不過並不影響賣相。
王瑤瑤拿了一個先湊到鼻子跟前聞了聞:“嗯嗯,小明,有那味了,又香又甜。”
“快嚐一個,我去給娘送一個吃。”
“好的。”
嚴崇明撿了兩個大的,到了嚴寧房裏。
“娘,吃柿子了。”
嚴寧接過柿子,了:“呦,總算想起我了,想起還有個娘了。”
前兩天的事,嚴寧還是沒有放下,心裏還是有點不開心,這兩天都不怎麽跟王瑤瑤說話,連他也不太搭理。
時不時的還要再酸上幾句:“俗話說的一點都不差啊,有了媳婦忘了娘。下一步是不是就是把娘扔在後山上啊。”
一般聽到這話,王瑤瑤都是頭也不回的轉走,因為上次的事,回來也是道了歉的。
至於,原不原諒,怎麽相,就嚴寧這態度,若是繼續待著,必然還會吵起來。
嚴崇明隻是嗬嗬打著圓場,事後再去哄王瑤瑤。
兩頭跑,兩頭哄,確實累的不輕。
嚴崇明討好道:“娘,我怎麽會忘了您呢,我專門挑的最大的,最紅的拿來給你吃,你就別再磕磣我了,行不。”
嚴寧咬了一口,脆生生的,甜的,口特別好:“嗯,這個好吃的。”
“是吧,瑤瑤教我的,還不讓我說,對外說這是你教我的,你可得保啊。”
“這有什麽不敢說的。”
“不是不敢,是為了你兒子我啊。你看啊,這麽好吃的柿子,隻有咱倆會做,那我在外人麵前多有麵子,是不是。”
嚴寧明顯不信:“有那麽好心。”
嚴崇明自信道:“怎麽沒有,瑤瑤是我媳婦,說話做事都是嚴格按照我說的做,我說一不敢說二。”
“切,哄你娘玩呢?”
“哎,你還別不信,這個真的是瑤瑤為了給我裝麵子,悄悄告訴我的。待會出去大家誇你的時候,你可得注意點啊,別給我穿嘍。”
“好啊,我倒要看看他們怎麽誇我。”
嚴崇明推著嚴寧出了屋,外麵王瑤瑤正拉著王清羽和魏氏吃柿子。
看到他倆出來,魏氏最先開口:“親家,你這做柿子的方法還真是獨特,長這麽大,我都還沒有吃過這種甜的脆柿子呢。”
王清羽咬了一口,囫圇咽下:“謝謝大娘的甜柿子,謝謝姐夫做的甜柿子。”
嚴寧被誇的不好意思,但也覺得特有麵子:“好吃就多吃點,吃完了,讓小明他們再去摘。”
嚴寧看著王瑤瑤眼裏閃過異樣的彩,沒想到這個兒媳婦真的這麽好心,這麽大的一個功勞竟不往自己上攬。
王瑤瑤才沒想那麽多呢,隻是異地,還能吃到記憶中的食,想想心裏就覺得。
這食還是自己帥氣的相公做的,想想更了。
於是大口吃著柿子,衝著他們笑的溫。
嚴崇明看見笑,自然也是及時回應,恨不得把那角彎起的角焊在臉上。
正在大家吃的正酣時,門外來了輛馬車。
“清羽,清羽在家嗎?”
車還沒有停穩,劉就迫不及待的從車上蹦了下來,邊喊邊往院子裏衝。
王清羽一聽這個聲音,立馬就哆嗦了一下,也不笑了,就要往魏氏的後躲。
劉跑到眾人跟前,抱拳行禮:“小侄見過魏姨。”
說完,還朝著其他人行了禮,但剩下的都不認識,也隻是彎了彎腰,並未稱呼。
魏氏笑著讓他起,順便從後薅出了試圖藏起來的王清羽。
“賢侄,今怎麽有空來鄉下了。”
“今年我們下鄉采買,天不是涼了嘛,我娘惦記您,讓我給你們送些布料,來製備冬。”
“你娘真是有心了。”
後已有不奴仆往院子裏搬東西。
路上人多,不人被馬車吸引,跑到王家湊熱鬧。
“喲,這王家的親戚就是不一樣啊,你看他們送的那些皮,品相真好這肯定要花不銀子嘞。”
“還有還有,這麽多的布料,得穿多久才能穿完啊。”
“這嚴家人還真是有福氣啊,攤上這麽個好親家,上次是太子親自跑來看王遊,這次又不知道是什麽大呢。”
他們也是實在,皮是按捆送的,一捆足有五六張,送了兩捆,一人一套還綽綽有餘。。
還有布料,有重有淺,各有五六卷,反正目測著兩年是穿不完的。
當他們從車上背下來半扇豬的時候,能聽到周圍不人的驚呼聲。
“我的天吶,這麽多的,他們得吃到什麽時候啊。”
“哎,我怎麽沒這樣的好親戚呢。”
“這輩子懸了。”
王瑤瑤也忍不住的留了口水,雖然上次太子給他們留了錢,現在有錢買。
可是,去一趟集市就要半天,還是有時候都不到賣/的,所以也不是經常吃。
這一下子半隻豬,王瑤瑤的腦海裏已經有了紅燒的模樣,五花的香味,終於能過把癮了。
就這,還不完,後麵還有、鴨、鵝,活的,能養著,隨時能殺了吃。
劉湊到王清羽麵前:“清羽,怎麽樣,你還想要什麽,我讓他們給去買。”
王清羽趕拉著王瑤瑤的袖子,說道:“不用了,不用了,夠,夠了。”
王瑤瑤還在想著那些要怎麽吃,不自覺地咽了咽口水。
許是那“咕咚”的聲響太大,聽的劉直皺眉。
劉上下打量著,問到:“你是王家大姐?”
王瑤瑤角:“正是。”
因為之前魏氏出門社,從來不帶王瑤瑤,因此京城裏的小姐公子們,認識的並不算多,對的格,才學,都不太清楚。
京城都傳跟太子殿下走得近,自小和李家公子訂了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