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又是一個大晴天,吃過飯的三人正並排坐在院子裏曬太。
嚴崇明拿來小零食,準備磕嗑瓜子,喝杯茶水,悠哉悠哉的度過一整個上午。
嚴寧的神頭很不錯,靜靜看著院子裏的那顆梨樹,聽著王瑤瑤天南地北的講一些從未聽過的趣事。
突然就覺得應該給二人說點什麽。
“你們過來,我給你們說點事。”
二人湊近,見嚴寧一臉平和,一張一合,緩緩說出了那個曾經以為會帶到墳墓中的。
和煦七年,周將軍府。
那日府上張燈結彩,一中的丫鬟仆人都滿臉笑容,站在門口翹首以盼。
那年周忠二十歲,是端朝百姓心中的戰神,剛打了勝仗,北涼連失數城,北涼王親自求和,對大端朝俯首稱臣。
年年歲貢,送公主和親,割地賠款。
他們班師回朝,所經之,百姓們夾道歡迎,都來欣賞戰神的風采。
周忠騎著高頭大馬,把五歲的兒子置於前,讓他見證著自己的輝煌時刻。
周忠本是一介獵戶,十歲那年,上山迷路,意外闖進了軍營。
從此投軍,開始了刀口,戎馬疆場的生活。
因為天生膽大,不怕死,每每上戰場,總是衝在最前邊。
小小年紀,就得了個“拚命三郎”的稱號。
他還覺得自豪,能上陣殺敵,保家衛國,讓他覺得知足。
十三歲那年,五皇子徐熙被俘,偌大一個軍營除了皇子親衛,竟無人前去支援。
當時的將軍是二皇子的舅舅,除去五皇子這個勁敵,他的侄子上位的可能就會大很多。
所以趙將軍一直拖延,說是沒有萬全之策,萬萬不能去救援。
五皇子親衛不多,剩下的二百餘人,但也是衷心效主。
他們商量著夜裏前去敵營救人,去找趙將軍要人。
趙將軍當時說的話,特別讓人寒心:“想去救人,憑本事吧,你問問這大營,誰願意跟著去,就讓他去,我不攔著。可人家不去,我也不會下軍令,你能找到多人,就看你本事了。”
軍營士兵雖都是戰場上廝殺過的,但也惜命啊,此次救援,兇多吉,沒有人願意去拚命。
問了一圈,果然無所獲。
周忠也不認識五皇子,隻是遠遠的見過一麵,隻是覺得這人跟自己年齡差不多,死了可惜的。
便主站出來,許諾要去救人。
當時好幾個老兵攔著,說這事危險,不能去啊。
可周忠鐵了心:“夜襲大營我還沒有做過,今日一定要去驗一把,過過癮。”
彼時,他十三歲,在戰場三年,瘦的像個豆芽菜,力氣卻不小,拿個流星錘當玩,拋著玩並不在話下。
親衛首領看著周忠恩到:“此次,不管五皇子能不能救出,我們都會激你的。”
“好啊,若是救出來了,就讓他封我做大將軍。”
果然,一語緘。
五皇子徐熙功被救出,二百多名親衛死的差不多了,獨留周忠騎著馬護送他回了大營。
期間也是九死一生,險象迭生,回來時二人都了人。
分不清那是誰的,反正都了重傷。
前線資貧乏,傷的又是皇上的兒子。
他倆就由軍醫護送到了後方的城鎮養傷。
也是在這期間,周忠搭上皇子這個貴人,關係日益見長。
趙熙為了謝周忠救命之恩,拉著他結拜了異兄弟。
也是在那期間,孤嚴月亮被派去照顧徐熙。
徐熙天潢貴胄,日常起居,自小都是由丫鬟伺候。
而嚴月亮不過是一個農家,哪裏懂的伺候人啊。
因此,徐熙百般挑剔,又百般看不上。
同樣出自鄉下的周忠總是在月亮被欺負之後,跑上去安。
也是多虧了這次傷,二人剛到小城不過月餘。
趙將軍帶領的二十萬軍馬,遭了重創,將軍戰死,邊關失守。
皇上又派了大軍前來支援,路過小城的時候,帶上了二人。
這次來的李將軍兵貴神速,不出一年,收複失地,穩定了邊關局勢。
他同時也是個才之人,見徐熙飽讀兵書,慣用用兵,也是頗為賞識,將他的戰功,都如實報於陛下。
彼時的周忠也得了賞識,已經是個上五品的守備了。
天子病重,徐熙奉命回京,又是一場生死角逐。
最後徐熙勝了,功稱帝。
遵守當時的諾言,抬舉了周忠,封他做了大將軍。
連帶著在京城賜下宅子,周忠老娘帶著一個遠房表妹住了進去。
那表妹是他老娘怕他娶不來媳婦,專門帶去京城給他當媳婦的。
可娘不知道的是,周忠和孤月亮已經互許終生,二人相互陪伴,在周忠十五歲那年生下了兒子周明。
又是五年,周忠沒有回過京城,在邊關為他的義兄開疆擴土。
終於在二十歲這年拿下北涼,大勝而歸。
整整五年,周忠沒有跟他娘提過媳婦的存在,為了給一個驚喜。
而和煦六年的時候,周忠老娘去世,當時戰事正膠著,皇上怕這個消息傳到邊疆分了周忠的心。
於是按下不提。
等周忠到了家門口,這才傻了眼。
老娘早已土為安,當時還讓管家做見證,讓表妹錢妮嫁給周忠。
再娶新人,周忠肯定是不願意的,這次他專門帶著月亮和兒子就是回來認祖的。
可娶表妹是娘的願,他娘又是表妹一手伺候到老,為了等,表妹今年已經十九,已經是個老姑娘了。
這個年紀怕是也找不到什麽好人家了。
且這個家裏,表妹早已以主人自居,若是現在讓離開,肯定也是不願意的。
周忠特別的為難,兩頭都有,不知如何安置。
表妹曾大方表示願意與月亮共侍一夫,從小就慕表哥神勇,如今做上了大將軍,更是心知所向,求表哥收留。
月亮雖然不悅,但人家侍奉母親,又是母親願,也沒什麽資格拒絕。
若是能和平相,自然是沒什麽怨言。
以周忠今時今日的份地位,三妻四妾的倒也很是正常。
所以二人也心照不宣的默認對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