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晚雖然心里約有些猜測,可真聽太子妃如此說時,還是大吃一驚:“他親自去求陛下這個?他……他莫不是瘋魔了?”
太子妃雖然也有些認同知晚對他家表哥的評論,但不忘自己此時乃是紅娘的份,便笑著道:“……陛下起初也是有些質疑將軍的誠意,可是將軍說他在父親那邊老早就代了,將來不綿延家的香火,所以不贅也不必跟父族商量。他心疼你家人口單薄,你們將來的兒便都姓柳。”
知晚都坐不住了,只站起來,來回踱步,低聲道:“胡鬧,簡直是胡鬧!他又不是鄉野小子,將來也是要站立朝堂上的,如此一來,豈不了文武百的笑話?昂揚男兒的面何在!”
太子妃一看這知晚的反應并不是開口回拒家表哥,而是生氣地擔心起表哥的仕途來,便知這一對小兒果然有。
聽太子說過,卿上次太過托大,認定了表妹必定鐘于他,結果不惹怒了陛下,最后還鬧個飛蛋打。
這次他倒是學乖了,借著陛下用人的機會,再次懇請陛下與他立賭,這次塞也要將自己塞到柳家的大門里去。
陛下這時也琢磨出來這小子是看上了柳丫頭,所以上次才鬼迷心竅地要給柳家翻案。
既然不干涉謀謀,陛下的心里也是一松,對天復的厭棄之減了大半。不過他這般癡狂,竟然連贅方的心思都有,若是不全一下,怎麼能現出陛下對臣子的恤?
所以陛下就將這差事委派給了太子妃,讓兒媳婦出面看看知晚的意思。
柳知晚在地上轉了幾個來回后,倒是下定了決心,絕對不能讓表哥出這個丑,正要開口拒絕的時候,太子妃卻發話了:“陛下已經同意了將軍立軍令狀,所謂君無戲言,所以我也不過跟是你說一說這件事。最后你們這姻緣能不能,還要看將軍是否神勇,能否平定迎州之患。”
第108章
知晚聽了太子妃的話,復又默默坐下,小聲道:“他怎麼這麼不懂事,這是要氣死盛家的祖母和姑母……”
太子妃卻覺得這事沒有想得這般難做,開口勸解道:“什麼不贅的?你是縣主,他是將軍,你有皇天封地,他也有不菲家產,原該是天作之合,金玉良配,不過是兩府合并為一府的事。難道他要贅,你還真就不管他獨居的母親了?至于你們將來的孩子,也不會只一個的,便是幾個姓柳姓,隨了你們自己的心愿。”
知晚沉默沒有說話。
太子妃再接再厲道:“將軍其實私下跟太子說過,他讓你招贅婿,一來,是怕你被匆匆而嫁所托非人。二來,他一早便想好了贅,這樣也免得你有寄人籬下之。若是他母親一時想不通,也不必合府而居,你們可以小兩口自過自的,免得你被婆婆立規矩……他雖然拐了七道八道的彎子,可都為你考量著,這樣有擔當又心疼你的男人世間不多,你可不要因為一時的顧慮而錯過此等真心之人啊!”
其實太子妃說得這些,知晚此時也想明白了,心一時也是酸甜錯,不知該如何抉擇。
那開口回拒的話,在舌尖兜轉了幾下后,終于沒有說出來。
天復去求到陛下那里,而不是自己來求贅,絕對不是要搬著皇帝的招牌對施,而是由著陛下開口,就不能讓姑母桂娘說出怨尤的話來。
畢竟天子賜婚,哪個敢抱怨?他說不會讓低頭嫁人,這話他是真在努力去做!
既然如此,又怎麼只能讓他一人流出力,畢竟……這世間除了他,也不想嫁給其他的男人。
太子妃見知晚低頭不說話,心知此事便是了。
這姑娘是個有主意的,要是不愿意,就算陛下施恐怕也不能。
剩下的,權看將軍有沒有將自己“嫁”出去的本事了,但愿迎州的事能夠盡早平定,將軍的年歲也不小了,也該家立業,娶妻生子了。
這邊太子妃探到了柳知晚的口風之后,便讓太子趁著請安的時候呈報給了陛下。
順和帝聽說那丫頭低頭默認了之后,倒是嘆惋良久。他一直希柳丫頭能夠跟自己的皇孫結下良緣,可惜非要招個贅的,沒法再配皇孫。
他更沒想到天復那個狂傲以極的小子,竟然甘愿低頭贅,也要抱得人歸。
這樣的肆無忌憚,不顧及他人非議的張狂……讓順和帝竟然有種羨慕之。
他當年就是有太多的放不下,才與錦溪彼此憾錯過。而天復卻為了佳人幾次拿功名利祿做賭,大有一種“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灑。
真男兒當如此!
柳丫頭也是被這小子給折服到了,才會點頭允婚的吧?
不過家小子既然立下了軍令狀,就不能空說大話。若是他拿不下迎州,就算兩相悅的婚事,也沒門!
想到這,陛下拿起了迎州那邊傳來的戰報,皺眉看了一會道:“鹽水關急需的軍資還沒有送到?”
太子連忙回稟:“迎州有許多被炮火所傷的兵卒,急需大批藥材。分管此事的鄭太醫已經急調撥了附近各個州縣囤積的藥材,調撥人手打磨調配,不日就能送到前線了。”
陛下點了點頭道:“分撥軍資的事,原該是你大哥調管,不過他上書說以前分管此類事時,因為自己治下不嚴,時有貪墨事發生,一時也怯了手。而且他還有可能領兵奔赴前線,實在難以,恐怕難以周全,朕才將此差事分給了你,畢竟你主理鹽稅,還有戶部的事多時,心思也細膩些,由你來管,也免得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