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山河美人謀 交給小姐

《山河美人謀》 交給小姐

一片泡桐樹葉在風中搖晃,灑落大團雨滴。

葉長庚抬手抹去額頭上的水珠,扶刀而行,走回屋

他要說的事是事,要聲若蚊蠅,以免隔墻有耳。

榆木桌案上放著李策寫字的紙筆,葉長庚站著拿起筆,寫了兩個字。

“西北。”

他并不工于書法,字形如他的為人,筋骨兼備、自天趣。

“我驗了刺客尸,從皮、面貌、腹判斷,他們應該來自西北。”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不同的地域,語言、面貌乃至飲食習慣,都不一樣。大唐開化,京都或者晉州,都有不外地人,自然也有外地人開的食肆。

外地人來了,還吃他們習慣的食,表面看不出什麼,但若剖開肚腹,便能查得一清二楚。

李策驚訝于葉長庚的細心,靜靜聽著,眼含激賞。

葉長庚再寫兩個字。

“太子。”

這兩個字里,著濃濃的怒火,力紙背,筆尖像刺出一把刀。

“我問了胡稼,弓弩如何制作、分發、簽收、儲存、保養。京都大理寺說是太子令虎賁校尉王伯堂轉移弓弩。且不管是不是太子,這里必然會有人接應。那個接應的人,我還沒有查到。”

私藏弓弩,是會被判絞刑的重罪。若要做這件事,必要瞞得風。但是弓弩如何通過州府衙門層層關卡,藏翠鳥山,這是個謎團。

李策看了看灰蒙蒙的天,道“故而有一個人,在這里只手遮天,為弓弩藏匿,大開方便之門。”

葉長庚點頭“所以我在查太子在晉州的勢力。”

Advertisement

李策站在屋袖被風吹得揚起又落下。他姿拔,雖然瘦,卻并不弱,如青松般風而立,眼神澄澈。

他也拿起一支筆,劃掉“太子”那兩個字,重新寫“李琛。”

“李琛?”葉長庚脊背繃直,有些疑,“是因為太子出事,李琛得利嗎?”

李策開手指,握了握腰間的金桃。

同葉長庚說話時,他會微微出神。

他們兄妹,雖然長相各不相同,但那種中一脈相連的赤子之心,倒是一模一樣。所以氣質也很像。

他覺得自己思念葉,有些魔怔了。

“還因為,”李策收神,斷然道,“翠鳥山刺殺我們的刺客,不僅為了殺人,還為了把我們引向臂張弩。”

葉長庚張了張,恍然大悟。

一座山,若想搜,非得從四面八方、各條路徑,搜上幾天不可。

但刺客朝一個方向跑,他們當然首先要搜那個方向,所以只用了半日,便找到臂張弩,數出數目,看清銘文,奏報朝廷。

接著,皇帝足太子、重組政事堂,徹查此事。

所以這更像是一個針對太子的棋局。

一顆顆棋子,一步步準不差,落下去,困死他。

葉長庚握刀柄,不知他用了多力,那刀柄似要被他折斷,發出細微的響聲。

他恨到極致

,咬牙切齒道“李琛,如果是他,謀害太子已經得逞,又為何要殺掉監牢里那些百姓?”

是啊,為什麼呢?為了滅口?這樣不是把案子鬧得更大嗎?

李策再寫兩個字“州。”

他耐心地解釋“州刺史府校尉彭金銳因獨子死在監牢里,他糾集兵馬,攔在黃河邊。因為冤的目的相同,如今大槐樹村以及附近村民,全部投奔到那里,已有數千人。”

Advertisement

州校尉攔路的事,葉長庚知道。他這幾日探查案,沒發現事已經無法收拾了。

葉長庚蹙眉頭,原本英的劍眉更加銳利。

“如此,真的走不了。”

他們原本便是敢逆行而上,奔赴險境的人。而如今就站在兇險,絕不會棄陣而逃。

葉長庚的線索,加上李策的分析,很容易便看清晉州局勢。

這里有一個李琛的人,幫助藏匿弓弩,且勾結從西北來的刺客,鬧大弓弩案,縱容州校尉彭金銳封鎖河道、糾集民眾,兵變,或者兵諫。

那些百姓懂什麼?

他們只不過是某人手中的棋子罷了。

以為自己在為親人冤,卻被利用,被當作盾擋在前面。

李策不能走。

即便這些人有些傻,他們也是大唐的百姓,是他來到晉州,要守護的人。

葉長庚深吸一口氣,道“所以破局的關鍵,還是要揪出下毒的人。若說李琛在晉州的同黨,則非鄭奉安不可。”

河東道節度使鄭奉安,娶了魯氏的兒。

而魯氏,是李琛的母族。

李策搖頭道“不只鄭奉安,這里的每個人,都不能相信。”

然而葉長庚似乎一刻都不愿意多等。

他重重拍一把橫刀,神憤怒。

“九郎且等著,無論是誰,我給你揪出來。”

葉長庚大步離去,那張寫著“西北”“李琛”“州”的宣紙,被李策拿起,投火爐。

的火苗沿著紙張攀爬而上,最先燒到的,是“西北”二字。

西北。

李策微微凝目。

葉長庚說,李琛勾結西北刺客。魏王的人脈,還真是廣博。

Advertisement

火焰照亮李策的眼睛,他注視逐漸燃盡的宣紙,突然呼喊道“青峰!”

“殿下!”青峰是和林鏡一起出現的。

“你們去把葉郎中追回來!”李策道。

青峰還要問什麼,林鏡已經像一只驚的野兔,迅速向院門躍去。青峰吃了一驚,不再多問,確認帶著兵,便也消失在院門口。

李策在院踱了兩步,便也走出去。

只不過他是走向相反方向。

葉長庚徑直來到晉州府衙。

他知道近路。只需要把馬拴在晉州府西北角院墻外,翻墻進來,就能神不知鬼不覺,繞路到晉州監牢。

這里如今只關著三個人。

葉長庚已經來過很多次,也已經審問過涉案牢頭、差役和伙夫。

他們只會說冤枉,即便遭拷打,也絕不承認是自己下毒。

葉長庚這一次來,沒有詢問,而是告訴這三人,他的調查結果。

“本真是蠢笨,”他搖著頭,面嘲諷,“一直以為下毒是為滅口,今日問過楚王才知道,原來是謀逆,是誅九族的大罪。”

被拴在木柱上的三人齊齊抬頭。

因為傷不同,他們抬頭的角度也不太一樣,但是葉長庚注意到,這些人的眼神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更加恐懼。

誅九族,除了他們要死,他們的父母、兒、妻子甚至是族親們,也要全數被誅。

如果是那樣,想要保守換來家人的安寧,就不可能了。

“你們不知道嗎?”葉長庚正道,“這里有人跟京都皇子聯手,想要把晉州搞,謀逆奪位。唉……”他嘆了口氣,道,“你們真是忠心,要賠上全家命,也不肯代。是為了砍頭以后,誰的供奉祭拜嗎?”

Advertisement

葉長庚說完這番話,監牢比往日還要安靜。

牢頭地掛在木柱上,干裂的張開,崩潰道“卑職的確是冤枉的,冤枉……”

做飯的廚子瞪大眼睛,失智般喃喃自語“誅九族,誅九族?誅……”

只有那個送飯的差役,目躲閃,神驚疑不定。良久,才開口說話。

“葉郎中,真的不是我們下毒,我們……我們是冤枉的。那日——”

他猶豫著,似乎無法下定決心,渾濁的雙眼左右尋找,不知在找些什麼。

“那日怎麼了?”葉長庚上前問道。

差役盯葉長庚的臉,仿佛要從這張臉上,看到某種可以活命的希

“你能,救我們嗎?”他聲音抖,說到最后一個字,幾乎聽不見。

“那要看你說什麼。”葉長庚語氣溫熱,并不急于承諾,也不嚇唬威

不知是哪里鉆進來的風,掀起地牢的灰塵。

“那日,我在送飯路上,遇見——”差役的聲音戛然而止,這次打斷他的,是進監牢的一個影。

那是晉州刺史周賜。

在京都找西北人,最方便的方法,是食肆。

若那西北人份高貴,晉州城能供挑選的食肆酒樓,不超過三家。

有誰,在一個月頻繁買過吃食,卻并不在店吃,而是外帶?

外帶去了哪里?

有送餐上門過嗎?

李策猛然推開客棧的門,里面空空,早就沒有人影。

客棧老板戰戰兢兢道“那兩位姑娘

從來沒有出過門,只有一個老仆給送飯。”

他打量著李策的面容。眼前的這位公子,單看他的飾裝束,便知不凡。再看他的神姿態,便知不好招惹。

李策在屋走了一圈。

整齊的被褥、干凈的桌案,無論如何,那些人都不像是狼狽逃竄的。

他走到臨窗的位置,拿起桌案上的茶碗。

茶碗干干凈凈,但如果仔細聞,能聞到和茶的味道。

李策想起太子登基大典后,葉陪他驗看軍監縱火死者時,說的話。

——“我只是覺得這工匠的長相,有種說不出的奇怪。”

從小長在京都,番邦各國的人見了個遍,早就見怪不怪。

覺得奇怪,是因為,縱火那人,是吐蕃人。

吐蕃,大唐如今西北方的勁敵,在晉州。

晉州府的監牢里,葉長庚還在耐心地等待差役,說出他的敵人。

可那差役看到周賜,便咬牙齒,竟是再也不肯多說一個字。

在葉長庚眼中,周賜是一個窩囊、笨拙又昏庸的人。

“周刺史先回避吧,”葉長庚道,“本還要在這里待一會兒。”

見到頂頭上司,牢頭開始求救。他每次都求,但周賜每次都表示自己鐵面無私。在這一片喧鬧中,葉長庚聽到了細微的腳步聲。

極輕,輕得像是一些深夜潛行的野

“周刺史帶了人來?”葉長庚一面問,一面轉

“一些朋友。”周賜后退一步,笑道,“葉郎中盡管問,我先走了。”

“且慢。”

似乎被細沙覆蓋的頭腦中吹起一陣風,吹凈霧霾,出猙獰的山石。

葉長庚突然轉過,問道“似乎每一次,都是刺史大人陪我審案。無論你有多忙,都會寸步不離。我之前以為,你是不放心案。但是有沒有可能——”

他的手忽然按向腰刀,問道“有沒有可能,他們怕的,就是你!”

周賜向后急退跌坐在地,葉長庚的刀刺向墻壁轉角窄道

那里藏的不是野,是比野還要可怕的人。

一個人縱躍起,避開葉長庚的大刀。

葉長庚抬手一刀,紅漫天飛揚。他退后一步避開鮮,那刺客掉落在地,同樣掉下來的,還有鋪天蓋地的黑末。

葉長庚只覺得仿佛有一把火燒進他的眼睛。

有毒!

刺痛讓他閉上眼,黑暗包裹著他,“咚”地一聲,是誰在他的頭上敲了一

葉長庚歪倒在地。

可惡!

意識消失前,葉長庚聽到周賜恭謹的聲音。

“這人留不得了,有勞小姐。”

……

月落說第192章傳錯了,已重新上傳,大家可以回去看看。抱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