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山河美人謀 魏王完了

《山河美人謀》 魏王完了

軍再三確認,甚至喊別人來看。

“沒錯吧?這是嚴副統領的鴿子吧?白,就腦袋是灰的。”

“就是它,”另一人道,“信筒呢?副統領沒有出京,離這麼近,也用飛奴傳書嗎?”

信筒里空空

“怎麼回事?”小軍面面相覷。

兩人都是軍中最末級的衛士,能力平庸也沒有什麼背景,只能在別人都不愿意來的飛奴苑喂鴿子。

但好在,他們做事足夠認真。

“要不……”一人道,“去衙門問問?”

“去吧,就說飛奴回來了,讓副統領放心。”

軍樂顛顛地點頭,飛也似地跑走了。

微亮,也不知副統領今日有沒有上朝議事。小軍跑進朱雀大道,與出發離京的白泛兮打了個照面。

那隊伍聲勢浩大。

白泛兮在隊伍最前面,騎著一匹黝黑的西域馬。后面旌旗招展人馬良,乍一看,還以為是將士出征。

軍連忙避讓在路邊,恭敬施禮俯

這是去哪兒?沒接到什麼調令啊。

大街上揚起的灰塵被風吹散,小軍拐街,抬頭看向街道盡頭的朱雀門。

這座門同平時沒有什麼區別,巍峨高聳、氣勢雄偉,走進去,便是大唐的外朝宮,是九州四海的中心。

站在它面前,會覺得皇權君威很大,而自己,螻蟻般渺小。

穿各朝服,手持笏板,拔從容走向紫宸殿的朝臣們,常常在并肩踏上臺階時,相互攀談。

有詢問朝政的,也有催請公事的,他們大多穿緋紅服,像大明宮中兩條蜿蜒的飛虹,絢爛璀璨;又像龍首原上巨龍的脊梁,威武不屈。

Advertisement

今日他們談論的聲音比平時更小,卻更謹慎擔憂。

“聽說了嗎?昨夜河東道遞了折子,出大事了。”

“幾位閣老連夜議事,也不知議得怎樣了。”

“真想不到,太子竟……”

幾位朝臣相互看看,都從對方眼中看到濃重的失和憤怒。

阻止查案、鎮反軍、殺害百姓?且用了圣上“如朕親臨”金牌?如此暴無德,豈可為君?

但是這些話不能輕易說出口,只能扼腕嘆息,然后用眼神提醒史臺的幾位史。

還是你們去說,反正你們的職責就是得罪人。

史言也在低聲說話。

“白泛兮那個老家伙跑去晉州了。”

“出那麼大的事,他當然要去。

“真是屋偏逢連夜雨,下聽說,圣上病又加重了,咳了一夜。”

他們一面私語,一面用眼神暗示對方。

你先彈劾吧……

還是你先……

你怎麼這麼能耐?

抑凝重的氣氛中,眾人步紫宸殿,而案后,魏王李琛已經側坐在龍椅上。

他的眼圈有些紅。

似乎比任何人都更震驚、更難過,也更手足無措。

但他還是收拾心,手持一本奏疏,揚聲道“昨夜河東道節度使鄭奉安急奏,太子李璋阻止楚王查實臂張弩案,以‘如朕親臨’金牌為令,用府兵鎮州反軍和聚集百姓,傷亡三千人,楚王阻止不重傷昏迷,至今未醒。”

盡管許多員事前已聽到風聲,卻不知竟然如此嚴重。

剎那間,大殿上響起沸反盈天的議論聲。太子的幾位老師更是被朝臣圍起來,責問質疑,就差把吐沫星子噴在老師們上。

Advertisement

太師一把年紀,當場就氣得站立不穩。一個好心的言為他搬來條凳,讓他坐著挨罵。

罵完太師太保、師,眾人卻找不到太傅白泛兮,不免有些意猶未盡。

接下來就議論該怎麼辦。

是直接彈劾,還是奏請圣上,今日就按律法懲治太子呢?

眾人又吵個不停,有人覺得此事不能耽擱,不然恐民心思變。有人又覺得,為了圣上的,還是先瞞著。

直到李琛重重拍案,朝堂才肅靜如初。

“諸位大人,你們怎麼看?”

能怎麼看?

罵太子的老師是一回事,彈劾太子,就是另一回事了。

事兒大膽兒小,還是先看看誰愿意先出頭吧。總之一定要懲治太子。

朝堂再次陷難堪的靜默中。

只有宰相傅謙舉起笏板,出列諫言。

“微臣以為,”他沉聲道,“此事還要查實清楚,才能上報圣裁。”

魏王李琛板著臉,尚未開口,便聽國子監祭酒魯逸冷哼一聲,開口說話“宰相昨夜便已看過河東道節度使鄭奉安的奏折,難不,他還敢在奏折中作假嗎?查證?要查多久?查來查去,就怕宮中生變。”

魯逸的擔憂不無道理。

如今皇帝病重,倘若突然熬不住駕崩,太子便可繼任為帝。等那個時候想要懲治,就是癡人說夢了。

但是除了傅謙,還有多位朝臣希此事查明些,再報圣上。

鬧哄哄中,還是李琛的話穩住了局勢。

“不瞞各位,”他涼聲道,“半個時辰前,父皇已經派遣軍統領白將軍前往河東道,查實此事。”

Advertisement

李琛也是才知道這件事,這事讓他震驚到用了許久,才穩住心神。

這說明,圣上已經知道了?

圣上知道多?從這里到晉州,一來一回最快兩日。萬一白泛兮那個老狐貍在那里查到什麼,就全完了。

“還有,”李琛臉鐵青,厲聲道,“據本王所知,‘如朕親臨’的金牌,圣上并未賜予太子。那金牌,是他盜用的。”

盜用?

朝臣又是作一團。這一次,立刻有史高舉笏板,彈劾太子。

有人開頭,響應者眾。

“所以,”李琛站起,“為免太子因事孤注一擲,本王要即刻前往南薰殿,請求圣斷。不知各位朝臣,意下如何?”

那還等什麼?

看來真是危如累卵,太子坐鎮東宮,手下能調遣數千私軍,萬一宮變生事,大唐危矣。

“那便請諸位在此稍候,為免事,請勿離開紫宸殿半步,否則——”魏王李琛一向溫和的臉,此時也生出戾氣,他拽下腰間玉佩,重重摔在地上。玉石“啪”地一聲,裂開四濺,“否則,如同此玉。”

朝臣神凜然,紛紛俯首應聲。

李琛快步向外走去,國子監祭酒魯逸不顧他的命令,跟在李琛后,在臺階下拽住了李琛的袖。

“魏王!”魯逸面驚慌,“到底是怎麼回事?晉州的事,真的是太子做的?”

“怎會有假?”李琛道,“我已知會舅父和族人,今日必要穩住朝堂。”

李琛的舅父帶兵駐守州,距離京師最近。

魯逸倒一口冷氣。

“如果是太子做的,圣上自會廢黜太子,難不,你還要宮嗎?”

Advertisement

只有宮這樣的事,才需要用兵馬。

“我……”李琛有一瞬間的猶疑,魯逸趁機道“事不可做絕,走,微臣陪殿下前往南薰殿,看看圣上怎麼說。”

“去南薰殿可以,”李琛站穩子,眼

神炙熱如同賭徒,“不過在此之前,你先要見一個人。”

那人就在前往南薰殿的路上等待,是一個小侍,姓陳,宮里人都喚他小陳子。

小陳子十多歲,量不高,聲音沙啞,笑時有些諂,不笑時,則著卑微小心。

“見他做什麼?”魯逸問。

李琛卻并不慌,細細道“這侍曾因葉的緣故,被責打一頓,罰往掖庭宮罪。本王托母妃把他提拔上來,在膳房侍奉圣上。”

魯逸點點頭,有些沒好氣道“微臣知道了,魏王殿下擅長收買人心。”

李琛并沒有生氣。

他轉向小陳子,問道“我讓你查的事,你查清楚了嗎?”

“查清楚了,”小陳子道,“醫這幾日都在加大藥量,奴婢從藥渣和圣上用的飯菜判斷,圣上應該命不久矣了。”

“這麼嚴重?”魯逸的神有些松

“所以,”李琛道,“今日必須夠狠,即便圣上不肯治罪太子,我們也要帶領群臣,把太子拿下!不然圣上駕崩,就絕無你我的活路。”

他目堅定,向前走去。兩邊軍無人阻攔,甚至還跟在李琛后,像是在護衛他。

魯逸胖乎乎的子晃了晃。

南薰殿近在眼前。

下意識地,他也跟著向前走,可后又傳來那小陳子的話。

“還有,還有一件事……”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那事非同小可,小陳子的聲音越來越小,似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什麼事?”魯逸轉過,李琛也停下腳步。

“奴婢,奴婢這兩日跟皇后宮中一個悉起來,花了二百兩銀子,三支金釵,打聽出一件事來。”

“哪個?”李琛偏過頭,眼神警惕。

“姓杜,”小陳子道,“皇后很喜歡。”

李琛點頭“杜瀟然,你打聽出什麼?”

“杜瀟然說,”小陳子戰戰兢兢,垂下頭,“說那日圣上剛剛責罰過趙王,原本也沒有氣到病倒,但是有探來報,說魏王殿下您……您勾結吐蕃公主格桑梅朵,收買人心妄圖賣國謀逆,圣上才氣到吐昏迷。”

今日的第一縷突然照亮南薰殿的琉璃瓦,照亮威武端坐的檐,照亮鎮守宮城的蒼龍雕像。

多麼晴朗的天氣。

李琛卻怔在原地,如遭雷擊。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