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花寫草寫燕家人安康,寫鳥寫蟲寫每日的趣事,就是不寫他。提筆寫完,李嗣音看看自己的回信,心中的郁氣終于散了大半。
他不寫,也不寫他。
等墨晾干后,看著自己的那張回信,又有些心。
他在戰場上那麼危險,其實有很多擔憂關心的話想寫,是不是不該這般別扭?
可等轉眸看見燕澄朝給寫的那封“戰報式”家書,那點兒心又消失得干干凈凈。哼!他都不給寫,也不要給他寫!
“朱砂!”
李嗣音將寫好的信折好封函,放進盒子里,待朱砂進來后遞給,“把這封信寄出去,寄到燕世子的手上。”
朱砂應下,出去寄信了。
李嗣音又坐回桌案前,拿起燕澄朝的那封信看著,撐著臉,眼神越看越落寞。什麼也沒說,也不說他自己傷了沒有……
一陣風吹來,將手中拿得本就不穩的信紙吹落。
李嗣音被驚,連忙手去撈那信紙,卻不想翻了桌案上放著的茶水,徑直朝著信紙的方向跌落,“不……天哪!”眼疾手快地將信紙撈起來,卻已經遲了,茶水已盡數淋在信紙上。
李嗣音焦急地用袖去信紙上的水,卻已于事無補。看著被打的信紙,眼眶有些泛紅,這下燕澄朝傳回來的唯一一封信也被弄壞了……就在這時,信紙漸漸起了變化,慢慢暈出字來。
李嗣音震驚地看著紙上的變化。
被茶水泅的地方,赫然現出與方才戰報式家書截然不同的容: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1]。九公主,我很想你,你在京中待得還好嗎?你給我的香囊和平安符,我一直帶著,夜里在帳中睡覺時,看見它們我便想起了你。巫族起兵的原因還未查清,我們也還未攻巫族王宮,這場戰事大抵還要持續幾個月。我一切平安,勿念,等我回來。
怔怔地看著信上的容,不自地笑了。原來燕澄朝不是什麼都沒給寫,是用了特殊手段藏在戰報下了。
李嗣音猛然反應過來什麼,將燕澄朝的信放進盒子里收好,快步追出去了。那封信,要追回來重新寫!
等趕至殿門,正好遇上回來的朱砂。
李嗣音一把抓住的手臂,著氣道:“朱砂!那封信、寄出去了嗎?”
朱砂拍著的背替順氣,答道:“公主放心,奴婢已經將它寄出去了!這會兒送信的都走了好一會兒了呢。”
李嗣音長長地哀嚎一聲,順著呼吸的同時心中涌上懊悔。
不該就這樣把那封信寄出去的,明明真正想說的話,一句都沒來得及跟燕澄朝說。
也想告訴他。
很想他。
作者有話說:
[1]出自李白《三五七言》
第47章
◎回京◎
當大夏軍隊進巫族王庭, 開始長驅直時,李嗣音寄給燕澄朝的信終于到了。
燕澄朝從衛兵手里拿過信箋,開心地進了營帳。
他拆了信, 慢慢看起來。
信中說了許多事, 京中看起來一切安好, 這讓燕澄朝到愉快。只是令他有些失落的是,李嗣音并沒有專門寫給他的話。也不知道有沒有看見他給寫的那些話呢?若是看見了,便沒什麼想說的嗎?
……罷了罷了, 不想了,自己那段遇水才顯的話說不定李嗣音本沒看到呢, 等打完仗回去找就是了。
燕澄朝想完,邊又泛起微笑, 將李嗣音寄來的信收進了盒子里。
士兵掀了帳簾進來,行禮稟報道:“燕校尉, 大將軍讓您去軍帳議事。”
“好, 我知道了。”
燕澄朝將盒子放好, 便跟著士兵往燕云俠的營帳去了。
如今大夏與巫族的戰事正進行至關鍵時期,他們若能破了下一城的守衛, 便可直指巫族王庭。眼下父親他們去營帳議事,想是為了商討攻城策略。
果不其然, 等燕澄朝踏營帳時,便看到軍隊中的幾名將領都到了。眾人一一見禮,坐于上方的燕云俠便道:“好了, 這次你們來主要是商量攻城的策略。神水城地勢易守難攻, 貿然闖必定損失慘重。諸位都說說, 我們要如何攻破這神水城。”
話音落下, 燕澄朝與諸位將領便熱烈討論起來, 遇到爭執之時不乏以沙盤模擬。
營帳一片嚷嚷之聲。
正當幾人討論得正火熱之時,帳外忽然傳來士兵高聲:“啟稟將軍,巫族派遣來使請求見您。”
賬的聲響霎時停了。
燕云俠環顧一眼座下的將領,而后朗聲道:“將巫族來使帶進來!”
片刻,兩名士兵便看管著一名穿灰褐長袍的員進來,那來使一進來便在燕云俠面前跪下了,神惶恐道:“燕大將軍,我乃巫族來使,奉王姬之命,前來傳達巫族求和之意。”
右上方一位將領冷哼道:“求和?你們巫族攻打我大夏時,便該想到會有今日!怎麼?見打不過了就想來和談?想得到!”
來使喏喏不敢應聲。
燕澄朝注意到他話中的稱呼,問道:“你方才說你奉王姬之命?據我所知,巫族不應該是巫族王掌事麼?與王姬何干?”
他這般一提,眾將領也都注意到此異樣,目紛紛落于來使上。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臨終前還被男友騙光了所有的財產,她含恨而終。再次睜開眼,她竟然穿越到了古代一個啞巴的身上。小啞巴芳齡十八,正是青春好年華,不想有個自稱是她夫君的趙王爺一口一個“賤人”的處處為難。她堂堂21世紀的新新女性怎麼可能被你這封建迷信給打到?虞清絕:趙王爺,你我都是賤人,難道不能一起和平共處嗎?看她一步步破封建思想,平步青雲,殺渣男,捶渣女,絕不手軟!【如果你這輩子,你都不能開口說話,本王便說儘天下情話與你聽。】
眾臣看著他們王爺扛起鋤頭能種地,穿上圍裙能做飯,一個個呆若木雞。王爺蹙眉:“看什麼?王妃是農家女,本王會這些有何不妥?”“王爺,好像王妃半點兒不會這些。”“本王寵的,有意見?”…
定安十八年,謝王府父子二人戰死沙場,滿門忠烈唯餘小女謝瑤一人尚存人世,帝憐謝王遺孤,下旨將謝瑤賜婚與東宮太子。 偌大的王府倒下,謝瑤如風雨中的浮萍,百日守孝後嫁入了東宮。 一時人人悲憫,人人笑話。 悲謝瑤孤女無依,又笑太子體弱多病東宮早晚易主,怕是要孤女配病秧子,再成可憐寡婦,守着一家子靈位過活。 * 初入東宮,謝瑤處處低調地做着隱形人,本想和這位病弱溫和的太子相敬如賓,日後等他病逝或者登基,也能得個清閒日子安安穩穩地過後半輩子。 誰料顧長澤今天頭疼召她侍疾,又是高熱又是咳血,她不得已留宿貼身照顧,兩人夜夜同床共枕,明天又婉言拒絕了皇帝讓他納妾的好意,說他久病難愈不想拖累別人,東宮有一位太子妃就夠了。 於是民間一邊感嘆這位病秧子太子只怕要英年早逝,一邊又盛傳太子寵愛太子妃,兩人同進同出好一對眷侶。 流言甚囂塵上,謝瑤擔心太子身上落個“懼內”名聲,便善意提醒。 顧長澤對她溫和一笑。 “孤久病不想拖累你,若他日病逝,就向父皇請願還你自由之身。 流言是外面的人亂傳的,你且等等,孤找人擺平這些。” 可謝瑤左等右等,沒等到顧長澤病逝,也沒和他相敬如賓,反而等來了他病好,奪位登基,又在衆目睽睽之下,給她套上了鳳袍。 謝瑤:嗯?不是病秧子嗎?! * 宮變那天,滿地鮮血流到謝瑤腳下,背對着她的那人將長劍拔出,一轉頭和她四目相對。 謝瑤驚恐畏懼地瑟縮了一下,顧長澤漫不經心擦去手上的鮮血,踩着滿地屍骨走到她面前,在她額頭上落下個冰涼的吻。 “別怕。” 彼時她才知,那些流言全出自東宮書房,溫和無害的皮囊,不過是他陰鷙殘忍的掩飾,所以這世上怎麼會有他擺不平的流言?甚囂塵上,不過是因爲他願意聽。 什麼自由之身,都是空話。 他對她,早有所圖,蓄謀已久,從來就沒打算放手。 “她陪我走過漫漫長夜,見皚皚飄雪皇權鐵戈,從東宮太子,到君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