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嫁權宦 第六百三十二章 年過二十

《嫁權宦》 第六百三十二章 年過二十

能看到一個人未來即將發生的事,不是天眼又是什麼!

老夫人看著兒震驚的神,心口又堵了起來,“誰說不是呢,我聽了這話,便追問臻哥兒二十歲之前發生了什麼大事沒有,持真法師當時還算年輕,大概修行也沒到如今這般不如山的地步,就與我說了。”

公孫婉言急忙追問,“說準了?”

老夫人點點頭,“說,臻哥兒的母親因病亡故,你大哥也會遭遇殺之禍,隨后鎮北王府一蹶不振……除了這幾件大事,還說了一些細微小事,竟然也一一應驗。”

公孫婉言覺得這事兒太過玄妙,皮疙瘩都起來了,“那有沒有說臻哥兒會如何?”

說臻哥兒上紫氣纏,又是主殺伐的命相,自然有貴人相助,將來必定就一番偉業,我無需替他心,任何危難對他來說都是磨練。”

公孫婉言愕然,“所以……當初臻哥兒失蹤,母親找了他幾日便放棄了?”

老夫人神復雜,“持真法師的話讓我不得不信,但他畢竟是敬之的孩子,突然失去了蹤跡,我還是不甘心地找了幾日,后來我便想通了,既然他命該如此,我將他留在鎮北王府便是阻了他,而鎮北王府也會因為他屢磨難,何不各奔東西,兩相得宜?”

公孫婉言一時不知道怎麼說才好,半晌才問“所以母親早就知道他沒死?”

“我不知道,但我覺得他沒死,而且,既然他是殺星將才,肯定會去到皇上邊,所以這麼多年來,我帶著鎮北王府留在升州,一次京城都沒回過。”

公孫婉言愣了愣,“是怕暴臻哥兒鎮北王府長子的份,阻了他的前程?”

Advertisement

老夫人自嘲道“更多的是,怕鎮北王府沾了他倒霉。”

公孫婉言被母親的坦誠給逗笑了,“母親還是想著臻哥兒的。”

“我想他做什麼,我是想最好大家這輩子不要相見,各自安好就行。”

“可到底咱們是一家人,臻哥兒如今也回到了鎮北王府,且以他如今的勢力,誰想再往咱們府上潑臟水,怕是不行了。以后……”

“以后的事,誰又能說得準,他今年,已是年過二十了,持真法師看不到的,不知是吉是兇。”

公孫婉言聞言說道“母親,十幾年過去了,持真法師的修行必定更進一步,不如咱們再讓給臻哥兒看看,也許,能看出什麼呢?”

老夫人顯然有些排斥這個提議,“人各有命,有的時候知道得太多了,反而是累贅,算了,不問了,他既然已經回來,往后鎮北王府到底是何命運,到底與他撕擄不開。”

老夫人已是知天命的年紀,公孫婉言到底年輕,不住未卜先知的,說道“不問也罷,只是母親可否請持真法師過來一趟,兒聆聽幾句佛語讖言也是好的。”

老夫人沒反對。

公孫婉言便對蘭琦說“你去請持真法師過來坐坐。”

不一會,持真法師進了敬云堂“阿彌陀佛,見過二位施主。”

蘭琦引著持真法師坐下,老夫人笑道“持真法師替府上化解危難,老

激不盡。”

持真法師雙手合十,“老夫人客氣了,出家渡人渡己渡眾生,講求隨遇而安。況且,沒有貧尼,那位謝施主也能置得很好。只不過貧尼既然參與其中,就要有始有終,等那位賀施主平安無事,貧尼方能安心離開。”

Advertisement

老夫人笑著點頭,“法師愿在府中停留,我等榮幸之至,若能聽得持真法師無上佛法,更是求之不得。”

“阿彌陀佛。”持真法師念了聲佛號,“既然老夫人此時無事,貧尼就為老夫人講個故事吧。”

老夫人做了請的作,公孫婉言立即支起了耳朵。

“有一座傳承千年的佛寺,因藏有一串佛祖戴過的念珠而遠近聞名,佛寺中,只有老主持和他的七位親傳弟子,才知道佛珠放在何。”

持真法師一開口,老夫人的神便怔了怔,不過持真法師似乎專注在自己的故事中,并沒有注意到。

持真法師繼續講述道“七個親傳弟子都很有悟,老主持覺得將來無論把缽傳給誰,都可以大佛法,誰想,那串念珠卻突然憑空消失了。”

“老主持問自己的弟子們,你們誰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我不追究,佛祖也不會怪罪。可弟子們都搖頭。”

“七天過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老住持又說,只要承認了,念珠就歸誰。但又過去了七天,還是沒人承認。”

“老住持很失,對弟子們說,明天你們就下山去吧,拿了念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第二天,六個弟子收拾好東西,長長地舒了口氣,干干凈凈地走了,只有一個弟子留下來。”

故事講到這里,持真法師停下來著老夫人,似乎有意留下懸念讓人發問,但老夫人只是用指尖輕輕敲擊著椅子的扶手,目微帶不解,一言不發的看著,并沒有發問的意思。

一旁的公孫婉言倒是開口問道“是留下的弟子拿了佛珠嗎?”

Advertisement

持真法師淡淡笑了笑,繼續講道“老主持問留下來的那個弟子,念珠呢?誰知那弟子說,我沒有拿念珠。老主持聽了他的回答,不問道,那你為何要留下,背負一個竊之名?”

“弟子說道,這幾天我們相互猜疑,有人站出來,其他人才能得以解,再說,念珠不見了,佛還在呀。”

持真法師雙手合十,說出了故事的結局,“老住持聽見他的回答笑了,從懷里取出那串念珠戴在了這名弟子的手上。”

這是一個飽含深意且富有哲理的故事,任何人聽過之后想必都會有所領悟。

持真法師看向老夫人,“老夫人聽了這個故事,可有什麼悟?”

老夫人微微蹙著眉頭,垂著眼眸,似乎在思索什麼,片刻抬起頭緩緩說道“能承擔、能行、能化解、能扭轉、能改變、能想自己、更能想別人,這就是法。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大智慧。”

持真法師聽了這話不一怔,錯愕地看著老夫人,一瞬間明白了什麼,猛地站起,手里的念珠磕的桌角發出當啷一聲!

一定是真正的持真法師在老夫人面前講過這個故事!

所以對方才能準確的說出這故事的寓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