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團寵小女喜種田 第258章 刀大叔飄了

《團寵小女喜種田》 第258章 刀大叔飄了

建多大的學堂,刀大叔和怡安都覺得要一步到位。

第一,家里如今不缺建房子這百十兩銀子,第二,外人一進莊子看到的就是學堂,這也是莊子的臉面。第三,以后孩子只會越來越多,不能總擴建,費時費力。

怡安更是前世聽了無數次的口號,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

于是,一個小小的四合院就被構想出來了。

倒座房一大間,分外,外間簡單待客,間可以住人。

西廂房兩大間,一間做灶間和飯堂,供給孩子們中午吃飯,一間做大炕通鋪,預留孩子們有個意外況留宿。

東廂房也是兩大間,據孩子們不同的學習進度,分大小班。

正房三間,東屋做先生的住,堂屋待客,西屋就是先生的書房了。

房后還有菜園子,再挖一口井,平日學堂用水和種菜,灑掃,都會由學們負責,算是自給自足。

這般全算下來,加上桌椅板凳,各,預算應該不超過二百兩,足夠招納三四十個孩子了。

刀大叔背著手,越想越興,扭頭就要去張家問問用料和工期。

但走了兩步,他又拐了回來。

“妞妞啊,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啊。”

“什麼事,刀爺爺?”怡安正要回院子,被老爺子嚇了一跳,以為忘了什麼關鍵之

結果刀大叔卻說道,“學堂建了,學也有了,先生呢?你爹可找到先生了?”

怡安聽得笑了,仔細想想,看看四周沒有旁人就拉了刀大叔,小聲說道,“刀爺爺,你應該也看出來了,荷塘小院兒住著的那個木老頭兒不是一般人吧?”

刀大叔眨兩下眼睛,應道,“原本佃戶都在的時候,偶爾看見你爹晚上去過幾次。而且家里也經常送吃喝穿戴,待那祖孫倆不像普通奴仆模樣。后來佃戶們搬走了,我瞧你爹陪那老頭兒四溜達,很恭敬,就猜到一些。”

Advertisement

“刀爺爺最厲害了,就知道瞞不過您。”怡安笑瞇瞇給老爺子戴高帽,哄得他眉開眼笑,這才說道。

“那位老人家,其實是京都一個很有學識的大,因為得罪了人被發配過來。我爹也是人所托,照顧他們祖孫。老人家經常指導我爹功課,我爹說有這位老人家幫忙,考進士都不難呢。”

“當真?”刀大叔驚訝的瞪眼睛,可是激壞了,“哎呀,那可得對人家好點兒!”

怡安豎了一手指在邊,示意老爺子小聲一些,囑咐道,“老先生的份不能讓外人知道,否則容易惹來麻煩。幸好如今莊子里都是自家人了,所以老人家也能來學堂教書了。”

刀大叔趕點頭,悄悄問道,“妞妞啊,你說這樣的能耐人教導咱們村這些孩子,以后這些孩子以后是不是都能考狀元啊?”

怡安好笑,應道,“不能,狀元是整個南周才挑一個,不能都在咱們莊子上出啊。但我估計,多考幾個秀才和舉人還不難。”

“這就好,這就好!”刀大叔歡喜的直敲煙袋鍋兒,好似已經看到村里孩子都才了。

他再去鎮上找張家算木料,這腳下都恨不得踩了云朵一樣,直接飄過去了。

怡安被老爺子逗得笑個不停,回院子簡單吃口飯,吳同就帶了胡老二等人來了。

原來是城里的商隊找好了,他們要今晚進城同商隊一起歇息,明早天不亮就趕往京都了。

怡安當著眾人的面前,給了吳同兩千兩的銀票。

說起來,這銀票就是賣西瓜時候,胡家送來的,經手人就是吳同。

南周最大的錢莊,通兌通換的銀票,一百兩一張,總共二十張。

吳同拿到手里的時候,也是忍不住慨。

Advertisement

當初給簡家送來,他可不知道,如今又要經由他的手花出去,而他也了簡家人……

怡安不知他慨,額外又給胡老二和刀老大一人二十兩銀子,有零有整,防備他們同吳同走散的時候,也不至于沒有著落。

虎頭石頭和狗蛋,一人五兩,同樣是散碎銀子和銅錢。

三個半大小子可是高興壞了,他們還是第一次拿到這樣的“重金”!

眾人家里都代清楚了,行囊扔上馬車,就這麼靜悄悄出發了。

沒有十里相送,也沒有哭哭啼啼。

因為莊子上人人都忙,沒有這個功夫。

更是因為,以后先生要進京,京都和這條路,注定要被眾人跑的更平坦。

如今這樣的離別,以后會是常態,自然也會奔向更好的未來。

吳家人更是習慣了,畢竟在胡家時候,吳同就經常不著家。

吳大娘帶了兩個孩子在忙著曬被褥,摘菜洗菜,晚上先生要帶親兵回來。

吳嫂子更是同丈夫擺擺手就算了,鋪子里熱氣騰騰,又有一鍋包子要出鍋了!

一切都很平常,也是最自在安寧的模樣……

黃昏時候,簡家的馬車到了三里鎮,李師傅趕車回了南院,親兵們就進了北院。

大炕已經燒熱了,鋪了曬得暖烘烘的被褥,灶間里已經傳出了飯菜的香味。

吳大娘拎著勺子趴在門口,笑瞇瞇吆喝兵卒們,“回來了,趕衫都換下來,我明日再洗。先洗手,吃飯!”

兵卒笑著應聲,栓好馬匹,安哥兒和平姐兒就提了草料,合力倒進馬槽子。

兵卒們就吆喝著,“放著,我們來!”

吳大娘就道,“讓他們干吧,也干不了幾次了。莊子里要建學堂了,到時候,他們就要去讀書了。”

Advertisement

“是嗎,平姐兒也能去嗎?”有兵卒問著,一邊抬手把兩個孩子抱到馬背上坐一會兒。

兩個孩子又害怕又興,笑臉通紅。

吳大娘驕傲的抬了下,應道,“當然能去了,莊子里的丫頭小子們都能去。小姐說了,孩兒更要讀書,學寫算,以后當家理事都用得到。而且就是嫁人,當娘的知書達理,也能好好教導孩子。”

兵卒們都是笑了起來,“大娘才來幾日啊,已經這麼喜歡莊子了。”

“那是當然,我們如今是簡家人了!說實話,以前不知道莊子上這麼好,否則我早就讓兒子想辦法過來了。”

“大娘如今過來也好,我們可福了。”

“客氣什麼,你們可是保護我們先生的,我們不會武,但這些小事還不難。”

眾人說笑著,很快放了桌子,就熱熱鬧鬧開飯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