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之謀嫁 第275章 沒臉面的父子倆

《重生之謀嫁》 第275章 沒臉面的父子倆

“不是。”三皇子搖頭。

“兒臣已分府家,您給兒臣選的府邸恰好有一池荷花開得正盛,兒臣便想開場賞花宴,也算是兒臣的開府宴。

親那日發生了些變故,兒臣想借這賞花宴將換親之事掩蓋了去,恰好,趙公公奉父皇的命給兒子送補品,兒子便與他一同進宮了,遇到禮部尚書,知曉了此事。”

皇后狐疑,“賞花宴是小八的主意?”

三皇子點了點頭,他不敢說出是霓凰的主意,他剛娶曹家,就又想著納霓凰,他怕母后看穿他的心思,會不高興,總是會護著娘家的。

稍后回府跟曹靜怡打聲招呼,讓認下此事,新婚還未圓房就與夫君對著干,這不是聰明人該做的事,曹靜怡是個聰明的,他篤定不會拆穿這個謊言。

等他和霓凰的事,母后也會接納霓凰的,畢竟霓凰后是鎮國公府的那五萬京郊大營。

怕皇后多問,他又道,“總不好外人以為我們夫妻不和,只是,兒臣手上沒銀錢,這才來跟母后要些。”

他先前在宮里,吃穿用度都有份例,母后也會給些傍的銀錢,在外面與大臣,世家子往來也不到他花錢,從沒過銀錢的窘迫。

直到曹靜怡為賞花宴找他拿銀子,他才知道自己竟是沒有家底的,他的事一直由母后打理,始終都不曾真正當家做主。

辦個賞花宴倒也不是什麼大事,這錢皇后愿意給。

只是,正常況下,皇子離宮分府,是會被封王的,而后靠封地的稅賦作為開支,可三皇子這為了婚而離宮,事出突然,既沒封地,也無陛下賞賜,往后要靠什麼度日呢?

Advertisement

僅靠皇子的份例,養活整個三皇子府都艱難,更別論三皇子要維持皇子的面,總不能如今日這般,缺錢就朝手。

將眼下況跟三皇子說了說,問道,“皇兒,此事你有什麼想法?”

三皇子在進宮的路上也是想過的,按理他現在應該請求封王之事,可上次父皇的暗示已經很明顯,他不希自己將來做一個傀儡

君王。

父皇是打算傳位給他的,若此時要求封王,會不會多此一舉?會不會讓父皇覺得他心浮氣躁,不夠持重沉穩?甚至有催促迫父皇的意思?

可眼下父皇還康健,他總不能一直這樣居在宮外,但,若是被立為儲君的話,則是要搬回宮里,主東宮的。

會不會父皇也是這個意思,所以才不提封王之事呢?

君心不好測,母后與父皇夫妻近二十年,總歸比自己更懂父皇的,便斟酌道,“兒臣聽從母后安排。”

在有些事上,母后和他的目的是一致的,母后會給他做出最恰當的選擇。

一手帶大的孩子,心里那點小九九,皇后在他沉默時便看的明白,看了眼姑姑,“阿,給殿下拿三萬兩。”

“母后。”三皇子見不提婚事所用的銀錢,有些著急,他還讓禮部尚書在殿外等著呢。

皇后睨了他一眼,“此事,母后會去找你父皇,你不必管,早些回去吧,同靜怡好好過日子,你舅父對贊不絕口,想來是個能助你的。”

“母后,您和父皇可別不管兒臣啊,這事拖久了傳出去,兒臣真的無臉見人,到時您和父皇臉面也不好看啊。”三皇子了聲音半要挾,半撒道。

Advertisement

皇后扶額,將人打發了。

等三皇子出了儀殿,才重重嘆了口氣,對姑姑道,“民間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你看他如今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了。

他心里只怕還怨怪本宮管得太多,盼著獨立呢,可你看他哪有什麼自主的能力,本宮有時都想不明白,他到底像誰。

這些年本宮費盡心思教導,他長進有限,陛下不是蠢的,本宮也

不是蠢的,曹家也沒蠢的,怎麼他就失了傳呢。”

姑姑眸微閃,溫聲勸道,“娘娘,殿下哪有您說的那樣差,是您龍心切。”

“我自己的兒子什麼樣,我清楚。”皇后擺了擺手,示意姑姑別再費心思為三皇子說好話。

姑姑會意,一雙手放在皇后太初,替輕輕按著。

皇后若有所思道,“不知是不是本宮的錯覺,總覺得皇兒最近與本宮疏遠了,阿,你說是不是陛下對他說了什麼?”

姑姑按的手停下,似是很認真的想了想,“奴婢沒察覺出來,會不會是娘娘還沒適應殿下已經出宮娶妻了?也有可能是奴婢愚鈍。

不過,咱們殿下現在是真真的大人了,娘娘也莫要多想了,奴婢聽說思慮過多容易損了氣,這人氣一虧,臉上就容易沾了黃氣,到時您又該怪奴婢了。”

最后這句話,是附在皇后耳邊說的,聲音婉轉纏綿。

皇后莫名心頭發,腦中不浮起阿滿目繾綣與歡好的場景,先前聽教養嬤嬤說,人需得靠男子調和,這氣才好,可阿不是男子,卻一樣能讓艷盛放。

Advertisement

突然起,背對著姑姑,“皇兒剛說到荷花,本宮還不曾用荷花沐浴過。”

“咱這后宮就有,奴婢給您準備去。”姑姑走到面前,眉眼溫,“奴婢等您。”

皇后不由一,腳步匆匆出了儀宮。

書房時,禮部尚書也在。

三皇子沒能說服皇后清賬,他只得又求到陛下跟前。

見到皇后來,皇帝道,“行了,你先下去吧,稍后朕讓趙德寶去朕的私庫翻翻,看看能湊多,便先給你多。”

禮部尚書得了這話,知道帝后有話談,忙就退下了。

皇帝滿臉愧疚看向皇后,“

朕真的覺得自己不是個合格的君王,國庫空虛到連兒子辦婚事的錢都拿不出,朕更覺得自己不是個合格的父親。”

皇后原本以為沒遵皇帝口諭,皇帝會發難,卻不想皇帝竟是先自責上了,想要怪陛下將禮部尚書打發去那里的話,也只得打了個轉,變,“戶部這些年,這樣困難嗎?”

“哎。”皇帝重重嘆口氣,“大夏近些年雖無大戰,小戰卻是不斷,養兵打仗最是費銀子,地方上不是這里干旱,便是哪里水災,上來的賦稅有限。

先前罰沒首輔的那二十萬兩,一國庫便撥了十萬給兵部,另外十萬這里挪點那里用點也就沒了。

國庫倒不是一分錢拿不出來,但有些保證國家運轉的錢是不得的,若真了,到要用時,被人知曉這錢用來給老三辦婚事,豈不是坑的皇兒被世人唾罵。”

他又嘆了口氣,“你也別急,我已經讓趙德寶去我私庫盤賬了,總不能讓百姓笑話我皇家連場婚禮都辦不起,實在不行,朕還有些下面進獻的寶貝,朕讓人拿到宮外當鋪去換些銀子。”

皇后微微打量著皇帝,見他神不似作假,這才道,“陛下的東西怎能,臣妾還有些己,臣妾稍后便讓人拿給禮部。”

兒子婚賒賬已經夠丟臉了,若讓百知道皇上缺錢缺到去典當東西,這皇家的面也徹底沒了。

剛剛和姑姑說的話,有誤。

皇帝不蠢是不蠢,卻也是個不要臉皮的,即便坐上龍椅這麼多年,他那上不得臺面的子始終不曾改過。

“皇后。”皇帝一把握住皇后的手,滿臉,“你真是朕的賢助,此生有你,是朕的福氣。

教出來的孩子們也聽話,朕想著老三如今也大了,有些事該提上日程了,但他眼下還無建樹,恐難服從。

依皇后看,朕是先給他封王,還是找個機會讓他做點功績服眾,再搬回宮中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