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我能復制戰略物資! 第302章 一鳴驚人!李建安軍前獻策

《大明:我能復制戰略物資!》 第302章 一鳴驚人!李建安軍前獻策

洪承疇道;“楊老將軍的分析切中要害。另一條路該如何走,還請楊老將軍賜教一番?”

楊國柱沒有謙虛客套話,直接說道;“若是原路返回,我大軍可以加快行軍,明天晚上就趕到冷風口。”

“那樣的話,皇太極只有一天的準備時間,哪怕他全力挖壘寨,也不會非常鞏固。”

“到時候,我們派出幾營人馬防范多爾袞,其他人馬火拼皇太極。只要咱們這些營頭團結一心,殊死一搏,相信可以反敗為勝!殺出一條路!”

大同總兵王樸忽然說道;“要是皇太極不和我們拼,而是后退,拖延我們怎麼辦?我大軍的糧草可是撐不到山海關的。”

眾將聽了這話,很多人出鄙夷的神

楊國柱擺手;“那不會!冷風口后面就是塔山。塔山上有咱們的糧草。皇太極已經切斷咱們的糧道,說什麼也不會讓咱們獲得塔山的糧草!所以他肯定會死守,與多爾袞一起夾擊我們。”

眾將連連點頭,紛紛稱是。

楊國柱果然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在用兵這一塊,姜還是老的辣!

洪承疇現在非常后悔,自己怎麼瞎了眼讓馬科這個畜生去防守冷風口。如果讓楊國柱去,肯定不會是現在這樣的結果。

當初讓馬科去防守冷風口,洪承疇主要是考慮馬科手下都是遼東兵,了解當地地形,而且和韃子有作戰的經驗,萬沒想到馬科竟然喪盡天良!

楊國柱停頓片刻,又向眾將抱拳,說道;“各位,容老楊再多說一句。其實無論走哪條路,我們都要面對多爾袞和皇太極的前后夾擊。”

Advertisement

“咱們這些營頭想要活下去,就必須團結一致,擰繩,攥一個拳頭!誰也不能藏著自己的小心思。只有這樣,咱們才能死中求

活、敗中求勝,殺出一條路!”

眾將連連點頭,紛紛稱是。

“老將軍說的對。”

“是這麼個理!”

“大伙一定要團結!”

“大家擰一個拳頭,跟狗韃子拼了!”

眾將一片呼喊,給自己也給團隊打氣。

洪承疇站起來,擺了擺手。

眾將這才安靜下來,回歸座位。

洪承疇說道;“楊老將軍的話說的非常要領,切中要害。如今我大軍只有三日糧草,存放在塔山上的糧草,是我們大軍的救命糧。咱們原路返回,殺退皇太極,是咱們十幾萬人唯一的出路。”

眾將連連點頭,紛紛稱是。

回去找皇太極決戰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也是迫不得已的辦法,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的出路了。

洪承疇又道;“皇太極翻山越嶺而來,想必準備不夠充分。咱們抓時間,趁他立足未穩,一舉將其沖垮!”

“本督相信,以咱們大軍十幾萬人的實力,只要咱們團結一心,殺退皇太極還是不難的。”

“只要殺敗了皇太極,多爾袞也會不戰而逃。到時候,咱們得了糧草,錦州之圍自然也就解了。”

這是幾句場面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眾將心照不宣,輕聲附和兩句,算是答應了。

洪承疇道;“那咱們就算確定了。明日一大早,大軍原路返回。”

“且慢!”忽然有人說話。

Advertisement

眾人大驚,尋聲去,原來是李建安!

李建安已經站起來,向眾人抱拳行禮;“督師、監軍,屬下不才也想說幾句。”

洪承疇皺起眉頭。

這樣關鍵的時刻,洪承疇是不想節外生枝的。

若是換了其他人,洪承疇會呵斥兩句,直接讓他坐下來。

不過,李建安在大軍中聲日隆,他在這時候出來發言,也許另有深意。

洪承疇道;“有什麼話,李侯爺盡說無妨。”

李建安向眾人行禮,說道;“剛才楊老將軍和督師說得十分在理。如今,咱們大軍只有兩條出路,要麼北上,要麼南歸。”

“無論走哪條路,我大軍都要面對多爾袞和皇太極的前后夾擊。”

“我大軍以步兵為主,風塵困頓,行軍勞苦。若是加速行軍,大軍必然會非常疲憊。到時候打起來,恐怕難以發揮戰力。”

洪承疇道;“李侯爺可有什麼良策?”

李建安道;“屬下不才,倒是想出了一條出路。”

眾將都是一驚。

西邊是高山,東邊是大海,南北有敵人,哪里還有第三條出路?

李建安拿起旁邊的尺子,指著桌上的地圖,說道;“以本侯爺看來,咱們可以行軍到杏山腳下,背靠大海,面朝杏山,與杏山山腳犄角之勢,阻止多爾袞和皇太極串通,等著他們來攻打咱們的

大營。”

眾將仔細觀察地圖,很多人都站起來,一邊尋,一邊思考著。

楊國柱立刻明白了李建安這個軍策的意思。

杏山到大海的距離比較短,也就六七里,如果背靠大海安營扎寨,十幾萬人足以堵死多爾袞和皇太極之間的道路,讓他們不能串通。

Advertisement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讓皇太極和多爾袞主攻擊明軍大營,明軍就是防守的一方。

像這樣的大戰,防守一方是占大便宜的!

明軍以步軍為主,本來就是防型的,擅長防守。

如果能讓多爾袞和皇太極主攻擊,那明軍的炮陣和車營就能發揮最大殺傷力,可以重創韃子兵。

可如果是進攻的一方,明軍的炮陣和車營難以發揮威力,作戰效果要大打折扣。原因無他,炮營和車營的速度太慢,別說追擊騎兵,就是對方的步兵都難以追上。

眾將思考著李建安的方略,很多人皺起眉頭。

楊國柱道;“李侯爺這樣排兵布陣,肯定是沒問題。可問題是咱大軍只有三日糧草,咱們可等不起啊!皇太極要是不來攻打咱們,反而去攻打塔山,搶奪糧草,我大軍該如何是好??”

李建安道;“楊老將軍說的非常在理。大家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皇太極抄了咱們的后路,切斷咱們的糧道,可是與此同時,他也斷了自己的后路!”

“事都是相互的。他繞到咱們后方,那我們就了他的后方!自然而然,我們也切斷了皇太極的糧道!”

眾將都是一驚,很多人眼睛一亮,來了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