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我能復制戰略物資! 第333章 只能勝!不能敗

《大明:我能復制戰略物資!》 第333章 只能勝!不能敗

洪承疇擺手,阻止王承恩,又說道;““說一千道一萬,今晚決戰,我大明只能勝!不能敗!”

“勝了,一切都有轉機。”

“敗了,必將萬劫不復!”

“諸位!皇上的期盼,朝廷的重托,百姓的希,都肩負在我們上!”

“今番大戰,不僅關系著咱大明的國運,更關系著天下的興亡!”

“不止咱們關,許多蒙古部落,周邊屬國,乃至泰西諸國,都在看著這場大戰!”

“咱們若是敗了,天下必然大,戰爭四起,民不聊生。”

“若是我們力挽狂瀾,一戰功,不單是我洪承疇,在座的諸位都將功名就!青史之上,留下你們的千古英名!”

“到那時,朝廷不會吝嗇重賞,封妻蔭子不在話下,就是裂土封王,也是有可能的。”

眾將了,很多人渾發抖,站起來。

王承恩站起來,大聲吆喝;“來人!上酒!”

幾個親兵抱來兩摞大海碗,還有兩壇酒。

大海碗每人一個,親兵開始倒酒。

眾將紛紛起,端起自己的大海碗。

洪承疇端起自己的酒碗;“中軍這邊已經得到確切消息,今晚子夜,南北兩韃子兵,將會夾擊我軍。”

“種種跡象表明,決戰就在今晚。”

“喝了這碗酒,兄弟們各自回營,準備殺敵。”

“喝酒之前,我必須提到一個人。”

“自從大軍出關以來,此人在軍中大公無私,任勞任怨。”

Advertisement

“作戰時,他先士卒,帶領營頭沖鋒在前!”

“收獲時,他主靠后,照顧貧困的窮兄難弟。”

r> “兄弟們有了矛盾,他不辭勞苦,幫忙調解。”

“將士們缺食,他毀家紓難,不求回報。”

“大伙有了困難,第一個想到的不是我洪承疇,而是咱們的李哥!”

眾將端著酒碗,目都聚焦在李建安臉上。

李建安心懷激,眼睛紅了,眼眶潤了。

洪承疇道;“這杯酒,咱們就敬李哥!不為別的,李哥是主帶艦隊來幫忙,危難時,李哥沒有率領艦隊離去,而是撇下命,留下來和大伙同生共死!”

“真英雄!真豪杰!也是真朋友!咱們敬李哥!”

“敬李哥!”眾將齊聲大喝,豪氣干云!

李建安激得渾發抖,眼含熱淚。他端著酒碗,向眾人示敬;“能和兄弟們并肩作戰,不枉此生!干了!”

“干了!”眾將吆喝著,大口喝起來。

眾人喝了酒碗,紛紛翻扣過來。

洪承疇喝道;“多余的話不說了。大伙就記住一件事;塔山上的三千兄弟,在天上看著咱們!”

“散了!”洪承疇一聲大喝,將酒碗摔得碎!

“散了!”眾將一聲吆喝,紛紛將酒碗摔碎。眾人昂首,大步流星出了大帳。

李建安和陳洪范回到南面防線,天已經暗下來。

整個防線上,點燃了許多火堆和灶坑,一來方便

將士們烤火取暖,二來方便照亮。

Advertisement

尚可喜幾個人看見李建安回來,急忙迎上去。

李建安問李山;“咱們靖海營到齊了嗎?”

山還沒回答,尚可喜搶先一步笑道;“都到齊了,營里的一千兄弟我都帶來了。”

李建安發現尚可喜穿了白鋼戰甲,有些意外;“你不是要混進韃子隊伍里,煽軍心嗎?你怎麼穿了白鋼戰甲?”

嘿嘿嘿,尚可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仔細想過了,夜晚作戰,大伙視線不清楚。我怕自己還沒混進韃子隊伍,就先被咱們自己兄弟打死了。我想過了,還是站在咱們這邊,到時候只管大喊大,也能擾韃子軍心。”

李建安道;“你自己隨機應變吧,只要不添就好。我這邊就不派人保護你了,你照顧好自己就行。”

“放心吧,李哥。我尚可喜戎馬半生,上的功夫一直沒撂下。我保護自己沒問題的。”尚可喜說著,摘下腰間的戚家刀。

李建安有些意外;“你用戚家刀?”

“是啊!我一直用戚家刀。”尚可喜道。

李建安笑了,沒有說話。旁邊趙天龍也跟著笑了。

戚家刀無論刀柄還是刀,都要比倭刀長一些。

所以使用戚家刀,必須是雙手持刀。這就要求使刀人的高最好能高一些,不然耍起刀來,很容易切割地面。

尚可喜的高要比陳洪范還矮半頭,他使用戚家刀,有種侏儒耍大刀的覺。

李建安沒有在意,問李山;“皇太極那邊怎麼樣?”

r> 李山道;“正在厲兵秣馬,加準備著。”

Advertisement

李建安道;“就是今晚了,讓兄弟們都打起神。”

山答應了,引領眾人來到指揮車旁。

李建安幾人上到指揮車上,四下尋。前屯營和玉田營的隊伍已經到齊了,估計有三萬出頭。

對面清軍大營,也是一片燈火通明。他們已經不再藏了,明目張膽地準備著各種作戰資。

雙方距離只有三四里,李建安不用千里鏡,也能看見清營的大概況。

人頭攢的清軍大營,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有人在收攏馬匹,有人在燒鍋做飯,有人在磨刀霍霍,有人在搬運資。

比較扎眼的是清軍大營前面那個瞭臺,正在加高加固。

原本的瞭臺只有三丈高,如今已經加高到五丈,不僅非常高大,上面還非常寬敞。

此刻,正有一些韃子兵順著臺階走上去。他們扛著火盆和大旗,還有一些號角。

十幾個韃子兵開始布置高臺。首先在四角點燃大火盆,將整個高臺照得通亮,然后將各種大旗在邊緣,又在兩邊安放了大型號角。

顯然,皇太極準備在高臺上指揮整場戰斗。

高臺上不僅登高遠,可以將整個戰場盡收眼底。最關鍵的,還是高臺上萬眾矚目,可以讓幾萬韃子兵隨時看到令旗,接命令。

李建安正在細看,陳洪范拍了拍他;“幾位將領過來了。”

李建安向下面尋,王廷臣兄弟、曹變蛟、鄭龍、簫克山等將領,都向這邊過來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