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住司徒華的伙計一看對面有競爭者,立刻來了神。他抓住司徒華就不撒手了,高聲笑道;“幾位爺販馬做生意不容易,路費還是能省就省。我們小店地方大,客房足,價格合理。本店里雖然沒有人,卻可以在勾欄里找來些人伺候幾位。”
伙計說完,轉頭向路邊一棟高樓里呼喊;“王媽媽!王媽媽!”
樓上窗戶打開,勾欄里出現一個中年婦;“你喊什麼?我忙著呢!”
伙計吆喝起來;“王媽媽,你們店里那幾個朝鮮姑娘接到客人沒有?”
王媽媽看了看司徒華幾人,立刻高興笑了;“還沒有呢。我這就讓們下去,陪幾位大爺去你店里!”
王媽媽不由分說,回去房間里吆喝起來。
只是片刻間,幾個花枝招展的人從店門口沖出來,立刻勾住司徒華幾人的胳膊,拉扯著就要跟伙計回客棧。
那邊抓住司徒雷的伙計還不撒手,讓司徒雷帶人去他們店里。
司徒雷只好拿出一塊碎銀子,塞給那伙計,說“下次再去”。
對面伙計高興了,這才放手。
司徒雷一伙九人被店伙計和幾個拉去來福客棧,安頓下來。
當晚住店,司徒雷并不和伙計多說什麼,只說自己一伙人是販馬的商販。
吃飯的時候,幾個朝鮮人獻歌獻舞。
司徒雷等人是來辦正事的,當然不會留下人過夜,給了銀子就把們打發走了。
次日早飯過后,司徒雷給掌柜的結賬,發現不管吃住都很便宜。
九個人出了客店,繼續上路,中午時分到達靖海城。
兩年前,司徒雷來過靖海城。
那時的靖海城外圍已經有了近一里的棚戶區。
可是如今到了靖海城,司徒雷還是被靖海城的變化震驚了!
不過兩年時間,靖海城又發生了天翻覆地的變化。
原來一里寬的棚戶區已經擴展到二里多,而許多棚戶區已經改造的十分干凈整潔,只有高樓林立,沒有污水橫流。
繁華的街道兩旁,商鋪飯店一家接著一家,五六的招牌燈幌一片接著一片,盡顯人世繁華。
幾個人牽著馬匹還沒靠近居民區,又被幾個店家伙計圍住了。
這幾個伙計不僅有城里的高檔酒店,還有城外居民區的小客棧。
司徒雷想住城里,于是對城外的客棧伙計說道;“我們還是想住城里,出方便一些。”
哪知外面的伙計說道;“客爺,這您就有所不知了。咱們靖海城夜里是不關城門的,早在三四年前就已經如此了。我們城外夜里燈火通明,還有夜市可逛,很多買賣商家晝夜不停,比城里還繁榮呢!”
旁邊城里的伙計生氣了,急忙說道;“客爺,別聽他胡吹。城外再繁榮,到后半夜就不行了。我們城里那才真正的不夜城!不僅戲院、酒店晝夜營業,還有燈市廟會,那才熱鬧呢!還是住在城里方便!”
城外伙計急忙說道;“住在城里城外都是一樣的,反正進城又不遠,無論白天黑夜無人盤查,往來客商自
由出,住在城外方便又省錢。”
司徒雷和手下人商量一番,還是決定住在城外。
幾個人在城外客棧安頓下來,晚間便出來游玩。
城外已經十分熱鬧,城更是繁華無比。
正如同那城伙計所說,靖海衛完全就是一座不夜城,晚間各酒店戲院人頭攢,熙熙攘攘,燈市廟會商販云集,往來顧客著各種口音,好不熱鬧。
司徒雷注意觀察百姓們的生活百態。他發現行人商販都很從容自然,有許多歡聲笑語,丟垃圾的人不多。
在晚上吃夜宵時,路邊攤有幾個男人喝醉了,大罵李建安,還開白如玉的玩笑,不過并沒有人通報府來捉拿幾人。
次日,司徒雷九個人分三伙開始在城里城外做小生意。
小生意做了三天,九個人都賺了一點糊口錢,沒有遇到地流氓搗,也沒有被吃拿卡要,都很自然妥帖。
司徒雷下定決心,跟司徒華說,明日就要帶他去拜見李建安。
次日一早,司徒雷帶領司徒華化妝賣茶葉的小商販,頭上戴著斗笠,來到李建安的府邸后門。
司徒華向看門人通報,說自己是從濟南過來賣茶葉的,和李建安約好送來名貴茶葉。
看門人通報進去。
張麻子出來了,將兩人接進去,直接帶到李建安書房里。
李建安一便裝,已經恭候多時。
張麻子端上茶來,退出去。
司徒雷和司徒華這才摘掉斗笠,參拜李建安。
李建安急忙拉起兩人。
司徒豹從籮筐里拿出禮,送給李建安。
李建安收下禮,請兩人座。
司徒雷向李建安介紹司徒華。
李建安才知道司徒華是司徒豹的長子。
司徒豹大哥英年早逝,沒有留下子嗣,所以司徒華是司徒家族的嫡長孫。
司徒雷恭賀李建安晉封為遼東王,從懷里拿出信,遞給李建安。
李建安接過司徒豹的信,打將開來。
信中寫了幾件事。
首先是張獻忠攻克武昌,號稱“大西王”。
第二件事,關外的大清國,皇太極第九子新覺羅福臨繼位,改元順治,多爾袞稱為攝政王,部重新團結起來。
第三件事,司徒豹提到李自在西安稱帝,預計年底之前李自會大兵東進,進攻北京。
崇禎皇帝已經派出陳洪范和楊文岳前往靖海衛,請李建安出兵。司徒豹在信中讓李建安早做準備。
最后一件事,司徒豹提到了自己的兒子司徒華。他希司徒華跟隨在李建安旁,歷練幾年。
李建安當然明白司徒豹的意思。所謂“臣不領兵,外將不帶親”,數千年以來,帝王權的潛規則就是如此。
所謂臣不領兵,就是指皇帝邊的近臣不能擁有兵權,因為你離皇帝太近,對皇帝的日常起居非常悉,臣要是有了兵權,很容易刺王殺駕,很容易謀反,稱之為臣不領兵。
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巡視四邊,來到嶺南發現這里一切與眾不同……富庶的黎民百姓,發達的商業建設,威武的軍隊士卒……但更令人驚訝的是,這里的封王十八皇子朱拓胡作非為、窮奢極欲、橫行霸道。朱元璋:兒子啊,要不把大明交給你,你在大明隨意為非作歹。朱允炆:十八叔就是我遙不可攀的高山。朱棣:有十八在,我對皇位沒有任何想法,我愿意做他帳下大將,為大明開疆擴土。于謙:我心中只有一個太陽,沒錯,那就是十八皇子。
穿越到大盛朝的楊軒開始創業,于是豪富巨賈,王公貴族,甚至連當朝天子都成了他的股東,且看他如何打造一個日不落的商業帝國!
雖出身白丁,但可與鴻儒比肩;雖家境貧寒,但舉手可賺錢萬貫;雖手無縛雞之力,但彈指萬軍灰飛煙滅;我雖白衣,可做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