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燕宮殺,公子他日日嬌寵 第336章 北羌前夜

《燕宮殺,公子他日日嬌寵》 第336章 北羌前夜

哦。

離間不,又施一計。

無中生有,以假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小七不由地心中贊佩。

公子許瞻是個英主啊,他是個嘉謀善政的英主,他運策決機,握籌布畫,他擔得起深謀遠猷,廓開大計這八個字。

這個人,他哪里有一點兒殘嗜殺的模樣吶?

素日來他每至夜前后總要去朱玉樓陪伴阿拉珠,一去便是許久。朱玉樓里的胡笳聲渾厚圓潤,羌地的牧歌亦是輕快悠揚,聽起來就似果真到了北地的戈壁草原,迎面是那胡風浩浩,冰霜凜凜,好似于此起彼伏的牛羊嘶鳴聲里,看見那無垠的龍荒朔漠卷起一陣陣浩瀚的塵煙。

這胡笳聲聲,莫不向世人宣示著朱玉樓里的琴瑟靜好,燕人聽得見,薊城的羌人們自然也聽得見,城外大營的十萬北羌兵馬也沒有聽不見的道理。

他們若聽不見,自然會有合適的人專門去傳達。

蘭臺之風平浪靜,羌人之間的爭斗與公子許瞻哪里扯得上一丁點兒的關系。

小七轉眸朝主座那人去,那人輕裘緩帶,在眾謀士的口稱贊聲中雍容雅步,夷然自若。(雍容雅步,即神態從容,舉止斯文。出自《魏書·世祖紀》“古之君子,養志衡門,德業就,才為世使。或雍榮雅步,三命而后至;或棲棲遑遑,負鼎而自達。”)

外頭的人大抵不知,薊城之就要掀起一場風腥雨了。

這夜月明如水,看起來仍舊浪靜風恬,那人頭一次帶去朱玉樓進膳聽曲。

小七原是不愿去朱玉樓的,上一回就是在朱玉樓里被阿拉珠污蔑為妖,險些被拉去獻祭什麼阿布凱赫赫了。

Advertisement

何止是不愿去朱玉樓,不得天天躲在未央臺里,什麼人也不必去見。

但那人好聲哄,“只這一次了,以后想聽都不會有了。”

大抵是罷,既知道這一夜老小羌王必會出事,北羌若完了,阿拉珠又是北羌郡主,又能有什麼好下場呢?

重則父輩牽連,輕則亦再不會有公子的恩寵。

若果真如此,那朱玉樓里的樂聲想必便是最后一回了。

那人既好言好語地哄,小七也不好總駁他的面子,畢竟份在這里擺著,三月盟約也彼此約束著,你說,還能與一國的公子較什麼勁呢,便也跟著他一同來了朱玉樓。

朱玉樓的布置與先前并沒有什麼不同,神像依舊在,一旁的羌人依舊吹奏著長長的胡笳,阿拉珠穿著羌人的大紅胡服悠然起舞,手腕腳踝間的銀鈴鐺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一雙眸子盈盈笑,在公子許瞻上癡纏繾綣。

眉語,眼迷心,顧盼生姿。

小七就在那人旁跪坐著,垂下眸子不愿再看,心里卻不由地想,阿拉珠這般娉婷裊娜的姿,這般惹人的眼神,又有誰會不心呢?

而似今日這般這異域的舞,這娉婷裊娜的姿與這惹人的眼神,公子許瞻已經看過了無數回。

那人微微側,在耳邊低笑,“怎麼不看?北羌郡主的舞以后也不會再有。”

溫熱的鼻息噴在的耳畔脖頸,噴得耳畔脖頸俱是微微一紅。

也不知怎麼,似這般的溫熱的鼻息,似這般親昵的說話,約約的好似也已經有過無數回。

小七抬眸著那人,心中卻是思緒萬千,忍不住地想,從前與蘭臺的公子到底是什麼關系呢?

Advertisement

心里分明有一個人,那個人把的心填得滿滿的,再也裝不下旁人。可偏生那人的影子朦朦朧朧,怎麼辨都辨不清晰。

那個人到底是誰呢?

是眼前的人,還是那個帶斗笠的人吶?

那雙眸含著笑,卻又似有口難言,說還休。

到底在朱玉樓,是什麼都說不得的。

一曲胡笳停,阿拉珠裊娜走來,就在案旁跪坐下來,親昵地挽著那人的手臂,輕偎低傍的,仰頭朝著那人嗔起來,“表哥,珠珠的舞好看嗎?”

那人寵溺笑著,“好看。”

婦唱夫隨,耳鬢斯磨的,聽得小七頭皮發麻。

原來這段日子朱玉樓里就是這般膩歪的,才不想看他們二人活像不離腮似的,若不是那人定要來,才不來呢!

阿拉珠撇了一眼小七,眉一挑,笑道,“聽說魏人會跳采桑舞,今夜正好表哥在,不如魏人也跳上一支,表哥好好看看,到底是珠珠跳得好,還是魏人跳得好。”

那人仍笑,“不會跳舞。”

阿拉珠偏偏不依,“魏人出低賤,聽說生于山野,從小勞作,怎不會采桑舞?我還聽說去歲春日宴,魏人獨獨給表哥跳了一支,怎麼一場大火燒壞了腦子,如今竟不會了?”

一席話把貶的一文不值,因了獻祭的事,小七最是厭惡阿拉珠,仗著那人在一旁,不由地擰著眉頭道,“舞姬才跳!”

阿拉珠聞言臉一黑,“魏人大膽!若是我阿翁知道”

是了,阿拉珠有那老羌王與十萬兵馬做主,便是在公子許瞻面前,亦是腰桿直,毫不怵的。

Advertisement

便見那人似笑非笑,“蘭臺的舊事,你打聽的倒是清楚。”

阿拉珠不答這話,裝作不懂,趕忙轉移開話題,撒賣俏道,“表哥,阿翁又差人來問了。”

那人笑道,“問什麼?”

阿拉珠俏臉一紅,垂著眼簾答答道,“問大公子什麼時候子才能好,問珠珠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懷上大公子的孩子”

真不害臊。

小七冷眼瞧著,瞧著阿拉珠,也瞧著那人。

那人面上波瀾不驚,一雙目如點墨,看似溫和,卻又如深潭一般暗不見底。

聽見阿拉珠解釋道,“表哥不要怪阿翁,阿翁年紀大了,人老了,就總盼著要一個外孫,他們人馬如今就在薊城,天天差人來問

那人仍笑,骨節分明的手指在案上輕點,“是老了。”

是了。

老了。

老而不死,是為賊也。(出自宋代釋如凈《維贊》,大病現前大病現前大病現大病現前,乾坤一默。老而不死,是謂之賊。賊賊,春風啼鳥花狼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