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金玉滿堂 第246頁

《金玉滿堂》 第246頁

顧茵其實喜歡的是下廚,是研究新東西,對經營管理的繁雜事務并不很擅長。

從前是本錢,人手不夠,所以著頭皮,啥事兒都要自己上一手。

如今真的是再好不過,后廚有這兩位坐陣,總由周掌柜統籌,上的擔子一下子就輕了。

后頭在衛三娘和大小孫氏的宣傳下,越來越多的傷兵家眷上門應征。

不過十天,十五位堂倌也已經就位,顧茵暫且點了最伶俐的大孫氏做領班,每個月多給他半兩銀子工錢。

堂倌的訓練也不用顧茵自己來,王氏閑來無事就來指點們。

接著殿裝也提上了日程——這次不是顧茵沒錢裝潢,是這酒樓本就是新建,裝潢都是嶄新的,連桌椅都是上好的、齊全的。

兩層酒樓,下面的一層是大堂,招待散客的,并不用添置什麼。

上頭的桌子更大,每章桌子的間隔也更開闊,間隔中間放上屏風,則更添雅致,也不會顯得嘈雜。

而隔開的屏風,則是王氏從庫房里給顧茵掏出來的。

王氏也是后頭才知道,原來之前和顧茵去的那個庫房,只是存金銀細的庫房,隔壁還有一間存古董大件的,是屏風、假山石、大型落地花瓶,每樣就有好幾十個。

當然了,這些東西還是帶著宮廷徽記的,想變現那是不可能的。與其在家里吃灰,那干脆拿出來盡其用,省的自家還得再花銀錢去置辦。

別說,好東西就是好東西,顧茵不懂賞玩的,看著那些屏風、花瓶往酒樓第二層一放,都覺得檔次立馬上升了不

Advertisement

二層另外還有幾間廂房,就也有樣學樣地布置起來。

反正只要踏上第二層,不消費個十兩銀子,都會覺得對不起這些擺設!

最后也最重要的,就是店主要經營項目了,整個店的經營方向。

這次肯定不是做平價的中式快餐了,而是做真正的中高端客戶的生意。

這時代點菜一般是寫小簽籌,掛在墻上。原先這酒樓里也留出了這樣一個地方。

這步驟簡單,顧茵讓人按著周掌柜他們每個人的拿手菜做了一批,還讓人做了一些菜單,不過和后世不同的是,這次的菜單不是紙質的——好紙不便宜,便宜的紙沒有格調,紙張在日常使用中肯定損耗很大。雖說不差錢,但是能省還是省一些。

就是做卷軸式樣的布制菜單,一打開就能看到各配著圖的各菜肴。

這次當然還得寫傳單宣傳,還由武安負責,聽說還要這樣的菜單,他也把這活計攔下了。他現在已經在學畫了——現在文大老爺回了翰林院供職,并不能像從前那樣日日陪他念書,就讓武安和文家的文瑯一起,由另外的先生教。

那先生是文老太爺親自挑選的,水平自然不用心。而且等到文大老爺下值,他還會再對他們的功課進行最后的點評和批校。

武安基淺,但聰明又認真,換了個先生也是一樣的用功。

他年紀還是小,家里境況也非常人能比,并不是一定要走科舉的路子才能出頭。

所以在他通讀完啟蒙的讀后,文大老爺不想讓他這個年紀就接四書五經和八文,就讓先生教他琴棋書畫和君子六藝。

Advertisement

二百張連圖帶畫的傳單加上幾十個菜單卷軸,小家伙半個月就畫完了。

還別說,聰明人學什麼都比常人快,他畫活還缺神韻,畫一些簡單的吃食,卻是栩栩如生。

開業之前,顧茵最后做了一次市場調查。

這不調查不知道,一調查嚇一跳。

在現代的時候,不食博主稱呼北京是“食荒漠”。

但眼下這個架空時代的京城,則全然不是那麼回事,那是賣什麼吃食、做什麼菜系的都有,隨便一家市口好的小店,人家都有自己的拿手菜!

像周掌柜那些拿手菜,只要是規模大一些的酒樓,人家的廚子也都會做。

而且雖然是新朝,但絕大多數京城百姓的生活并沒有到影響,絕大多數的老牌酒樓也都是屹立不倒許多年。

老牌酒樓的東家大多非富即貴,資本雄厚。想從他們手里搶食客,不另辟蹊徑那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時下天冷了,顧茵和周掌柜商量了一番,就準備在開店之推出了火鍋和烤兩樣作為本店特

就不信了,啥事兒是一頓火鍋和烤不能解決的?!

火鍋分四種口味,骨湯的、菌湯的、酸湯和牛油麻辣的。

前三種便宜一些,牛油麻辣的則貴上一倍。尤其是牛油,很不好買。

說來也有些好笑,這事兒還是武青意幫著顧茵辦的。

當時顧茵思索了好久,才決定找他幫忙。

難得開口,武青意自然沒有不應,見糾結,還道:“我雖不懂經營和廚藝,但既是你想做的,要人要是要東西,我自然無有不應。”

Advertisement

他的語氣和神態太過認真了,好像下一秒就要為上刀山、下油鍋似的。

顧茵被逗笑了,忙道:“沒有那麼嚴重,就是我想買牛。”

殺牛犯法,但凡誰家的牛意外暴斃了,那肯定不愁賣,不上顧茵,附近的鄉紳富戶就會把牛買回家了。

雖然武青意現在的份殺幾頭牛本不會有人敢置喙,但讓堂堂一朝國公,為了自家的生意去殺牛,還是太跌份兒了。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