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金玉滿堂 第260頁

《金玉滿堂》 第260頁

寒風蕭瑟的冬日傍晚,先看上一出旖旎生花的戲,再吃一頓熱辣辣的牛油火鍋,這誰能抵得住?

而且食為天的食客聽說了這活,只要不是一點戲都看不進的,也會在閑暇時候去看一場《風流記》。

兩邊互相影響,互相宣傳,互惠互利。

不過十日,全京城都知道吉祥戲園有一場極為好看的《風流記》,看完憑戲票還能去酒樓吃一頓之前都限量發售的牛油火鍋!

這出戲風靡大街小巷,風靡到什麼程度呢?

這日文大老爺下值,聽到文老太爺都在哼其中的唱段!

大家都在看,文老太爺也沒覺得有啥不好意思的,反而對文大老爺道:“這戲節太俗,但是這唱段真真是文采斐然。老大,你閑來無事也別在家里悶著了,可以去聽一聽。最好是能打聽出來是誰寫的,我覺得以這人的才華,肯定不是無名之輩。”

文老太爺之前是因為知道這戲是顧茵為了宣傳食為天,請人寫的,所以才在得空的時候特地去捧了場。

沒想到這一看,把他也給吸引住了。

后頭他和顧茵打聽作者,顧茵只說是顧野一人負責的,細節也不清楚。

顧野人不大,,說他請的那位先生不愿意姓名,就從來不對外說。

文老太爺這話一出,文大老爺想笑又忍住,只道:“父親知道的,我不聽戲。”

然后就一頭扎進自己的書房了——他還得趕走寫后頭的戲碼呢。

后來的幾場戲,顧野還是先讓他娘把關,然后再拿去給小哥看。

Advertisement

這戲本一直都沒改過,就最后一本,顧野在聽娘說了里頭的容后,把戲本子收起來,沒直接去送給小哥。

兩人現在已經極為絡了,這天顧野早早地提溜著食盒,等在茶攤。

沒多會兒正元帝來了,笑著問他:“這是又帶什麼好吃的了?”

“是我娘做的蟹黃湯包,請叔吃的。”

這蟹黃湯包是顧茵新推出的貴賓料理,要提前一夜把切塊焯水,再把豬皮剃、切掉,和蔥姜等一起熬湯。

第二天等湯凝凍,再煮螃蟹,摘出蟹黃和蟹,調豬餡料。最后把豬餡、皮凍、蟹混合在一起,再加調料攪拌,才算是做好了最終的餡料。

包好之后,掌大的湯包放在小碟子上進蒸屜,等水燒開后再蒸上十分鐘。

剛出鍋,顧野就憑借東家的隊拿了三個出來,裝進了食盒。

那湯包白白胖胖,晶瑩剔,從食盒里被拿出來的事,里頭的湯巍巍的,還冒著熱氣兒。

盡管當了快一年皇帝,正元帝還是新鮮道:“湯包我之前吃過,個頭也就一口大小,你家的倒是新鮮,這麼大個兒,我都不知道從哪里下。”

顧野又拿出竹吸管分給他,讓他先用吸管把湯喝了。

正元帝照著做了,吸管毫不費力地進了湯包,鮮香撲鼻的湯立馬被吸到了里。

等喝了湯,再咬破薄如蟬翼的包子皮,最后吃到鮮的餡料,真是鮮得恨不能把自己舌頭也吞了。

正元帝一口氣吃了兩個,贊嘆道:“你家酒樓的吃食真是沒得挑,前頭的胡辣湯也比你帶我去的那家做的更好,加上這蟹黃湯包,也難怪生意越來越好。”

Advertisement

看到顧野托著腮不吭聲,也沒剩下那個湯包,正元帝詢問道:“是有事要說?要在戲文里頭推薦你家的湯包?”

顧野點頭道:“確實是要改戲,但稱贊湯包的能加就加,不能加就算了。主要是旁的。”

戲本子的故事進行到尾聲,皇帝和俏寡婦終于解除誤會,要把和小皇子接回皇宮了。

當然這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里頭出來了個壞皇后。

這個皇后嫁給皇帝多年無子,嫉妒俏寡婦既有皇帝的寵,又生了那麼個聰明伶俐的兒子,幾次用計要除去他們母子。

當然肯定是不能得逞的,皇帝識破了的真面目,然后廢了的皇后之位,讓寡婦當了皇后。

“皇后娘娘是好人,我不想在自己的故事里寫這麼個壞皇后。”顧野如是說道。

說到這個,正元帝也想起來,翰林學士寫到這段的時候詢問過他。

他當時不以為意道:“這故事本就是杜撰,卿隨便寫,歷來的皇后多了去了,又不是說本朝。真要對號座,皇帝皇后的戲碼那麼多,朕和皇后都要忙不過來。”

沒想到他沒在意,顧野倒是在意上了。

正元帝心頭一,“你見過皇后?”

顧野搖頭說沒有,“不過我知道是好的,只是生病了。”

前頭顧茵和王氏從宮里赴宴回家,難免說起宮里的事兒。

說的最多的,當然是罵馮貴妃和秦氏兩個。然后就是周皇后了。

王氏心腸,勸顧茵道:“皇后娘娘瞪你的時候我瞧見了,你別放在心上。我看只是張孩子,張過了頭。”

Advertisement

當時顧茵就點頭道:“娘就是不說我也省的,皇后娘娘為咱家解了圍,只這一點我們就該念著的好。”

當時顧野在旁邊聽了,不大高興地嘟囔:“雖先幫了娘,可后頭娘就看了兩眼小皇子,自己把皇子抱出來的,干啥瞪你呢?”

他護短,反正誰瞪他娘都不行。

士: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傳送門:排行榜單 | 好書推薦 | 食文 種田文 甜寵文 骨生迷

Top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