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金玉滿堂 第323頁

《金玉滿堂》 第323頁

哥連忙說不是,是他不夠小心,才會差點著了道。

但小哥說的確實不錯,那樣好的本子,傾注了顧野和文大老爺許多心的,只唱了那麼幾場,實在可惜。

而且顧茵覺得他是天生有觀眾緣的人,限于年齡,他前頭唱不了花旦正旦,都是一些配角。

但就是不怎麼討巧的配角,經過他演繹,都十分討喜。

那俏花旦十八九歲,頂好的年紀,嗓音不比他差,演的還都是絕對的主,卻不住他,就是沒他有觀眾緣。

觀眾緣這種東西玄而又玄,現代科學都解釋不了,只能說小哥天生是吃臺前飯的人。

顧茵冥思苦想幾日,沒想到四五樓的用,聽他說了一番話,反而多了想法。

“你眼下不能登臺,不若就先做些別的。小野說的不錯,我眼下正是要用人的時候。”

哥又要推拒,顧茵就解釋道:“我不是讓你做工,而是讓你表演別的。你的嗓子只是不能唱戲,日常說話卻是不影響的。咱們就不唱了,改念的,做話劇。這個要是演好了,一樣能很賣座。”

哥當然不知道什麼話劇,但話說到這里,他要是還往后就說不過去了,就點頭道:“只要能解決生計,但憑夫人驅策。”

顧茵就放他回去休息,順帶問問他戲班子其他人愿不愿意和他轉做話劇。

決定好這個之后,顧茵就去畫了圖紙。

食為天最頂層的五樓,被規劃了表演話劇的地方,就仿著戲臺的樣式。

但因為五樓要隔出一部分作后臺用,所以售票就不能設在同層了。

Advertisement

顧茵就把售票設在四樓——四樓還放了個前頭閑置的大吧臺呢。

大吧臺售票的同時,還能賣米花和飲料,同層其他地方也不閑置,隔一個個窗口,做各種好吃好拿的小吃。

這樣等候場次的時候,也可以在這里消磨時間。

圖紙畫完,顧茵就把它到了周掌柜手里,由他去負責聯系人手開工。

最難的一部分,當然就是從傳統戲曲到話劇上了。

首先是劇本創作,顧茵先請文大老爺到了食為天。

文大老爺幫著潤《親緣記》沒要銀錢,純粹是為了興趣和喜歡食為天的吃食。

后頭顧野沒給文大老爺塞錢,但給了他一個超級貴賓的份,在他賬面上弄了五百兩的額度,文大老爺和文大太太過來消費都不用掏錢,直接從賬上劃。

文大老爺來了之后聽說顧茵要把戲本改劇本,他沒有不耐煩,反而覺得十分有興趣。

同樣是寫故事,戲文其實是比較晦難懂的。

要想懂得戲曲的妙,那得有一定的文學功底。

在這個普遍白丁的時代,很多人聽戲就是聽個熱鬧,其實并不能聽懂。

就比如顧茵自己,到現在了,還是不會聽戲,純粹是外行看熱鬧。

但顧茵說的這個話劇的表演形式,采用的是通篇口語化的設定,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兒,只要能聽懂人說話,就能看懂。

但劇本和戲本子完全是兩回事,更像是話本子,但也有明顯不同。即便是文大老爺這樣才高八斗的有學之士,在沒有參考的前提下,實現從無到有的轉變還是極為困難的。

Advertisement

所以顧茵憑借著記憶,還原了一個十分經典的話劇劇本——《雷雨》,作為藍本給文大老爺參考。

這真的是顧茵印象極為深刻的一部話劇,高中時代在課本上學過,后頭學校舉辦校慶,老師讓他們學生自己在課文的基礎上寫了劇本,排了一個課本劇表演。

當時顧茵因為模樣周正,還被老師欽點演四那個角

那時候的顧茵家人俱全,正是無憂無慮的時刻,所以這是青春記憶中極為輕快的一部分。

后頭聽說同城的話劇院上演這部話劇,即便再忙,也會空去看上一場。

因此,對這部話劇的劇本是極為悉的。

當然現在是不能照著寫的,還得稍加修改,把背景改眼下這個時代才

寫出來之后,文大老爺嘖嘖稱贊道:“你這麼一寫,我就明白了。這是真有意思,把每個人該做什麼,說什麼,都寫的極為細致,便是沒什麼經驗的伶人,照著演都不會太過離譜。不過既有這樣好的本子,不若就先演這個,這故事比殿下那《親緣記》還曲折不。”

文大老爺說的十分含蓄了,顧野的故事和《雷雨》這樣的大作一比,自然不算什麼。

顧茵立刻搖頭道:“這個不,這劇不是我寫的,是別人的故事,將它寫出來只是讓您明白格式而已,咱們要演,當然還是演自己的故事。”

文大老爺心想著以顧茵如今的份,都知道這故事全部走向了,雖這劇本是旁人寫的,但只要喜歡,花銀錢去買來就是。難不對方還能告訴了,卻不賣給

Advertisement

但顧茵既然回絕了,文大老爺也沒再多說什麼,把劇本收起來道:“左右最近殿下只上半日的課,我無什麼事,便改上一改。”

顧茵千恩萬謝,送走了文大老爺后轉頭去了三樓。

輕食雅舍的生意還是十分的好,但顧茵這段時間實在是忙,已經有些顧不上這里了。

被提到三樓的大孫氏雖然十分麻利,但不擅廚藝,和陸夫人、文二太太們也不大說得上話,很多事都需要顧茵親自去做。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