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除夕,晚上很熱鬧。
即使是坐在屋子裏,也可以聽到遠的煙花炸聲和別人家歡笑聲。
薑花站在落地窗前,看著遠時不時被焰火照亮的夜空,才恍然記起是什麽日子。
除夕是一個和家人聚在一起團圓的重要節日。今天晚上家家戶戶應該都充滿了熱熱鬧鬧,歡聲笑語的氣氛。
但在薔薇苑,一片冷冷清清。
別墅裏的傭人都請了假,和家人過年去了,除了門口恪盡職守的保鏢依舊堅守在崗位上,偌大的別墅裏隻剩下薑花一個人。
薑花待在房間裏,連燈都懶得開。
自從上次參加宴會回來後,盛無妄就沒有回過這裏。
現在,他應該在盛家老宅,和盛家人其樂融融地吃年夜飯吧?
在這全城一片熱鬧祥和的氛圍中,這裏突然就顯得有些冷寂。
薑花不想起了小時候和在榕樹鎮過年的場景。
小時候每次過年,都是薑花最開心的日子。
因為會給好多歲錢,給買新服,還有很多好吃的。
雖然相比於別人家,們祖孫倆的院子會略顯冷清,但對於薑花來說也夠了。
至於爸爸媽媽不回來過年的那點憾,薑花在期待一次又一次落空的中也學會習慣地忽略。
不過說到冷清,在們住的那一片巷子裏,最冷清的還要數住在對門的林盛家。
從薑花有記憶起,林盛母子就住在了們的對麵。
他們母子不是本地人,沒人知道他們是從哪裏來。
他們的存在就像是除夕夜裏那座清冷的院落一樣,沒有歡笑,沒有焰火,與四周顯得格格不。
薑花對林媽媽的印象很深。
記憶裏那個人長得很漂亮,看起來像電視裏的明星,但脾氣很差,因為住的近,經常能聽見對門傳過來的林媽媽的罵人聲。
所以哪怕出門的時候難免會和林媽媽正好遇到,薑花也不敢和林媽媽打招呼。
那個年代,一個單的人,帶著一個來路不明的兒子,免不了會招來閑言碎語。
巷子裏的人對林盛母子似乎帶著天然的敵意。
薑花經常能聽到巷子裏的阿姨們聚在一起罵林媽媽是狐貍,說林媽媽在街上開的理發店是窩,還教育自家的小孩不要和林盛玩。
薑花聽到那些話,不太懂,問是什麽意思。
隻歎了口氣,告訴:一個沒學曆沒家人幫襯的人,帶著孩子在外麵討生活,其中的難苦隻有自己能會,咱們不是事中人就不去評論別人家的是非,知道嗎?
薑花那時候聽得似懂非懂,但還是點了點頭。
在南方那邊沒有除夕夜吃餃子的習俗,但每年除夕都會包。
煮好後,還會讓薑花給對門送兩碗過去。
薑花記得第一次去送餃子的時候,開門的就是林盛。
林盛高高瘦瘦的,臉上帶著與年齡不相符的冷漠。他致的五和上與生俱來的不凡的氣質,在巷子裏的孩子之中顯得異常惹眼。
那是薑花記憶中第一次和林盛說話。
被林盛冷淡的眉眼看得有些張,怯生生道:“哥哥,這是送給你和阿姨的。”
林盛的冷漠的眸子在昏暗的線中閃過一亮。
他沒有立即接,似乎有所懷疑。
雖然他年齡也不大,但巷子裏的人對他們母子的惡意,是赤、毫不掩飾的。
眼著薑花被燙得就要端不住碗了,他才不不慢的接過薑花手中的碗。
任務完,薑花立馬轉跑回了家,和差去了。
但很快,林媽媽刻薄尖銳的聲音從對門傳了過來。
“沒出息的東西!給你就接,別人還當你窮得連碗餃子都吃不起了!給我還回去!”
第二天早上,薑花就在院子門口看見了昨晚送過去的那兩碗餃子,都已經結了冰。
那個時候的薑花並不能理解林媽媽那種自尊到極端的扭曲心理,隻覺得的好心被辜負了,對林媽媽也就沒了好印象。
但第二年除夕的時候,依然讓送。
林媽媽大概也被弄得不好意思了,沒有再拒絕。
後來,每年除夕夜,給林盛母子送兩碗餃子了薑花默認的任務。
那也是薑花和林盛為數不多的接機會。
林盛子很冷,從不和巷子裏的任何一個同齡人來往,也沒有人願意和他來往。
薑花送東西過來的時候,他就開門接著,什麽話也不說。
直到後來,差錯之中,林盛救了一命。
他們之間那層冰冷的屏障才被慢慢打破……
薑花從回憶中回神思。
拿起手機給盛無妄打電話。
盛無妄很快就接通了。
“盛無妄,今天是除夕,我可以去醫院看嗎?”
盛無妄那邊聽起來很吵,可以想象到盛家現在一定熱鬧非凡。
他沉默了一下,說:“等我一個小時,我回來陪你去。”
掛了電話,薑花打開燈,下樓去了廚房。
還沒有吃飯。
冰箱裏放滿了傭人提前給做的菜,想吃隻要熱一下就行。
但自從被關到這裏後,整個人都變得懶懶的,一天到晚就呆在房間裏也不會覺得無聊。
如果傭人不提醒吃飯,也不會記得。
薑花想包一些餃子,帶去醫院吃。
這樣就相當於和一起吃了年夜飯了。
廚房裏什麽食材都有,有現的餃子皮,薑花自己剁了餡。
想到門外那兩個沒能回家吃年夜飯的人,就順便多包了一些。
做好後,薑花端了兩碗給守在外麵的人送了過去。
兩個保鏢看著薑花送來的餃子,麵麵相覷,有些不知所措。
他們都知道,這個人不是自願呆在這裏的,不然盛爺也不會讓他們晝夜不離地守著。
盛爺特意代過他們,這個人心思很多,他們要時刻警惕不能掉以輕心。
所以雖然有些激薑花居然會念著他們,但又擔心裏麵被放了什麽不好的東西,隻能聞著香味默默咽口水,誰都不敢吃。
盛無妄從盛家老宅趕回薔薇苑別墅,進屋的時候,看到擺放在門口餘溫尚存的餃子,眼裏閃過一疑。
門口的保鏢連忙解釋:“夫人包了餃子,見我們不能回家吃團圓飯,就給我們端了兩碗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