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長門好細腰 第447章 年關節前

《長門好細腰》 第447章 年關節前

年節前的安渡郡,集市上琳瑯滿目的年貨,街巷里人山人海的擁

時不時傳出幾道唱喏人,賣這賣那。小販吆喝,孩嬉戲,這一番熱鬧景象,一年一度,無可替代。

元尚乙永遠能從煙火味十足的市井里,到快樂。

“娘子,要是我每日都能跟你在一起就好了。”

馮蘊忍俊不,“等阿元長大了,就不會這麼樣了。”

元尚乙問“那娘子不喜歡嗎?”

“當然喜歡。我也很謝阿元相陪呢。”

馮蘊細心地收藏著一個小小孩兒赤子般的心,帶著元尚乙在外面瘋玩瘋跑,又哪里是不喜歡呢?

元尚乙聽這麼說,又快活起來。

“那我們去吃茶吧。”

小孩子當然不喜歡吃茶,但他喜歡在茶寮里聽書,聽那些說書匠講三教九流,三山五岳,四海八荒的故事。

馮蘊自是滿足他,“走。”

小二將他們邀請,馮蘊要了個二樓的雅間,一道簾子與大堂里的眾人分隔開來。

茶肆里不時的有人來去。

說話聲,沸沸揚揚,很是嘈雜。

沒有人知道,雅間里坐了位小皇帝。總有那麼一些喜歡高談國事的人,討論起天下局勢,分分合合,也說起搖搖墜的大晉江山。

“西京和鄴城早晚會有一戰。”

“北邊有辦法的人家,要麼都南渡去了,別看安渡這欣欣向榮的,一旦開戰,這房子鋪子莊子,砰,灰飛煙滅……”

“何以見得?”

“兩軍前沿,戰火一起,哪里避得開?”

“雍懷王豈能讓鄴城打到安渡來?我看老兄是杞人憂天了。你們也不看看,鄴城朝廷都爛什麼樣子了,哪來的本事沖擊安渡……”

Advertisement

“鄴城爛什麼樣了?”

“前陣子的事,你們是沒有耳聞嗎?節度使鄭壽山買的煤球,讓山匪劫了,山匪出沒的地方,正是李宗訓的鄴城軍駐地……李鄭之間的梁子啊,結大了。”

“山匪劫煤,他們結甚梁子?”

“看來老兄是沒聽明白,這山匪,正是鄴城軍喬裝……別看鄭壽山上不說什麼,心里肯定在罵娘。咱們花溪長門那位,多仁義啊,大冬天的,直接補足了被劫的貨,又發往了楚州,這份襟,高下立見。鄭壽山稍一對比,心下便明鏡兒似的,那鄴城要打西京,你說楚州會不會借道?”

“老弟多慮了,我可是剛聽人說,李宗訓把本家的一個小侄,嫁給了鄭壽山的堂侄。這兩家都聯姻了,關系能差到哪里去?”

“嘿,這你就有所不知了。迫不及待的聯姻,才是

有貓膩。總之……你等著瞧吧,鄴城朝廷就如那朽木,難耐風雨。”

“嘿小子,世事難料。興許不等鄴城訌,西京朝廷先打起來……”

“這又從何說起?”

“雍懷王何等樣人?豈能允許小皇帝長大親政……”

“額?兄臺是說……”

聲音約約傳來,馮蘊看元尚乙小眉頭蹙起,知道他聽見了,但沒有說話,只是微笑著看他。

這就是市井。

什麼話都有人說。

要讓元尚乙自己去會。

“娘子。”元尚乙抬頭看著,慢慢靠在他上,卻不繼續往下說。

“怎麼了?阿元不高興了?”馮蘊問。

元尚乙搖搖頭。

停頓片刻,他才問“雍懷王想當皇帝嗎?”

Advertisement

馮蘊心里驚了一下。

能讓他這麼問,肯定不是因為市井里的三言兩語。

反問“阿元怎麼想?”

元尚乙道“他想做皇帝,我便讓給他。”

方才的吃驚是意料之中,這句話卻在意料外。

馮蘊低頭,看著孩子的眼睛,又下意識看了看簾子。

仆從都守在外面。

小聲道“阿元,你相不相信我?”

元尚乙點點頭。

馮蘊道“這種話不可往外說……”

停頓一下,又叮囑道“你無心之言,一個不慎,不知會有多人頭落地。”

阿元良善,一聽這話,小臉變了變,重重點頭。

“娘子,我知道了,往后不說了……”

馮蘊被一個孩子信任著,心很是,“好孩子。”

其實這樣的流言,從裴獗被加九錫那天,就層出不窮了,堵是堵不住的。

反倒是煤球被劫的事,馮蘊沒想到,民間都傳遍了,直指山匪是李宗訓的人……

那李宗訓和鄭壽山,能不知道嗎?

這個節骨眼上鄭李兩家聯姻,不得不說,李宗訓還是舍得孩子的……

“娘子,阿元不想聽故事了……”

元尚乙拉了拉馮蘊,馮蘊朝他一笑,剛想說走,門外大街上,便傳來一聲吆

喝。

兵來了,兵來了——”

安渡城里,茶寮酒肆素來熱鬧,有差經過,當然不是什麼稀罕事。

馬蹄嘚嘚,正是在這間茶寮門口停下。

大家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長脖子往外看。

接著,幾個著衙差服的士兵走過來,手拿武,兇神惡煞。

Advertisement

“本剛得到消息,有細作在坊間編排雍懷王的是非,引導百姓妄議朝政……是誰,自己站出來。”

茶寮里當即安靜下來。

沒有人說話。

方才還說得眉飛舞,口沫橫飛的幾個人,都嚇白了臉。

“不肯站出來認罪是嗎?”那差頭目重重一哼,又環視著寮中眾人,“細作不肯承認,那便由你們來指認,是誰?!”

他吼得很大聲。

茶寮里眾人跟著一抖。

就連雅間里的元尚乙都繃子。

馮蘊攬住他,輕一下,搖搖頭,沒有吭聲。

這時,外間終于傳來弱弱的回應。

不是指認,而是店家在試圖跟差申辯。

爺,我大晉民風自由,從來沒有因言獲罪的道理!”

“哼!何時轉到你來指手畫腳,指揮我做事了?怪就怪你們這些人窩囊人,容留細作,污言穢語詆毀雍懷王。不說是吧,行,不肯說,就把整個茶寮的人都帶回衙門,好好給我審問,今日非要把細作揪出來不可……”

看他了真格。

茶寮里再無法平靜了。

嘈雜聲,此起彼伏,有大膽的,直接說差不仁。

這還了得?差當即上前捉人……

眼看這形,那幾個高談闊論的人,倒也,不肯讓旁人代自己過,推開椅子站到了人前。

“我等閑談國事,各抒己見,卻不曾詆毀雍懷王……我們是安渡百姓,而非哪里來的細作……敢問差爺,是何人指認?可有證據?”

“證據?你們都承認閑談國事了,還要什麼證據?來人,把這幾個不敬大王的細帶回去審訊!”

Advertisement

“喏。”

“還有這間茶寮,我看也干凈不了。給我搜,一定要找出他們私通鄴城的罪證來。”

“喏。”

茶寮里都是瓷瓦罐,乒乒乓乓一陣打砸,碎裂聲和尖聲,不絕于耳。

馮蘊眉頭蹙起,握住元尚乙張的小手,低低喚了聲

“葉闖。”

因為帶皇帝出行,除了帶部曲,葉闖和林卓也一路隨行著。

方才的事,他們都聽見了,看見了。

葉闖一聽,簾進去,抱拳道“娘子請吩咐。”

馮蘊道“看看是誰帶頭抓人,給我帶到跟前來……”

葉闖愣了下,抿道“也是那些人放肆,太乖張了些,聽到些謠言就給大王潑臟水,讓他們吃點苦頭也是好的,殺一儆百,往后看誰還敢胡說八道。娘子還是不要手了……”

馮蘊抬頭,冷冷盯住他。

“聽你之言,難道是大王授意抓人?”

“這……”葉闖現在雖然跟著馮蘊,可他在裴獗邊那麼多年,非常清楚裴獗的為人。

他要是在意別人說什麼,就不會留下那麼多難聽的名聲,早就把流言清理干凈了……

為下屬,他也是希這些人點教訓的。

不過馮蘊有令,葉闖不得不從,遲疑一下便拱手下去。

“屬下明白了。”

不消片刻,葉闖回來了。

他道“是安渡郡都尉,梁煥章的人。”

都尉是邊郡的常設武,專掌軍事,麾下有兩千至五千人不等的兵備,歸地方管轄,用以維護地方日常。大晉分裂后,安渡郡也算是邊郡,安渡里外都有重兵。

這個梁煥章,是新調派來的。

說起來,跟裴獗還有點姻親關系。

他的妻子是敖政的堂妹,也算是跟著敖政犬升天,才得了安渡郡都尉這個差。

馮蘊平靜地看著他,沒有說話。

世家大族里的人和事,最為復雜,姻親關系更是盤錯節,認真論起,在一個圈子里跟誰都能扯得上姻親,早就不看重這些了。

只看,這個人行事的機,到底是什麼……

打砸聲越來越近,那些人上樓來了。

馮蘊朝葉闖使個眼神。

葉闖會意,走出去。

不知他說了什麼,打砸聲很快就停了下來,腳步也越去越遠。

葉闖回來,拱手道“他們走了,帶走了六七個人,說可能是鄴城細作。”

馮蘊微微一笑,牽著元尚乙的小手。

“大王今日在何?”

葉闖愣了一下,搖搖頭。

他們才是兩口子,王妃不是最應該清楚大王的去向嗎,怎麼來問他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