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熙瞥了一眼,“你伺候我這麼多年,應該知道我的脾。”
芳凌嘆了口氣,“奴婢自然是盼著娘子好的。”
崔文熙淺笑道:“既然盼著我好,以后記住,切莫拖我的后,明白嗎?”
芳凌言又止。
崔文熙淡淡道:“莫要給我使絆子,若不然,我容不下你。”
芳凌嚴肅道:“娘子言重了,奴婢能有今日,全靠娘子當初的再造之恩,到死也不敢忘,斷不能做那背信棄義之事。”
崔文熙滿意道:“我就喜歡你這一點,什麼事都拎得清,不糊涂。”停頓片刻,“以后勸和的事休要再提,我不聽那些大道理。”
芳凌還想說什麼,終是忍下了,回道:“奴婢明白。”
崔文熙認真地清點禮簿上的嫁妝,自言自語道:“這些嫁妝夠我揮霍些日子,你得空時替我到庫房里仔細清點一番,一件也不能落下,只要是我崔文熙的,哪怕是個墜子件,都要帶走。”
芳凌應聲是。
崔文熙繼續道:“以后從嫁妝田產里得來的錢銀莫要再到慶王府的賬目里,你親自去收來給我。”
“是。”
“空閑時讓人把長陵坊的三進宅院收拾出來,以后我多半要在那兒落腳。”
“是。”頓了頓,“娘子不回國公府嗎,那里畢竟是娘子的家。”
“和離了還回去作甚,讓二老嫌棄嗎?”
“……”
“過兩日我要回趟娘家,你好生應付,切莫拖我的后,有什麼事我總會想法子保住你,明白嗎?”
“奴婢明白。”
“你下去罷,這兒沒你的事了。”
芳凌默默地退下。
晚些時候慶王從宮里回來,從皇后那里給討來一盒新進的螺黛,和宮廷用的胭脂,命人送到瑤園。
崔文熙極其,忒喜歡這些黛妝。
趙承延此舉無非是投其所好。
哪曾想崔文熙瞧也不瞧,直接差人退了回去。
趙承延看著木托里的東西,頓時被氣得夠嗆。
他原以為冷兩天就該知道找臺階下了,反而還蹬鼻子上臉耍起了小子。
想起兄長說他堂堂親王竟然連一個婦人都拿不住,委實窩囊得不像男兒等話語就鬼火冒。
這幾日早出晚歸避著崔文熙本就窩囊,如今他拉下臉來求和,卻不領,他再好的脾氣都被磨得差不多了,懊惱之下把木托里的螺黛和胭脂掀翻在地,頓時撒得到都是。
心里頭憋著氣,趙承延要去找理論清楚,背著手匆匆去了瑤園。
他過去時,崔文熙正在擺弄花瓶里的白玉蘭。
那簡單的白玉蘭經雕琢,便亭亭玉立如含苞待放的,安靜地站在長頸花瓶里,頗有一子世獨立的風姿意境。
外頭沒有仆人通報,趙承延站在院子里,隔著一扇窗著里頭的影子,怒火一點點被那道影子吞噬。
他喜崔文熙,哪怕時過七年,仍舊愿意把放到心尖上。
他始終忘不了第一次見到的場景,娉婷婉約地站在雨幕里,撐著正紅油紙傘,仿佛與周邊的景致融為了一。
有時候他極了骨子里的傲,有時候又恨極了骨子里的傲,兩種矛盾緒在腦中糾纏,令他又又恨。
哪怕他曾擁有七年,仍舊會時不時被扎。
總能給他一種迷糊不清。
有時候他能清晰到的歡喜,有時候又覺得這個人像海市蜃樓那般虛幻縹緲,無法捉。
那種若即若離總能輕易把他拿住。
好比現在,他明明很憤怒不知好歹,可走過來看到的影,又不由自主陷了自責中。
如果哭一場,發泄一場,或與他大吵一場,他心里頭都會好點。
可是沒有。
明明去過別院了,回來卻沒有毫狼狽不快,不曾哭鬧,也不曾斥責,只是用平日里最溫的言語說著最傷人的話。
四郎,我們和離罷。
在某一瞬間,趙承延不有些抓狂。
同時也意識到,這個人,他是駕馭不了的。
既可以棲息在他的羽翼下,也可以冒雨前行,無懼風雨,是一個寧可枝頭抱香死的人。
而可笑的是,吸引他的是的傲,刺痛他的,也是的傲。
獨自在院里站了許久,趙承延才離開了。
在回聽雪堂的途中,他打定主意不與和離,看還能怎麼著!
崔文熙睡前芳凌才告訴剛才慶王來過,愣了愣,問道:“為何不知會我?”
芳凌:“是郎君不讓。”
崔文熙垂眸不語。
芳凌到底有點心,還是忍住了,道:“娘子回國公府……要告知郎君嗎?”
崔文熙:“自然是要的,明兒他下值回來我會親自去說。”
芳凌服侍躺下,吹燈關門退下后,崔文熙獨自躺在黑暗里,心里頭不是滋味。
與慶王相了這麼些年,就算是阿貓阿狗都有,何況是人呢?
只是憾,他們終歸不能走到最后。
翌日上午崔文熙坐在書房里審核慶王府上個月的賬目明細,若看到不明之,會畫圈標記。
芳凌送來茶水伺候,知道做事的時候不得打擾,沒發出任何聲響,又悄悄退了出去。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她笑面羅煞,醫毒無雙! 一朝穿越成草包美人後,便咬牙發下宏願:「命里什麼都能缺,唯獨不能缺良人」 他是橫壓當世的腹黑戰神,面上不動聲色,背地裏卻心狠手辣……
“你爲什麼不對我笑了?” 想捧起她的嬌靨,細吻千萬遍。 天子忌憚謝家兵權,以郡主婚事遮掩栽贓謝家忤逆謀反,誅殺謝家滿門。 謝觀從屍身血海里爬出來,又揮兵而上,踏平皇宮飲恨。 從此再無鮮衣怒馬謝七郎,只有暴厲恣睢的新帝。 如今前朝郡主坐在輪椅上,被獻給新帝解恨。 謝觀睥着沈聆妤的腿,冷笑:“報應。” 人人都以爲她落在新帝手中必是被虐殺的下場,屬下諂媚提議:“剝了人皮給陛下做墊腳毯如何?” 謝觀掀了掀眼皮瞥過來,懶散帶笑:“你要剝皇后的人皮?” 沈聆妤對謝觀而言,是曾經的白月光,也是如今泣血的硃砂痣。 無人知曉,他曾站在陰影裏,瘋癡地愛着她。
聞萱自小是個病美人,十五歲及笄那年,家中爲她請來大師算命。 算命的說,像她這種極陰體質的人,能活到如今已經是上天開恩,若再不立即找到一個純陽體質的人,日夜相處,只怕將來活不過三年。 聞家人信了。 而純陽體質的人……聞家人不約而同想到了金鑾殿上坐着的那位。 — 聞萱謹記家人教導,自入宮後,一有空便纏着年輕的帝王。 他在御書房批奏摺,她就去給他送點心,在邊上陪着; 他跟人去馬場跑馬,她使勁渾身解數也非要跟過去,坐在邊上看他肆意飛揚; 他去池邊餵魚,她便早早地準備好十多種魚食,問他要喂哪一種; 他夜裏想一個人宿在御書房,聞萱泣涕漣漣: “是妾哪裏做的不好,惹陛下心煩了嗎?” 年輕的帝王:“那倒不是……” 聞貴妃:“那爲何陛下今夜不願意陪着妾?” 年輕的帝王:“太醫說你身子不好,近幾年都不宜行房事……” 聞貴妃:“我知道啊,我只想要陛下陪着我。” 年輕的帝王:“……可朕是個血氣方剛的正常男人!” — 年輕的帝王一直覺得,自己的貴妃愛慘了自己。 她嬌縱,但不過分,她體貼,且又美貌動人,她喜歡粘着他,他自然也不吝多予她一些寵愛,叫她做後宮唯一的女主人,享椒房專寵。 直至某日,他想着她許久未曾出宮見過家人,今日正巧有空,不如陪她回太師府走走。 卻不巧,在牆角聽見她與丫鬟的對話—— “娘娘近來每日都與陛下待在一起,氣色果然好多了!” “是吧?我也這麼覺得!” “看來那道士說的果然沒錯,娘娘再多與陛下待上幾年,保準就能容光煥發,活蹦亂跳了!” 年輕的帝王倚在牆角,兀自陷入了沉思。 所以……朕於她而言,只是味藥?
高悅行在十六歲那年,嫁給了京中最炙手可熱的襄王殿下。 從此高悅行人生便像開了掛,順風順水,極盡恩寵,從閨閣千金,到正室王妃,再到尊榮無限的太子妃。襄王的身邊除她之外,再無別的女人。 烈火烹油,繁花似錦。 但只有高悅行自己心裏最清醒。 襄王有一方繡着海棠花的帕子,揣在懷中多年從不離身,那是女孩子家的物件,卻不是她的。 身遭橫禍,一朝重生回到幼年時。 六歲的高悅行粉雕玉琢,望着自己繡籃中那一方帕子,海棠花的線只勾勒了一半,針腳與襄王私藏了半生的那塊帕子別無二致。 而她閉眼理順了過往的記憶,她模糊記得六歲年關之前的光景,也清楚地記得九歲生辰時家中的宴席。但是從六歲到九歲,那三年時光,她沒有一絲一毫的印象。像是被人憑空摘走了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