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記得欠我的十五萬兩銀子,要還的
大乾立於四戰之地,雖近百年來一直與大離好,但與大離的死對頭大虞卻一直關係惡劣,尤其是和依附於大虞的南陳北梁更是常有兵鋒之爭。
雙方在邊境之上一直爭鬥不斷。
趙定殺了南陳齊國公溫子恒之子,按理說乃是一件值得慶賀之事,但奈何自前朝以來大乾朝政腐敗,商勾結日益嚴重,雖然他趙崇遠勵圖治了整整二十年局勢稍有緩和,但以如今大乾的國力卻著實不太適合與南陳再起兵戈。
“這小子盡給朕搗,朕本想誇一誇他,沒想到轉眼之間就給朕捅出個這麽大的簍子。”
趙崇遠氣得罵罵咧咧,本來喝到一半的小米粥也沒心思再繼續喝下去了。
“現在是什麽況?”
趙崇遠一推桌子,從凳子上站了起來,臉略顯沉地看著王力士。
自從上一次去了幽州回來之後。
趙崇遠就已經派人在盯著幽州的況,倒不是他不放心趙定這個兒子,而是幽州如今兵強馬壯,易招覬覦,有他的人幫忙看著,除了什麽事,他這個做爹的也好給趙定兜底。
“陛下......”
王力士神凝重的將這幾日大乾衛從幽州城探來的消息一五一十的告訴趙崇遠。
聽完之後,趙崇遠哼哼唧唧了地看了王力士一眼:“那溫良死了也活該,還有那狗日的溫子恒,居然敢派人刺殺老子的兒子,你即刻通知下去,讓我大乾在南陳安的暗樁給他溫子恒找點不自在。”
“是陛下。”
王力士恭敬地回道。
列國伐,明的有暗的自然也有。
溫子恒能把人安到幽州境,他趙崇遠自然也能把人安到溫子恒的旁邊。
不過雖然這麽說,但趙崇遠的臉卻依舊顯得有些凝重。
原因無他。
以大乾如今的朝堂況,外界國庫的庫銀確實支撐不起一場國戰,尤其是南陳和北梁向來都是穿一條子。
南陳若是手,北梁必然不會坐視不管,如此一來雙麵夾擊之下,就是趙定把幽州城建的鐵桶一塊,但稍有不慎也要吃不小的虧。
“南陳那邊有什麽消息?”
趙崇遠抬起頭看向王力士。
王力士恭敬地回道:“南陳那邊傳回來的消息是,溫子恒在外並不知道這個消息,但溫良之母南陳的長公主元青已經進宮求見南陳國主,想要讓南陳國主出兵討伐燕王殿下。”
趙崇遠咧冷哼一聲:“元青那娘兒們也就會這一招了。”
隨即咂著,思索道:“朕雖然不把那元甲放在眼裏,但以那元甲的格八會依了他這個妹妹。”
抬起頭再次看向王力士:“你派人盯著有什麽消息,即刻匯報給我,尤其是關於南陳皇室和北梁皇室之間的書信往來,更要事無巨細地全部稟報給我。”
“是,陛下。”
王力士再次恭敬地應和一聲,這才倒退出了坤寧宮。
所謂的元甲自然就是南陳國姓。
南陳本是異族,趁占據中原之地,後為了統治中原的貴族,故而改異族之姓名拓跋為元。
前幾代國主都是一方雄主,但奈何命不長,到了元甲這一代已經有了沒落的趨勢。
看著王力士離去之後。
馬皇後這才開口道:“崇遠,我覺得與其等著南陳和北梁勾連好了,我們再見招拆招,倒不如直接敲山震虎,將駐紮在兗州的天甲軍和駐紮在青州的水軍調往幽州,以此震懾南陳和北梁。
元甲格多疑,雖寵溺元青這個妹妹,但忌憚溫子恒功高震主,眼下他這個外甥是死了,但卻也幫他無形之間削弱了溫家的勢力,而北梁那邊王儲之位未定,各皇子都有奪嫡之心,北梁皇室也不想此刻招惹我大乾,致使憂外患。
而眼下我們若是直接態度強一點,沒準他們的同盟便不攻自破。
隻要南陳和北梁退卻,咱們也能騰出手收拾一下那些暗中勾連南陳和北梁的世家。”
馬皇後向趙崇遠,一字一句地說道。
能得趙崇遠這樣的明主獨寵,還一寵就是這麽多年。
馬皇後自然也有過人之。
隻不過這過人之從不對外展,隻是與趙崇遠說而已。
而且就算趙崇遠拒絕,馬皇後也從來不會強求什麽。
深知作為一國之母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
“我想想。”
聽著馬皇後這話,趙崇遠皺了皺眉頭,站起在房間裏麵走來走去。
而馬皇後也不急,就這麽靜靜地看著趙崇遠。
事實上這麽多年下來。
他們夫妻二人也一直都是如此。
過了半晌,趙崇遠點了點頭道:“我覺得要可行。”
大乾部有問題,南陳和北梁部自然也有問題,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能形僵持的局麵。
如今既然南陳和北梁部的問題要打過他大乾,他大乾自然可以壯大聲勢,敲山震虎,尤其是幽州在趙定這幾年的經營之下早都打造鐵桶一塊,就算沒有他趙崇遠的支持,南陳和北梁想要吃下幽州這塊骨頭也要做好被崩掉牙的準備。
而震懾了南陳和北梁之後。
他也可以騰出手來對付大乾境那些搖擺不定,暗中勾連南陳和北梁的世家大族。
一想到這些蛀蟲,趙崇遠氣得就牙。
不過在此之前,他還是要去幽州一趟。
……
幽州。
燕王府外。
一輛馬車停靠在燕王府外。
齊不語和李方儒站在燕王府外的馬車前,上下地忙活著。
“綠桃姐,我可以留下嗎?”
蕭玉奴一臉委屈地看著綠桃,說話的同時眼神時不時地看向燕王府。
想看著趙定的影出現。
但可惜趙定的影依舊沒有出現。
“公主,該走了,劉將軍在等著我們。”
齊不語催促的聲音響起。
“知道啦。”
蕭玉奴撇了撇薄潤的紅,一臉不滿地看了齊不語一眼,湊起小腦袋又看了一眼燕王府的裏麵。
但依舊是空的一片,沒有趙定的生意。
就在蕭玉奴轉之時,趙定的聲音卻突然從燕王府大門裏麵響起:“記得欠我的十五萬兩銀子,要還的!”
野史記,大樑戰神霍無咎曾為敵國所俘,被斷經脈,廢雙腿,囚於大獄。那昏君為了羞辱他,還將他賞給了自己的斷袖皇弟為妾。 霍將軍受盡屈辱,臥薪嘗膽三載,後金蟬脫殼,潛回大樑。治愈腿疾後,他率軍三個月攻入敵國都城,殺其君王,焚其國都,最終將那廢物斷袖的頭顱斬下,在城牆上懸了整整三年。 自此,天下一統。 —— 某高校歷史系導師江隨舟,收到了一篇以霍無咎的野史為根據寫的畢業論文,將學生批評了一番。 再睜眼,他穿成了野史中的那個斷袖王爺。 四下里張燈結彩,下人來報,說敵國那個殘廢將軍已由花轎抬進王府了。 面對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穿著大紅嫁衣,目光陰鷙的霍將軍,江隨舟這才知道,野史也會成真的。 還會讓他被梟首示眾,腦袋在城牆上頭掛上三年。 江隨舟只好將霍將軍好生供著。 朝中明槍暗箭,昏君百般羞辱,他都咬牙替他擋下,只求三年之後,他能留自己一顆腦袋。 更不敢真讓這位身長九尺的“侍妾”伺候他。 可是未滿三年,霍將軍的腿竟然自己好了。 不光殺了昏君,統一了天下,還強行將他堵在房中,硬要儘自己“侍妾”的本分。
韓墨初是個身世淒慘,卻又無比幸運的人。 四歲時他被主母扔出家門,得遇貴人相救。 十六歲時譽滿江湖,是人人稱頌的逸安公子。 二十歲時入宮出仕,撿到了那隻狼崽一般的小皇子。 二十九歲位列三公之首,立身朝堂。 此後,他縱橫權術。 裁冗員,除貪腐,行新政,造神兵,平戎狄,友鄰邦,立學宮,通商路,興巨艦,征西域…… 終是為那個他自小養大的小狼崽子贏了一場盛世,一場太平。 * 某日深夜,龍書案前。 小皇帝擁著他越摟越緊:“愛卿可知,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讓臣受,臣不可不受。” “陛下,臣不記得幾時把您教的這般不要臉。” “朕不要臉,朕要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