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寵妻無度:腹黑攝政王重生太粘人 第247章 后悔

《寵妻無度:腹黑攝政王重生太粘人》 第247章 后悔

 殷縣的知縣被當場罷免,拖去長堤做苦力。

 有他做表率,其他人干得也會賣力些。

 沈雁歸對著衙門外的百姓道:“新任知縣已經帶人去了河堤那邊,即日起不管戶籍何,只要帶上工,均可去那邊登記,做一日便可另一日的酬勞。”

 那背上背著包裹的青年躍躍試,“不是本地的,也可以嗎?”

 “都可以!”

 “此外家中若有會織草袋的,可以來衙門登記,一個草袋可換五文錢。”

 老百姓互相看著,歡喜去傳遞消息。

 沈雁歸瞧了眼角落瑟瑟發抖的師爺,“方才的話,你可聽清了?”

 “聽、聽清了。”

 “立刻文,讓人去張榜、敲鑼喊話,全城通知。”

 破山帶了兩千人過來,這些人不可能全部留在殷縣。

 “五縣之中,陳縣最不需要擔心,挑兩個得力的,帶兩百人過去,協助陳縣知縣搶收、轉移。”

 沈雁歸對著輿圖,分配人手。

 “殷縣本的縣域面積、人口數量就多,八百人留在這里,由王爺和我親自帶領,剩下的人,其他三縣分配。”

 墨承影補充道:“告訴這些將士,吃苦熬過這兩個月,回頭本王重重有賞!”

 衙門里所有人都被利用起來,文作文用、武作武用,整個殷縣的男,全被員行起來。

 連馮婉言也給自己找到事干,每天坐在帽兒山下做登記,給勞工發酬勞。

 山中伐木、草袋填土,全都抬去堤壩,以備洪水來臨之際使用。

 這些備好用品的點位,有力量壯碩的中青年守著,十二時辰值,務求每個時刻都有人在。

 此外他們還在河流中打下木樁、畫好刻度,每隔兩里,設置一個觀測點位,每隔一里設置一個通訊點位。

Advertisement

 等到暴雨來臨,各點之間由腳程快的小年輕守著,實時觀測并互相通知。

 ……

 人力無法抗衡天災,所能為者,不過是將損失降到最低。

 烈烈驕,沈雁歸將斗笠抬了抬,看著萬里無云的天,道:

 “再有兩日便是暴雨之期,后天中午之前,便得要強制大家將所有糧食都收回去了。”

 “嗯。”

 墨承影蹲在稻田之中,手折了一穗稻谷,“我聽老農說,今年的莊稼長勢極好、是個收年。”

 “嗯。”

 沈雁歸看著大片的稻谷,由青轉黃,知道景明在擔心什麼。

 “現在稻谷正在灌漿,家家戶戶都已經備好了口袋,在迎接這場秋收,再有十日,只要十日!”

 墨承影轉頭看向沈雁歸,“卿卿,若是我記錯了怎麼辦?”

 “或者前世紀州上呈的奏報有誤,又或者我重來一世,連天象也變了。”

 “倘若不是三日后下雨,而是五日后……你知道,現在多往后等一日,收就可能多一倍。”

 “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我們沒有辦法等,只能賭。”沈雁歸握著墨承影的手,“命令已經下達,明日清早手。”

 “只怕明后日是個大難關。”

 前些天挑土伐木做工,百姓雖然不理解,可因著有錢拿,大家都愿意手。

 現在府要強行割了他們的糧食,無異于要他們的命,這不是三言兩句能夠說服的。

 翌日清早,破山匆匆前來。

 “老百姓躺在田埂上哭喊打滾,不許大家手。”破山也十分為難,“那些個士兵多半也是農家來的,他們也舍不得對那些糧食下手。”

 這些人沒有犯錯、沒有犯法,只是在守著自己的糧食。

 ——“什麼攝政王、攝政王妃,我看就是兩個騙子!”

Advertisement

 ——“如此肆意糟蹋糧食,那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你們要割我家的稻子,就先把我腦袋給割了吧。”

 災前的防范難度,毫不比災后的救援更小。

 沈雁歸和墨承影走到田間,遠遠看著這些平日里老實本分的莊稼人,天知道他們哪來的勇氣,就站在士兵的刀前。

 一步不讓。

 墨承影艱難之下,做出決定,“沒有時間耽誤了,為今之計,只有犧牲數,全多數。”

 “你的意思是——殺儆猴?”

 誰不怕死呢?

 將那幾個鬧得最兇的,當眾砍了,看誰還敢鬧。

 “若不狠,如何穩住這局面?”

 墨承影終究是墨承影,“你別管,這個惡人,我來做。”

 他今日做了這惡人,殺了無辜百姓,強行收割糧食,無論之后的天災是否發生,這都將永遠為他的污點。

 哪怕沈雁歸上位,控制史的筆,也總有人會將這件事記下來、污名擴大。

 退一步而言,即便不管后世之名。

 當朝未必沒有人會說,攝政王在田間殺人取樂,怒天神,所以上天降下災禍,以示懲戒。

 那樣的話,他們辛苦所做的一切,無功,全是過。

 不難想象,攝政王的政敵們,會有人拿著這事,大做文章,鼓百姓緒,著沈雁歸殺了墨承影,以平民憤。

 沈雁歸可以肯定自己不會殺了景明,可難保群臣迫之下,景明會為了自己,主死。

 不能踏著人的尸上位。

 看著墨承影決絕的背影,沈雁歸鼻腔泛酸,沒道理惡名全讓他一個人背,好事全讓自己一個人占。

 不能,絕不能!

 “等等。”

 小跑追上墨承影,在他開口之前拉住他的手,“景明,我有辦法!”

Advertisement

 百姓所求無非就是為了吃飽穿暖。

 給他們銀子。

 只不過不能以現銀。

 如果洪災如期發生,今年的賦稅定然收不齊。

 所以沈雁歸先許諾今日收割的,登記載冊,今年免課稅,所得收歸自己家所有,明日完,課稅減半。

 前世朝廷賑災銀就花了數十萬,還面對了好幾撥地區

 這次可以規劃使用這部分銀錢,每人每戶給予一定量的銀錢補償,這部分將在事后發放給大家。

 如此和百姓討價還價,費去半日功夫。

 總算是能夠工。

 殷縣出現這種況,其他地方自不必說,破山、都統等人即刻八百里加急,將應對之策同步到其他四縣。

 百姓配合、士兵出力,大家披星戴月,搶收如期完

 眼見天便要亮了——天亮便該是暴雨第一日。

 墨承影和沈雁歸豎耳聽著外頭的靜,誰也沒有睡著。

 他們現在的心很復雜,一方面希沒有任何災,可若真的什麼事都沒有……這一方大張旗鼓的失信于民,將來的政令推行,也會為一紙廢書。

 “所以有時候當個‘昏君’也沒什麼不好。”

 夫妻之間的私房話,沈雁歸沒有了白日里在百姓面前的氣蓋山河、威武霸氣。

 帶了些不被理解的埋怨,和一些求安的撒,小小聲慨:

 “明知道有事發生,也不去管,由著事態嚴重,讓惡人作惡,再將惡人收割,如此表一表朝廷的態度,再用一半的銀錢,不僅能將事辦完,還能收獲所有活人的心,事半功倍,人人稱頌。”

 墨承影笑著將了些,“我的王陛下,這是后悔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