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七章 難念的經(1)

《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七章 難念的經(1)

薄薄的羊,在鐵板上滋啦作響。

香之中,朱文奎和一哥兒父子二人相對而坐,卻顯得有些過于安靜。

太子朱文奎有些無奈,一哥兒的子,說到底還是像他母親多些。

對人對事,都是愿意聽,不愿意講。

也不輕易的發表意見,更不會夸夸其談,同時也很難讓人別猜到他心的真實想法。

但同時呢,又相當有主見。

其實這種格對于儲君來說,并不是壞事,而是好事。

但朱文奎就是覺得,自己的兒子缺幾分男人該有的鋒芒....

“最近在讀什麼書?”

朱文奎用架子,把鐵板上的,夾在一個碟子中,推到一哥兒的面前。

“多謝父親...”

一哥兒忙起,雙手接了,然后低聲道,“也沒讀什麼書,就是每日在文華殿聽陳學士講太祖實錄...”

“哦,陳山!”

朱文奎輕輕咀嚼口中的味,順帶喝一個帶著冰碴的葡萄釀,“他的人品文章都是極好的....”

說著,他看了一眼一哥兒。

按理說父子之間聊天,該是當兒子的多說,討老子的歡心。可他兒子現在還是低著頭,邦邦的坐著,完全沒有接話的意思。

“嘖..”

朱文奎又拿起葡萄釀喝了一口。

“父親...”

“啊!”朱文奎心中一喜,“有話說?”

“那個...”一哥兒點了下掛著冰霜的琉璃瓶.....

朱文奎一笑,“呵,你也是大人了,可以喝...”

“酒傷!”

豈料,一哥兒卻正道,“冰酒更傷.....”

“......”

朱文奎端著酒杯的手,直接頓住。

繼而心中沒來由的來了幾分惱怒之

妻子跟自己相敬如賓,客客氣氣。

Advertisement

兒子跟自己也是這麼....相敬如賓。

別人都有的天倫之樂,自己這兒....?半點沒有?

而在惱怒之余,還有著點點的委屈...

自己在這春和宮中批了一整天奏折,累的渾骨頭都疼。好不容易見著兒子了,想說點高興話,卻一再讓這臭小子說教。

“說起陳山來,正好有個事兒...”

朱文奎放下酒杯,沉道,“有宗室子弟朱遵錫,在京中行不法勒索之事。陳山上奏,要依法置。楊士奇楊溥楊榮等人卻說,要斟酌理,你怎麼看?”

一哥兒起,垂手道,“父親,兒子尚未接政務,不敢....”

朱文奎直接打斷兒子的話,“這里只有你我父子,我問你答,你有什麼不敢的?”說著,看了一眼兒子,搖頭道,“再說,你沒到年紀,不能問政,那是給外臣們看的.....我在你這個年紀,早就獨擋一面了.....”ωWW.166xs.cc

一哥兒沉默片刻,“兒子以為,國有國法,即便是宗室子弟,犯法就要伏法....”

朱文奎再次端起酒杯,“你不問問他到底犯了什麼法就說要他伏法?是不是有些武斷了?”

“他犯的什麼法,自有宗正府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來斷....”

一哥兒頓了下,“相關的員會據其所犯之罪,進行判定...”

說著,他看了眼朱文奎,“但兒子想,既然已經鬧到有史上書了,想必所謂的宗室子弟勒索之事,應該不只是一兩例。不但罪過極大,而且影響也應該....極其惡劣....”

朱文奎喝口酒,空杯放在一邊,又自顧自的滿上。

他發現他的兒子不是不愿意說話,而是不愿意說廢話,不愿意弄假假意的事兒而已。

Advertisement

“按照兒子的推斷,犯法的宗室子弟名遵錫,應該是.....我們這一房....衡罪王一系...”

衡罪王就是當今皇帝的同父異母弟,當年因罪被圈。而他的兒子們,即便是朱家嫡長房這一支,但也只是品級較低的奉國中尉。

就這個爵位,還是莊親王求著皇帝許久才給的!

“楊閣老等人說要酌理,無非就是.....”

一哥的語速很慢,聲音很輕,“無非就是說什麼骨不可太過決絕.....理太重了對皇家的臉面不好....”

“臭小子!”

朱文奎面上不顯,心中卻在笑罵,“還真讓你說對了!”

其實楊士奇等人之所以這麼說,正是因為民間一直有皇家刻薄的傳言流傳著。散播這些謠言的也不是別人,恰恰就是那些在京的閑散宗室子弟們。

作為傳統的政派,楊士奇等首先想到的就是維護君主的臉面。

“但是,犯法就是犯法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一哥兒繼續說道,“國既有法,就該依法..而且......”

朱文奎察覺到一哥兒的語氣的停頓,“而且什麼?單說無妨?”

“今日宗室犯法,大臣們說酌...”

一哥兒目清澈,“哪天大臣的兒子們犯法,那麼您或者皇祖父,是不是也要酌?如此,都酌的話,法不就擺設了?”

“嗯?”

聞言,朱文奎皺眉。

而后喝了口葡萄釀,“你想的未免太激進了.....你還小,很多事呢.....即便是皇家,也要講人的.....”

“兒子可不可以理解,人因人而異,并不是因事而異....”

忽的,朱文奎怔住。

Advertisement

抬眼仔細的看看兒子,認真的打量。

“兒子聽學士們講資治通鑒,知道這世上的事,遠不是非黑即白那麼簡單!”

一哥兒低頭,喝口茶,繼續道,“但兒子聽陳學士講太祖實錄,微微有些心得。那就是,凡事.....為君王,要有.....態度!”

“人不是能講,而是要別人來求....而為帝王主給臣子人,則是庸.....”

“或許,臣子會冠之以仁。”

“但這種仁是小仁,是婦人之仁!天下有規矩,有法度,設立這些的初衷,就是讓所有人都遵循規矩和法度...”

“君王的人,讓一些臣子超于規矩和法度之外,那麼日后這種超,就會變大臣們的共同特權....”

“而很多事,比如歷朝歷代的吏治之所以崩壞,就是因為大臣員們的特權太多了....”

朱文奎瞇著眼,“這話,真是你自己琢磨出來的?”

“是.....可能兒子的想法,還不是那麼...”一哥兒垂首道。

“你贊陳山的想法?”朱文奎又問道。

“是!”一哥兒不假思索,“兒子之所以贊,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你說你說....”

“朱家是天下人的表率...”

一哥兒又道,“若不能約束好皇族子弟,那算什麼表率?現在不約束,各種惡事必然層出不窮愈演愈烈.....一家不平,何以平天下?”

朱文奎沉思片刻,“還有其他補充?”

“而且,現在的大明.....和以往不同......”

這個觀點,讓朱文奎眼前一亮,“你坐著,坐著好好說,現在的大明跟以前怎麼不同?”

一哥兒猶豫片刻,“那兒子就班門弄斧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