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30章:依律處置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30章:依律處置

在眾人看來,張鬆簡直是罪大惡極,他不僅陷害劉緯,還暗通曹賣主求榮,不殺實在難以平民憤!尤其是江新軍人等,更是氣憤難當,可劉緯卻不想殺張鬆,這讓所有人都是疑不已!

    從剛剛劉緯的表現來看,他的確很有襟和城府,但是,如果說他真的可以原諒張鬆,那也太難以置信了吧?人,真的能原諒一個把自己害得那麽慘的罪魁禍首?

    “主公,為何不可!”甘寧是最不能理解的,他的脾氣也很急,於是便趕拱手,焦急地問道。換作以前,甘寧不會對劉緯的命令提出什麽異議,但是現在,他實在氣不過,怕劉緯一時心,犯下大錯!

    “敢問興霸,何罪當斬耶?”劉緯沒有計較甘寧的直言和質疑,反而語氣恬淡地這樣反問了他一句。

    “呃……”甘寧是一員武將,軍中何罪當斬的規矩,他很清楚,可是民法律條,他就不清楚了!朝廷到底定的哪些律法犯了就該斬首,他哪知道啊!

    很明顯,張鬆不是軍中之人,用軍規置是不合適的,雖然這個人非常可恨,純是個小人,可你要以什麽罪名殺他?

    “公子,謀大逆者,當殺之!”甘寧無言以對,一旁的張翼,連忙接話說道。

    “何為謀大逆?”劉緯見張翼振振有詞,又反問他道。

    “謀大逆,乃……”張翼剛剛想解釋一下這條律法,可卻突然發現,本站不住腳!

    謀大逆與謀反一樣,都是中國古代的經典罪名,也是十大惡罪之一!謀反很好理解,謀大逆,就是指欺淩主上,危害君權,以及反叛敵國等行為!這是封建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和強權,所定的罪狀,起始於先秦,貫穿整個封建時代!

Advertisement

    通俗點說,你即使沒造反,但你背叛了皇帝,欺負了皇帝,危害了皇帝的權力,也是重罪!對這條罪名的懲罰,可不是僅僅殺頭就夠了,而是株連九族的重罪!到後來的明清時期,還要被淩遲死的!

    張翼本來想著給張鬆定個謀大逆的罪過,可剛要解釋,卻發現,本不行!因為這條罪狀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對象是皇帝!劉璋是皇帝麽?他當然不是了!那麽張鬆背叛劉璋,怎麽能算是謀大逆!

    更何況,現如今的世,那些諸侯有幾個不謀大逆的,要是個個都論罪,全都死絕了!而且,張鬆是益州別駕,劉璋是益州牧,雖然實際上蜀中相當於獨立王國,但畢竟名義上還是漢朝天下,張鬆頂多也就是被治個以下犯上的罪過!

    這就是漢末三國時期的一種很尷尬的境地,明明各地軍閥如同獨立,漢朝廷的架子卻仍然還在,天子名義上還是天下共主,除了袁那種傻缺,誰也不敢明目張膽地違抗天子旨意!同時,對張鬆這種人,你也是無可奈何!

    張鬆暗通的是曹,而曹是誰?人家可是大漢司空,天子重臣,張鬆隻不過給曹獻上一張地圖,這算什麽罪過?人家可是代表了朝廷的啊!張鬆隻是與朝廷聯絡而已,這算什麽罪過?雖然本質上他是賣主求榮,可在法理上又能說得過去!

    張翼窘在當場,他那張白臉頓時紅了起來,與旁的紅臉張嶷都有一拚了!可是他實在不甘心,難道,就拿張鬆一點辦法沒有?他就沒有什麽其他的罪過?

    “主公,其誣告陷害之罪,亦可懲也!”就在這時,王甫突然開口,拱手向劉緯建議道。

Advertisement

    “何曾誣告?謀陷害,何罪之有?”劉緯立即回應了王甫,還是一句反問。的確,張鬆沒有誣告行為,而且朝廷法度裏可沒有規定什麽謀陷害他人有罪的律條,這種行為,頂多算是違背道德,卻沒有罪!

    眼見一個個江屬下被劉緯反駁,公廳的其他眾人,突然明白了劉緯的意思!怪不得之前,他沒有計算龐羲謀反的罪過,而是以殺人害命和強暴侍來定罪,原來,他是要依律置!

    大漢王朝建立幾百年了,朝廷的律法也比較完善,用以約束犯罪和作犯科,執行了那麽長時間,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是,儒家思想治國理念,又使得漢王朝並非法治,而是人治!也就是說,有沒有罪,罪大罪小,律法隻是參考,是皇帝和王公大臣們說得算!

    在朝廷是這樣,在地方上就更是如此了!有罪與否,當的說得算,尤其是到了東漢末年,幾乎沒有人把律法當回事了,而是隨心所,想怎麽來,就怎麽來,一時間禮崩樂壞,害法象頻生。那些地方上的軍閥諸侯,更是帶頭破壞法度,這些律條基本上是名存實亡了!

    而劉緯剛才的言行舉,則是向眾人表明了一個態度:他推崇依法治國!沒有規矩,不方圓,任何人都不應該,也不能隨心所地破壞法度,更不能因為自己的好惡來給一個人擅自定罪!即便張鬆和龐羲幹盡壞事,也必須依律置,否則何以示公正有序?

    盡管劉緯沒有明說,但現在公廳的眾人幾乎全都明白了他的深意!蜀中經曆數次,要想恢複秩序,則法度必行!隻有嚴格按照律法治理,才能盡顯公平,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約束各種壞法行為!同時這其實也是民心所向!

Advertisement

    以往犯罪壞法的都是什麽人?很明顯,肯定是那些有權有勢之人!他們仗著權勢,為所為,百姓們卻敢怒不敢言,因為各種律法已經了擺設,完全就是人治天下,他們了委屈也無冤!所以,普通百姓,又怎麽能不期待嚴肅律令,法治天下?

    其實,之前劉璋為州牧,在他的治理下,最大的問題之一也是這個,他自己就帶頭壞法!

    就比如封功晉賞,完全是他一個人說得算,看誰順眼就封誰,沒有依照製度來,這就容易造不公平的況發生,時間久了,臣下怎麽會沒有意見和不滿?

    再比如,他對劉緯的獎罰,從一開始貶斥江,到後來升為平南將軍,再到後來囚罷黜,哪一次劉璋是按照製度和律法來的呢?完全是隨心所!上行下效,連劉璋都帶頭壞法,那他的屬下們能好得了?

    現在,經曆了一場大,蜀中的政治氣候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劉緯開始主政的第一項舉措,就是通過置龐羲和張鬆等人,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他將來要依法治蜀!

    其實,這並不是劉緯的創意,曆史上諸葛亮主政蜀漢,也是律法公正而嚴苛,這才保證了他在北伐戰爭中,後方不會出子,更是維護了蜀中幾十年的和平與穩定局麵!

    依法治蜀的核心,其實還是公平!隻要公平,百姓們便不會覺得被律條所束縛,即使略顯嚴苛,大家也會遵從不疑!也就是說,任何人在律法的框架下,都不能搞特權,包括他劉緯在

    劉緯不恨張鬆?不可能!這個小人把他害得那麽慘,說一點不恨是不可能的,但是劉緯深知,如果自己不能以作則,帶頭破壞法製,將來蜀中之安定談何實現?

    “主公,張子喬何所置耶?”見劉緯一一否定了眾人的建議,又很快明白了劉緯初衷的法正,連忙拱手詢問道。他很會為人,劉緯此時,正需要這麽個臺階。

    “乃將其遣出州境,使之歸許都也!”劉緯最終竟這樣決定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