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41章:裹足不前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41章:裹足不前

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左傳》,講的是春秋時期,晉國與楚國戰時,晉文公因為自己當年曾經得到楚王的幫助,許下過“若有戰,當退避三舍”的諾言,便下令晉軍主後撤的故事!

    一舍就是三十裏,三舍即為九十裏!晉國軍隊一口氣退了九十裏,卻使楚國大軍深敵境,拉長了補給線,輕敵冒進,結果晉國大軍突然轉頭給了楚軍迎頭一擊,楚軍大敗!

    這一戰,晉文公大獲全勝,彩地將道義禮儀和兵略計謀融合為一,是中國古代的彩戰例之一!

    如今的劉緯,采用退避三舍之計,實際上比晉文公還要高明!他為張魯的婿,若直接翻臉,雙方大肆拚殺,的確於道義和孝親上都說不過去,整不好,劉緯的確容易落下不孝的惡名。

    張魯可以不顧名聲,公然撕毀合約發進攻,但劉緯不行。他懷天下,如果落下個不孝的罵名,對將來的大業影響太大!因此,劉緯在書信中承諾要退避三舍,於於理就能說得過去了。你張魯違約在先,而且你的婿還退避三舍,你若還是一意孤行,那這罪責,就是你張魯來承擔了,人家劉緯可是仁至義盡!

    但與晉文公不同,劉緯退避三舍的本意,可不是為了敵深,而是延緩張魯大軍的進攻速度!之前我們說了,劉緯既定的是以逸待勞之策,但時間似乎很,蜀軍難以在涪縣一帶以逸待勞,那麽就得想辦法讓張魯遲緩進兵的速度才行!

    而劉緯的退避三舍之計,的確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因為張魯還真的如劉緯所願,有些裹足不前了!

    張魯是頭天晚上接到的書信,第二天一早,漢中軍就發現,對麵葭萌關上的守軍,果然全都撤退了,了一座空關!張魯怕上當,命小部隊先攀爬而上,占據了葭萌關才發現,果然是空無一人!

Advertisement

    漢中軍不費吹灰之力,占據了葭萌關,按理說應該盡快向南進,攻打劍閣才是,可張魯卻猶豫了!他認為,劉緯這是一招敵深之計,如果自己貿然行,說不定前麵會有什麽樣的埋伏!

    進軍,是必然的,但張魯實在是怕上了劉緯的當,變得更加小心翼翼,他派先頭小部隊沿途偵查,確認沒有埋伏後,這才率大軍前往了劍閣(劍門關),誰料,這裏竟然也空無一人!

    難道這退避三舍是真的?並沒有什麽謀詭計?張魯順利地占據了劍閣後,心裏反而越來越沒底了!上一次大敗的心理影,依然在影響著張魯,他是生怕再中了劉緯的詭計!

    因此,這一次,漢中軍在劍閣停留了三日,待後續糧草安全運抵之後,才再次踏上征途,兵鋒直指梓潼郡!沒想到,等張魯抵達梓潼,發現這裏也是空無一人!別說是守軍了,就連老百姓都跑了!

    空室清野之計?順利占據了梓潼的張魯,心裏更加沒底了,他不知道劉緯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麽藥,因為從劍閣到梓潼這一路上,就連沿途村莊也是空無一人!不僅沒人,就連一粒糧食都沒有,更別提其他的了!

    梓潼城,是金牛道最南端的戰略要地,拿下了這裏,一馬平川的蜀地平原,就在眼前了,按理說張魯應該心大好,下令繼續進兵才是,可現在,張魯是真不敢繼續往前走了,他心裏沒底,這一路走來,是越走越覺得太詭異了!

    因此,占據了梓潼後,張魯連忙下達了停止前進的命令,馬上召集了軍事會議!

    “梓潼已下,諸君以為,當何如哉?”張魯此時,一點勝利的喜悅都沒有,滿麵愁雲,不安地向他的部下們詢問道。

Advertisement

    “主公,此必為敵之計耳!”大將楊任,還是第一個站出來,拱手言道。

    廢話!張魯心生不滿,剜了楊任一眼!這還用你說,我不知道是敵之計?關鍵是現在該怎麽辦啊!

    其實當下張魯麵對的態勢的確有些不妙,他也沒想到能這麽順利地拿下葭萌關和劍閣,甚至都沒想到能占據了梓潼!他這一次帶了兩萬兵力,看似不,實際到現在也是有些捉襟見肘了!

    最初的五日,張魯強攻葭萌關,其實損失不小,算上那些輕傷仍可隨軍出征的,他也隻剩下了一萬六千多人而已!這一路走來,為防止後路被斷,他在葭萌關和劍閣又各留了兩千人駐守,也就是說到了梓潼,他隻剩下了一萬兩千多人!

    如果繼續前進,張魯最多能帶一萬兵馬,倘若在行軍途中,遇到大蜀軍,這一萬人,能打得過人家?就算沒遇到阻擊,一路順利抵達了都城下,這一萬人,能攻克都?張魯仔細盤算了一下,除非蜀中郡縣各城,都能風而降,否則,隻要有一遇到死守,他都沒法繼續前進了!

    而最關鍵的是,張魯猜測劉緯所謂的退避三舍是敵深之計,他始終怕後路被斷,擔憂不已!越是深蜀地,這種擔憂就越是強烈,到現在,張魯都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繼續進兵了!

    “主公,末將以為,當止於梓潼,固守也!”上將楊昂不像楊任那樣竟說廢話,他此時倒是提出了一個建議。

    楊昂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見好就收!如今,漢中軍占據了梓潼,拿下了一郡之地,而更重要的是,金牛道這條通蜀地和漢中的戰略通道已經打通,隻要能固守住這些地方,那梓潼郡就了張魯的勢力範圍,在將來進可攻,退可守,不失為上策!

Advertisement

    楊昂的建議,令張魯有些心!的確,這一次出征蜀地,就是為了要擴展自己的地盤,以便將來有資本更穩固地守衛漢中,目前已經順利拿下了幾乎整個梓潼郡,戰果頗,見好就收也不是不行。

    可是,張魯思慮了半天,卻搖了搖頭道:“此略未可也……”

    其實,擔心後路被斷的張魯,覺得楊昂的提議很有道理,但他卻不甘心真的那樣選擇!首先,張魯貪心不足,隻拿下一郡之地,與他徹底征服蜀地的理想,相去甚遠!另外,這一次看似戰果頗,可實際上,張魯什麽也沒得到!

    梓潼一郡之地,雖然大部分被張魯占據了,可漢中軍卻沒有搶到一粒糧食,更沒俘獲一個百姓,整個梓潼郡都空了!楊昂建議見好就收,把梓潼郡徹底納自己的統治範圍,可沒有人口,空有土地城池有什麽用?

    難道要遷徙漢中百姓來梓潼郡?得不償失!攻城略地,擴展地盤,最重要的還是掠奪人口,張魯得到了梓潼郡,卻要他從漢中移民到這裏,他才不舍得!如果將來能守得住還好,萬一蜀軍反撲,梓潼得而複失,這些人口不是也了蜀軍的?那損失可就大了!

    可這裏沒有人口基礎,空守城池,那就需要從漢中源源不斷地為大軍提供軍需糧草才行,長此以往,杯水車薪,能堅持多久?恐怕為了這麽一個有名無實的地盤,把漢中也給拖垮了!

    因此,楊昂的建議,看似合理,卻不可行,張魯也是思慮再三,想到了這些弊端,才否定了他的建議!

    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張魯徹底沒轍了!拿下了這形同肋一般的梓潼郡,張魯一點勝利的喜悅也沒有,反而憂愁不已!

    “主公!若進蜀地,需補援兵!應令軍師率一萬軍來援是也!”正在張魯躊躇不止之時,參軍楊白突然這樣進言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