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48章:被困梓潼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48章:被困梓潼

涪水大勝之後,劉緯並沒有派人去追張魯,他也是有著多方麵的考慮。追迫過甚,容易得張魯狗急跳牆,頑抗到底,這不利於順利收複梓潼郡的作戰!

    劉緯的原則,還是能盡量地減傷亡,用最巧妙的方式贏得戰爭的勝利!因此,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掩埋漢中軍士兵的骨,立碑祭奠,救治漢中軍傷兵,實際上都是他的攻心之計!

    因此,當劉緯率領兩萬蜀軍,來到梓潼城下之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釋放了所有經過救治的漢中傷兵!試想一下,這些人,劉緯之恩,回去以後會如何宣傳?原本鐵桶一塊,堅守梓潼的守軍,心態豈能不到影響?

    等等,張魯倉皇逃到梓潼,怎麽還停在這裏了?經曆了如此慘敗,他為何不繼續逃走,退回漢中呢?

    就在涪水大戰後,張魯率殘軍逃到梓潼,陸陸續續地收編了從戰場上逃回來的漢中軍,一清點人數,竟然隻剩下了七千人!不過,加上留守在梓潼的張衛部,勉強又湊夠了一萬!

    不得不說,這湊夠的一萬人,的確讓張魯心裏有了點底,但他卻本不敢繼續撤退了!漢中軍的士兵也是人,不是銅鑄鐵打,本來在戰前,他們就已經被劉緯給折騰得非常疲憊,又經曆一場敗仗和倉皇逃命,此時的他們,無論是力還是力,都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更重要的是心態,這樣的敗仗後,誰的心裏不膽怯?好不容易逃進了一座城池,獲得了暫時的安全,誰會願意再冒險出城逃命?畢竟,梓潼那看似並不算太高的城牆,給他們帶來了一些安全啊!

    眼見著疲憊不堪的士卒,張魯就是想撤退也難下那個決心了!因為,帶著這樣一支疲憊之師,一旦劉緯來追,都不用打,肯定當場崩潰!與其如此,還不如堅守梓潼,養蓄銳,以一萬兵力,與劉緯再打一場攻防戰!

Advertisement

    好在張魯侵占梓潼郡之後,以梓潼城作為了糧草轉運中心,因此,這裏積累了大量的錢糧械,本來是用以繼續進兵蜀中的後勤供給,現在看來,堅持三個月以上沒有問題!

    此時的張魯,一髒兮兮的戎裝,立於城頭,目睹著蜀軍緩緩而來,從容紮營布陣,真是氣不打一來!因為,他想起前幾天,蜀軍的遁地戰和陣前的那些陷阱來了!要不是漢中軍士兵實在太累,他也應該事先在城下挖幾個陷阱,以牙還牙!

    不過,非常奇怪,蜀軍到來後並沒有圍城,也沒有擺開要攻城的架勢,卻安營紮寨,與梓潼城形對峙,這又是何意?依張魯看來,如果換做是自己,本不會給敵人息的機會,肯定立即攻城啊,劉緯他……又在耍什麽鬼心眼!

    嗬嗬,鬼心眼是有,不過卻是讓張魯防不勝防!那些被釋放回來的傷兵,已經進了梓潼,他們現在,正逢人便慨劉緯之仁義,蜀軍之威武,消息迅速在漢中軍士兵傳播開來!等到張魯發現,下令止議論此事之時,為時已晚了,大部分人的心態都發生了變化!

    這仗還要打下去嗎?且不說張魯言而無信,撕毀合約,悍然進兵蜀地的事了,漢中兵也是人,他們也有父母親人,為主公張魯報母弟私仇而作戰,為侵略者,卻遇見了威武銳,大仁大義的劉緯之軍,這仗還怎麽打?幾乎每一名漢中軍士卒,心裏都開始犯起嘀咕,雖然畏於軍令,不敢違抗,但心底早已厭戰了!

    “主公,此戰兇多吉,應棄梓潼,速回漢中是也!”軍師閻圃,發覺了士兵們心態的變化,覺不妙,某一日來到張魯房間,懇切建議道。

Advertisement

    “樂平……何以為退?”張魯一副醉醺醺的樣子,惆悵不已地問道。

    如今的張魯,占據了吳懿在梓潼的府邸,老病又犯了,整日飲酒,麻痹自己!他倒不是自暴自棄了,隻是實在太煩,乃無奈之舉!閻圃的意思,張魯又豈能不懂,可現在怎麽撤?

    劉緯的大軍就在城下,雖然沒有圍城,也沒有攻城,可自己一旦率軍逃遁,他們肯定會上來!蜀軍戰鬥力銳,而漢中軍早已心無鬥誌,在無遮無攔的曠野上遭遇,必敗無疑!

    當然,固守也不是長久之計!城的糧草雖然可供三個月食用,但三個月以後呢?劉緯如果就在此地與自己耗上了,最終他張魯還是難逃失敗的結局!

    也就是說,眼下的局麵,隻不過是早一天輸,還是晚一天敗而已,失敗幾乎已定局,張魯能不煩心,借酒澆愁麽!

    “吾願親率衛騎,護主公退也!”閻圃拱手一禮,再度懇切言道。

    “何哉!”張魯突然驚呆了,原來,閻圃竟然是這個意思,他是想讓張魯扔下漢中士卒,自己突圍逃回漢中!怪不得他明知道現在本不能出城撤退,還這麽建議呢,原來是在鼓自己臨陣逃!

    “不可……”張魯並沒有對閻圃這樣的建議到生氣,他也知道閻圃是為自己好,可是張魯卻不能像閻圃說的那麽做!

    張魯自從割據漢中自立之後,經營許久,才攢下了大約六萬兵馬,這還是因為大量關中地區的百姓,為躲避戰逃進漢中定居,要不然漢中一地,本不可能征得這麽多兵馬!

    可就在兩年前,張魯五萬大軍,兵分兩路,攻打蜀地,卻慘遭失敗,尤其是葭萌關下的一場大火,燒得張魯大敗虧輸,五萬大軍,隻帶回去了兩萬!

Advertisement

    這兩年間,張魯與劉璋達了和議,也獲得了休養生息的時間,但一場大戰下來,青壯男子損失太大,雖然人口基數還在,但再征兵卻非常困難了!

    如今的張魯,在出兵之前,整個漢中隻有三萬多兵馬而已,他一開始帶了兩萬,後來又調了閻圃的一萬軍,可以說已經嚴重支了漢中的軍力!現在,困守梓潼一萬軍,葭萌關和劍閣還各有兩千,他就剩下了這麽點兵馬,如果還全都扔下不顧,那他張魯還活個什麽勁啊?

    就算僥幸能退回漢中,現如今的漢中也已經空虛到了極點,幾乎無兵可守,劉緯乘勢追擊,那麽就連漢中也可能會丟了!因此,張魯覺得,不能退兵,更不能自己逃走,這一萬兵馬,可是他最後的本錢!固守梓潼,以求一變,才會有更大的生機!

    張魯這種困境求變的應對方式,其實還真不失為是個好辦法,因為他知道,曆經大,蜀中空虛,雖然兵馬損失不多,但大軍頻繁調,糧草損失很大!

    劉緯的大軍,未必真能和自己耗上三個月!如果對方糧草不濟,無奈退兵,那梓潼之圍立解,他張魯也就能穩穩當當地率軍退回漢中了!這總比冒冒失失突圍撤退,或者拋下大軍自己逃命要更明智一些!

    “彼若斷吾歸路,軍心潰矣!”閻圃似乎明白了張魯的心思和打算,但他還是在繼續勸說著張魯。

    閻圃的意思是,一旦蜀軍對梓潼圍而不攻,反而出兵去打劍閣和葭萌關,那歸途可就徹底被切斷了,這一萬兵的軍心必然潰散,還哪有人肯為你守城?三個月?三天都夠嗆能守得住啊!

    閻圃不愧是張魯這麽多年來的智囊,他的擔心並不多餘,因為此時此刻,劉緯正是這麽做的!他已經派甘寧,領五千水軍,棄舟上岸,直奔劍閣而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