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55章:謀奪漢中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55章:謀奪漢中

這大概就是劉緯穿越所引發的蝴蝶效應,才建安八年,曹原來本無暇顧及的漢中,居然被他提前占據了!這肯定是大大出乎劉緯所料的,因為在原本的曆史上,曹占領漢中,是在建安二十年!這比原來的曆史,提前了十幾年!

    那麽曹究竟是如何占據漢中的呢?這就要從頭說起了!

    在漢代,益州、荊州和揚州,在世人眼中,都是蠻荒之地,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口稀,漢蠻雜居,與中原和北方地區相比,簡直就是不值一提,也讓人不屑一顧的地盤!

    曹於中原地區,他自然也到這種思想的影響,一開始還真沒圖益州的心思,而是一心統一中原,攻略北方!可是,渡之戰後,尤其是張鬆出使許都之後,他的心態也逐漸開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曹原本的領地,是中原地區,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和陝西,以及山東和安徽的一部分。這裏自古以來就是天下的核心,更是最繁榮的地區,但也是個四戰之地,世中,誰占據這裏,誰都很倒黴!

    比如春秋時期的鄭國,戰國時期的韓國和魏國,皆是如此!漢末世,中原地區又屢經戰,早不複當年繁榮,人口損失很大,土地荒蕪,經濟倒退,還是個四戰之地,說實話,這些地盤,對曹來說,頭疼!

    因此,曹才不顧一切,以孱弱之力,與袁紹在渡決戰,目的就是為了侵奪相對富饒的河北之地,徹底擺四戰困擾,也為了增強實力!可袁紹雖死,河北實力尚存,袁氏雖有滅亡之相,想侵占和統一河北,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重要的是,征伐河北,需要大量錢糧後援的供應,當下的中原地區,積貧積弱,曹還不知道何年何月,能攢足征伐河北的兵馬錢糧!

Advertisement

    雖然曹采納了棗祗和韓浩的建議,大興屯田,並興修水利,以恢複農業生產,但這是一項長期才能見效果的工程,起碼暫時來看,仍不足以解決曹在財政上的困窘局麵!

    曹已經快五十歲了,誌在有生之年能統一天下的他,心裏很著急!而張鬆的出使到來,讓曹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思路!為何不先拿下益州,作為糧餉之地?

    曹曾遍讀眾史,當然知道當年秦國奪占川蜀後,才有了統一天下的實力;他當然也知道,漢高祖劉邦,正是憑漢中和蜀地終究就帝業!這個地方很特殊,因為它相對閉塞,通路難行,反而是塊平靜的樂土,更是一塊穩固的後方基地!

    相比於曹所統治的中原地區,如今的益州還真未必就是一塊蠻荒之地,號稱天府之國,地理位置又那麽特殊,如果能拿下益州,自己不是能獲得一塊穩定的後援基地?張鬆出使,已經表明了要為益州換個老板的意思,自己又何不利用一下,一舉拿下益州呢!

    更何況,張鬆所提及的那個劉循(其實是劉緯),曹一直在心底存下了一個疑影,他真往心裏去了!這些公侯子弟,諸如袁尚、袁譚,劉琦、劉琮之輩,曹從來都視為紈絝,本不覺得他們會為自己的對手!也就是一個江東孫權,他還稍稍能夠重視些,也沒完全放在心上!可是這個劉循,張鬆介紹了他的詳細況後,曹卻不能不重視了,因為他似乎從中看出了一不一樣的東西,那就是王氣!

    也就是說,曹敏銳地覺察到,如果不早做打算,劉循遲早是自己一個危險的對手,甚至會為他一統天下的絆腳石!由此,曹就更想早點拿下蜀地,一勞永逸地解決掉這個患了!

Advertisement

    總之,種種因素綜合作用,這才讓曹產生了侵占蜀地的野心和打算。但益州偏遠,中間隔著張魯和劉表的地盤,想拿下談何容易?總不能飛過去吧?因此,要想侵奪益州,就必須打通路徑才行!

    荊州劉表,寬仁士,招募天下英才,頗有些人!而且,他統治下的荊州,相對安定和富庶,實力不弱,尤其是荊州水軍,不亞於江東水軍,水戰能力極強,而這,恰恰又是曹的薄弱環節!雖然曹也覬覦荊州,但現在他還真沒那個實力與劉表決一雌雄。因此,要想打通川蜀的路徑,他絕對不會選擇劉表的地盤!

    那麽就隻剩下張魯所統治的漢中了,隻要能拿下這裏,川蜀之地便可打通,可張魯就那麽好打麽?也不好打!主要是那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曹現在能派出的軍力有限,如果攻,也未必能打得過張魯!

    不過,這難不倒足智多謀的曹,不能攻,那就智取!他早就知道,張魯手下的謀士楊鬆,是個貪財好利的小人,便暗中派人,給楊鬆送去了萬兩黃金!這萬兩黃金,可都是純正的馬蹄金,不是俗稱的黃銅!可見,為奪漢中,曹也是下了本!

    上萬兩黃金啊,黃澄澄的一大堆,就是一般人看了都會眼花心,一向貪財的楊鬆,又怎麽經得起這樣的金錢攻勢!他很爽快地便答應了做曹應,在合適的時機,配合曹軍,奪取漢中!

    也是天公作,機緣巧合,這個時機很快就來了!張魯率領大軍攻伐蜀地,剛出了南鄭,楊鬆便派使給曹送了信。曹早就等候著這個時機,立刻令駐紮在長安的夏侯淵本部一萬兵和駐紮在武關一帶曹洪的五千兵,悄悄集結,暗中備戰!他自己,則親統一萬餘主力,暗中近抵關中!

Advertisement

    還記得嗎,就在張魯於梓潼進退維穀之時,是楊白建議調集留守漢中的閻圃前往助戰!其實他與楊鬆早就暗中通好了,目的就是為了讓漢中空虛,以利於曹一舉拿下!

    張魯哪知道,自己平時所重用的這些人,竟然暗通了曹?他果然中計,調走了漢中最後的一萬兵馬,導致漢中兵力極度空虛!曹在得到了楊鬆的報後,立刻發兵,由斜穀而,直抵漢中門戶——平關!

    按理說,平關的重要不亞於蜀中的葭萌關,而且同樣易守難攻,這裏隻需要屯幾千兵馬,就足以阻止曹軍南進,可憾的是,平關守將,居然是楊鬆的侄子楊義!

    這個家夥雖然名字“義”,卻一點忠義之心都沒有,楊鬆給他許多好,早就被收買了!因此,曹軍一到,他便開關獻降,三萬曹軍就這樣順利地越過了平關,直南鄭!

    要說楊鬆“運籌帷幄”,居中調度,出賣漢中,還真做得滴水不,就連張魯一向非常信任的閻圃,也被他給收買了!張魯此人,還真是夠失敗的,大敵當前,竟然幾乎沒有一個人肯為他忠義死戰!南鄭、固、安、沔、褒中、錫縣紛紛風而降!曹軍迅速地占領了幾乎整個漢中郡,那探馬所見沔城頭的曹字大旗,正是大將曹洪的將旗!

    其實,這種結局,也並不完全怪各縣吏貪生怕死,張魯把漢中的兵力全都走了,大部分縣城僅有十幾個衙差,維護治安都捉襟見肘,如何抵來勢洶洶的曹軍?隻能投降!也就是說,張魯這一次,真的是犯下了一生中最大的錯誤,漢中丟失,主要責任還是在他!

    因此,劉緯召開的軍事會議,為俘虜的張魯也被請來列席旁聽了,當他從劉緯口中,得知漢中已經被曹所占據的消息後,當場就暈了過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