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77章:荊州之謀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77章:荊州之謀

漢江,古稱漢水,是長江最大的一條支流,其發源於秦嶺南麓,流經漢中、襄,最終於武昌匯長江。漢江之所以得名為“漢”,實際上與其發源於漢中地區是相關的!

    聽了這個地理介紹,相信大家頭腦中會有個逐漸清晰的概念了,漢中郡,其實與荊州是毗鄰的,漢水中遊的上庸、西城、房陵三縣,實際上是漢中郡的地盤,卻與荊州治所之襄很近!不僅如此,此地也與雍州(關中地區)和司隸(都城周邊)相接壤!

    曹丕篡漢建魏後,蜀漢守將孟達投降了曹魏,這領土便被並了魏國,設立魏興(西城)、上庸、新城(房陵)三郡,為魏國與吳蜀兩國邊界上,重要的三個邊防之地!

    在漢代,漢東三縣其實是個多山偏遠之地,經濟文化都很落後,人口稀。因此那麽廣大的一片區域,竟然隻設立三縣,卻不設郡。而到了建安九年,況就不一樣了,這個三方勢力犬牙錯的緩衝地帶,卻了戰略要地!

    悉三國故事的朋友都知道,孫權一直都惦記著荊州,即便與劉備有同盟關係,也在後來趁關羽在襄樊與魏軍大戰之時,悔棄盟約,出兵捅了關羽後一刀,一舉奪占了荊州!

    他這麽做可不僅是為了擴充地盤,而是因為長江上遊被別人控製著,孫權寢食難安!因此,他必須奪占地上遊的荊州,才能保證江東之無虞!

    同樣的心和想法,劉表自然也有!漢東三縣,在漢水中遊地區,毗鄰荊州,也就是在劉表的大本營襄的上遊,尤其是房陵縣,距離襄竟隻有百裏,試想一下,如果這片地區是被其它諸侯,甚至敵人控製,劉表的心會是怎麽樣的?

Advertisement

    漢東三縣,屬於山區,地理位置險要難攻,張魯之前在此地,駐紮有近萬兵馬,扼守險要,劉表就是經常惦記,也沒什麽機會,十分無奈!荊州之兵多水軍,劉表手下的水軍戰力,在整個天下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步軍的攻堅能力就差了不,想直接攻打漢東三縣,非常困難!

    而且,漢水在中遊地區,水流湍急,多有暗礁淺灘,劉表想利用水軍逆流而上去攻打,也實現不了!因此,這漢東三縣,如同他的心腹大患,讓劉表旦夕憂歎,煩心不已。

    建安八年末,千載難逢的機遇來了!劉表安在漢中的探來報,說張魯再度調集大軍,攻略蜀地,而且連漢東三縣的兵馬都調走了,那裏現在是極度空虛的狀態!

    劉表聽了這個消息,欣喜異常,當即下令集結兵力兩萬,準備出兵漢東三縣!可是,一切準備停當,就要出發之時,劉表又接到了中原報,說曹竟然也在調兵遣將,似乎有異常態!

    格謹慎持重的劉表,接到這個消息,非常驚訝,趕下令取消攻擊漢東三縣的計劃,加強漢水之北的防!因為他的地盤可是與曹的地盤相接壤,怕曹集結兵力,是圖謀荊州領地!

    可是一番忙活過後,劉表卻始終沒有等來曹進攻的消息,再派人詳細打探才得知,原來曹集結兵力,是去了關中地區!於是,他趕在襄,召集了急軍事會議,與眾臣將一起,商討對策。

    荊州劉表,其實被演義黑化不淺,他並不是傳說中的“素無大誌,文恬武嬉”之主,其實也是一代梟雄!興平元年,劉表朝廷委任為荊州刺史,單人獨騎,進荊州,迅速收了如蒯越、蒯良、蔡瑁等這樣的荊州世家大族代表和名士,站穩了腳跟!

Advertisement

    荊州地麵,在漢末時代也不安穩,尤其是荊南四郡,屢次反叛,劉表通過十餘年努力,不僅平息了叛平夷越,還開始染指州,勢力範圍也是越來越大!

    為漢室宗親的劉表,其實野心也不小!當初,他向朝廷告發了劉焉圖謀不軌,有自立為帝之心,可他自己,也不是省油的燈!也就是說,其實劉表也有割據稱帝之野心,隻是時機一直不太而已!

    因此,襄的州牧府,與益州府一樣,充滿了僭越的格局和擺設,其豪華程度,甚至超過了劉焉和劉璋的府邸!此時的劉表,頭戴緇布冠,著長袍鶴氅,腰紮錦帶,一隨意的休閑服飾,端坐於公廳正位,卻儼然發號施令的王者,氣質不凡!

    劉表長八尺有餘,姿貌溫厚偉壯,年時就名揚天下,被當時的人列為“八俊”,也就是漢末天下排名前八的著名帥哥之一!建安八年末,劉表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花甲老人,但姿容氣質仍不減當年,小帥哥變了老帥哥,更添了許多大叔的韻味!

    “日前聞聽,曹孟德兵馬異於關中,諸君以為,彼為何意焉?”襄府公廳,荊州有頭有臉的人全都聚齊了,劉表環視眾人後,首先開口,提出了今天會議的主要議題。

    “稟州牧,在下以為,定為西涼馬騰韓遂犯境者也!”眾人之中,有一人搶先開口,如此分析道。劉表循聲去,說話之人,是王粲。

    王粲,字仲宣,漢末建安七子之一,著名文學家。他後來的就,遠超著名的孔融,但名氣似乎並不大。其出名門族,祖上都在朝廷為,早年間,為躲避李傕郭汜之,由關中來到荊州,投奔到了劉表帳下,現任荊州書佐。

Advertisement

    文學家嘛,王粲的筆頭子很,經常為劉表起草各類文書,征討檄文之類,其言辭犀利,引經據典之效,不亞於為袁紹書寫討曹檄文的那個陳琳!

    但這類人,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書呆子!這些家夥,與所謂的名士一樣,是坐而論道的專家,卻並不是王佐之才!因此,劉表看在他名門族出的麵子上,收留和任用了他,卻並不重用,這也是讓王粲心裏很不爽!

    如今,公廳之上,比他王粲地位高,職高,資曆深厚的人多了去了,可他卻搶先第一個說話,著實看出此人恃才傲,目空一切的本了!而最關鍵的是,他的推測也不靠譜啊!

    劉表聽了王粲的話,眉頭一皺,心裏不爽!可王粲是個刺頭一樣的角,劉表對他還真沒有什麽辦法,隻能捋著自己的胡須,若有所思地回應道:“仲宣此言在理……諸君以為如何?”

    劉表上肯定了王粲的推測有一定道理,其實心理並不認可,他覺事沒那麽簡單,卻也說不出到底哪裏有些奇怪!

    “主公,愚以為曹孟德此番異,乃圖漢中耳!”很快,馬上有人又開口說話了,劉表去,發現是蒯良!

    蒯良字子,與蒯越和蒯祺(諸葛亮的姐夫)一樣,都是荊州南郡世家大族蒯氏的代表人,推測這三人乃是同族兄弟,是劉表頗為倚重的重臣之一!

    蒯良為劉表能迅速平定荊州,立下過汗馬功勞,沒出謀劃策,也是劉表手下的首席謀士,建安八年,其被劉表封為軍師將軍,在荊州的地位很高。

    眼見王粲的推測不靠譜,蒯良拱手一禮,直接向劉表道出了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不過這一句話,真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公廳眾人無不吃驚,議論紛紛!

    曹會去打漢中?這可能嗎?難道說張魯攻略蜀中之事,曹也知道了?他是要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