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95章:董和出使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95章:董和出使

建安九年正月二十五日,曹的撤退大軍,終於從褒斜道,穿越險峻的秦川,返回到關中地區的核心——長安!

    這一趟漢中之旅,曹雖然不是敗得那麽徹底,卻也是窩火不已!劉緯,這個突然冒出來的新對手,在曹的心目中,甚至覺得此人比劉備更讓他憂心!

    川蜀之地,雖說偏遠蠻荒,但劉緯現在占據了漢中,與曹所控製的關中接壤了,眼下河北尚未平定,這個小子要是總在背後放冷箭,將來可是個大麻煩,他就不能一門心思地去攻打河北之地了!

    因此,這一次的敗退不是結束,曹必須想一個兩全之策,解決後顧之憂!巧了,就在他為難之際,劉緯卻送上了機會!也就是曹抵達長安才兩天,時任蜀郡太守的董和,代表益州出使來了!

    曹何等明,馬上就明白,此番劉緯派人出使,肯定是早就計劃好了的!要不然,怎麽會來得這麽快?曹一直惦記著夏侯淵和曹洪這兩名被俘大將,他猜測,劉緯遣使而來,肯定是以他們為要挾,提條件來了!

    曹覺得,這倒是個好機會,如果自己能把握這次機會,說不定可以暫時與劉緯息兵談和,以免後顧之憂!因此,聽說蜀地來使,曹很痛快地就接見了董和。

    “蜀郡太守董和,拜見曹公!”雙方一見麵,董和的表現非常謙恭,一上來就是行了跪拜之禮,對曹非常尊重。

    漢代場禮儀,實際上不需要每每下跪叩見的,但董和的份隻是太守,而曹是位列三公的大司空,按照理法,叩拜也合合理,更現了一種尊重上級的鄭重

Advertisement

    見董和如此謙恭禮重,曹的心倒是沒有之前那麽別扭了!他知道,董和的表現,肯定經過劉緯的授意,也就是說,這次的出使,劉緯肯定不是來找麻煩,而是想化解之前的誤會和仇怨!

    “免禮座!”曹語氣威嚴,不,卻也客氣地讓董和坐了下來。

    “董君此來,有何要事?”董和坐下後,曹便開門見山地詢問起其來意了!

    “下奉右將軍領益州牧劉公之命,特致意曹司空也!”董和拱手一禮,開口回答道,可之後就沒了下文!

    按照東漢場的“陋規”(潛規則),地方所謂致意京,是需要奉上些禮品作為行賄和孝敬之意的,從漢桓帝時開始,都形了固有的習慣和規定,沒人會覺得有什麽不妥之!而眼下,董和口稱致意曹,卻沒有奉上禮單,這讓他有些不爽!劉緯他到底是尊重自己,還是輕視自己啊?連點像樣的禮都不肯送?

    曹雖然心中略有不快,但這都是細枝末節,最關鍵的還是董和的真正來意!曹剛才也聽清楚了,董和說的是奉劉璋之命出使,卻不是奉劉緯之命。這豈不是咄咄怪事?

    從漢中撤退的途中,乃至返回長安之後,各種報匯總上來,尤其是看了張鬆由許昌送來的一封陳後,曹也對蜀中的局麵了如指掌了!現在的益州,真正的當家人是劉緯,而劉璋,早了傀儡!曹在驚聞這個消息後,也是由衷佩!這個小屁孩,年齡不大,幹的事卻如此驚世駭俗,怪不得自己在漢中沒打過他呢!同時,他更是把劉緯當了一個危險的對手!

Advertisement

    可現在,董和說奉了劉璋的命令前來出使,這是騙鬼呢嗎?肯定是奉劉緯之命前來出使的!難道是劉緯為了尊重劉璋,給他留點麵子?不會那麽簡單吧?難不……

    曹一臉嚴肅,沒有做聲,可腦海中卻集思泉湧,一個念頭突然閃現出來,曹似乎明白了董和的意思!他是替劉緯來討要朝廷承認的職啊!哼!哪有那麽便宜的事!

    “劉季玉之厚誼(禮都沒送,什麽厚誼),吾已知之,然漢中之叛,當以何解?”曹開始發難了,他畢竟是大漢司空,代表了朝廷,出征漢中,卻遭到了劉緯的對抗,這不就是叛麽!

    “劉益州與張鎮民,乃兒親家,兩家之爭,實因小人所誤,然司空忽奪張公祺之地,不知何故耶?”董和這皮子也是夠犀利的,他的意思是,劉璋和張魯之間,不過是發生了點誤會,屬於人民部矛盾,都是至親,哪有隔夜仇,而您大司空曹公,趁機奪占張魯的地盤,合合理嗎?

    張魯畢竟是朝廷委任的漢中太守,鎮民中郎將,也沒違反朝廷法度,遵製鎮守漢中,沒什麽過錯,你曹司空派兵來打,是何道理?

    這一句,可真是把曹嗆了個大窩脖!因為,這的確是曹的疏忽,他急於出征漢中,調兵遣將的同時,卻忘了向天子請旨,找一個出兵的借口!

    要知道,當初渡之戰時,曹可是手持天子詔書,奉旨討伐袁紹叛逆行為的!在古代,出師有名很重要,哪怕你隨便找個借口,發布一篇檄文,昭告天下呢!而曹,自從渡勝利後,在朝廷部也是日益驕狂跋扈,真把自己當了漢王朝的主宰者,以為不管是誰跟自己作對,就都是反叛,出征漢中之前,連個借口都沒找!

Advertisement

    董和抓住了這個,一句話,把曹懟得是啞口無言了,就連他的那些謀士們也都噤若寒蟬,無從應對。尤其是判降曹的閻圃和楊白等人,臉上是青一陣紫一陣的,剛才董和說的小人之誤,不就是在說他們一樣麽!

    可能有人會說,曹!那可是曹啊!你把曹形容得也太蠢笨了吧,這麽點事就啞口無言了?曹手下那些謀士,就沒有能言善辯之人,比如程昱和董昭他們,難道都是酒囊飯袋?

    這事就得好好說道說道了!我們都知道,曹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才形氣候的一派勢力,他令諸侯,是以誰的名義?天子!如果漢朝廷散架了,天子權威不複存在,他曹拿什麽號令天下?

    在我們的印象中,曹手下文臣武將極多,是天下諸侯當中,人才最多的一派勢力,可實際上真正忠於他的鐵桿隻占其中一部分,其餘人等,是因為忠於漢朝廷,才為曹效力的!比如荀彧、孔融、崔琰、丁儀、楊修等人。也就是說,漢朝廷也是曹招攬人才的一桿重要旗幟。

    尤其在建安八年前後,曹的實力還不夠強大,漢朝廷還有可利用的價值,他當然必須維護朝廷權威,起碼不能讓這快要散架的朝廷直接倒臺啊!基於此故,曹也不敢明目張膽地破壞朝廷法度,任意妄為,尤其是在他還沒徹底統一北方之前!

    因此,董和的這句話,曹幾乎是無從反駁,否則豈不是坐實了他是個欺君擅權,圖謀不軌的國賊嗎!他的那些謀士,當然也明白其中道理,自然更是不敢說話!

    董和的一句應答之後,現場陷一片沉寂,雅雀無聲,氣氛十分尷尬,曹的表有些搐,怒視著董和。而董和呢,麵得意,又開口了。

    “妙才、子廉二將軍,於漢中為客,食量甚巨,恐供養不濟,吾主有遣歸之心,未知曹公意下如何?”董和裝模作樣地拱手一禮,說了句更氣人的話!

    夏侯淵和曹洪在漢中做客,因為飯量太大,漢中實在是招待不起了,想趕他們走!這個說法一經拋出,公廳的眾人立時有些按捺不住了,竟群激憤!

    “小地使臣,無禮至極!”程昱脾氣本來就不好,不了這個氣,忽地站起來,指著董和就開罵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