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這小崽子還活著?
平江城外,兩位祭鬼宗的高手死在了周道手中,地倒在荒野之外。
尤其是池牙白,他本就是真火八重的修為,輩分極高,就算袁卿見到也要稱一聲師叔。
可惜,在周道面前,他也只是而已。
周道看都不看,走到了蛤釋奇的前,俯查看他的傷勢。
猙獰的傷口泛著冷的黑氣,蛤釋奇目迷離,似乎還未從【慾劫】中掙出來。
「破障!」周道一聲底喝,念誦《小雷元經》,神魂震,如帝星垂天,照耀蒼穹。
蛤釋奇發出「嗚嗚」哀鳴,眼神清澈了不。
「他大爺……」蛤釋奇咬著牙,本能地罵。
「蠢狗,打不過不會跑嗎?」周道忍不住責備道。
說著話,他從青蟠寶袋之中取出一枚【鱉丸】,這丹藥對於療傷最有奇效。
「主人……」蛤釋奇看清眼前的影,吐著舌頭,眼睛都亮了起來。
「平時不是最擅長風而逃的嗎?這次差點就讓人給宰了。」
周道一邊罵著,一邊取出【九妙苓膏】,給蛤釋奇喂下。
這些都是珍奇寶葯,此刻,他毫不吝惜,為這條蠢狗療傷。
「主人……你……把他們都殺了?」蛤釋奇看著遠的,忍不住問道。
「不殺留著過年嗎?」周道沒好氣道。
今天如果他晚來一步,這蠢狗也就代了。
蛤釋奇聽著周道的喝罵,心中卻是覺無比溫暖。
「主人,我發現了一龍。」
蛤釋奇抬起腦袋突然道。
「龍?」周道一怔,旋即出狐疑之。
他剛剛在許大爺收藏的古碑之中見過有關龍的記載,按理說,那只是傳聞而已。
「什麼龍?」
蛤釋奇咧著,眼中閃爍著貪婪的澤。
今夜,它閑來無事,便出了平江城,在山中晃悠,想要尋幾頭妖,打打牙祭。
誰曾想到,蛤釋奇的這隻鼻子實在太過神妙,施展【千里尋蹤】的時候竟然嗅到了一不同尋常的味道。
那味道就猶如剛出爐的豬,著人的芬芳,可是細細品味,卻又夾雜著一人味。
蛤釋奇循著氣味一路奔襲,於深山之中發現了一口古。
它畢竟是煞級高等的妖,馳騁山林,自然百無忌,直接進中。
那口極深,九曲十八彎,彷彿迷宮一般,若是普通人進去,定然迷路。
可蛤釋奇不同,當年他跟隨那位道人總共就學了涼門神通,一為【巨靈妖】,一位【千里尋蹤】。
後者的神妙全在鼻子上,蛤釋奇的可怕的嗅覺帶著它來到了古的最深。
那裏極為空曠,中央竟然有著一口深潭,潭水冰冷寒徹,泛著氣泡,不時有可怕的嘶吼聲從潭水中傳出。
最可怕的是,深潭周圍全都是各種妖的骸,只剩下森然白骨,全部化掉,甚至還有一縷縷神魂,不斷被深潭吞吸。
「袁門!?」周道心頭一。
當日他在黑市的時候,便聽赤乘風說過,這段時間,袁門在大肆搜集妖,無論死活。
「你尋到的是龍?」周道問道。
蛤釋奇點了點頭:「那遍地生鱗,長有活蛹,肯定是龍。」
《妖司工作手冊》中記載,所謂龍,曾經沾染過龍息,山川氣隨之湧,遍地生鱗,長有活蛹。
據說,但凡龍居住過的地方,便會沾染龍息,周圍的環境會漸漸改變,山川氣湧其中,形一福地。
那裏會長出一種類似鱗片的晶,同時還會生出「活蛹」。
那種活蛹乃是異寶,孵化之後,裏面會有一枚紅果實,服用之後,能治百病。
有不古籍之中都有類似的記載,附近的山民誤古,見到類似活蛹,將其取回,孵化之後,裏面便是赤如的朱果。
有富商聽聞,甚至願意出萬金購買,服食之後,百病全消。
不過服食這種朱果之後有個弊端,便是生育的子嗣會染上怪病,一般都不會活過二十三歲。
「還真是龍?」周道目微沉。
按照古碑上的記載,這座龍之中應該藏著一枚【豬胎】,號稱龍種,于山川龍之中蘊養。
很顯然,這枚【龍豬胎】是被人尋到了。
以大量妖祭祀,神魂餵養,是想要將這枚豬胎孵化出來?
還是說……
「雀占鳩巢,逆奪造化?」周道心頭咯噔一下。
道門之中,有強行融合各種靈胎的法門,就好像他之前吸收【九竅石胎】一般。
可是【九竅石胎】嚴格來說並未形,只能算作寶。
像【龍豬胎】卻是真正的生靈,又是龍種,誕生不易,蘊藏兇威,若是真的被人融合,那可真是詭異難測。
「我正要進一步看看那龍的端倪,這兩個王八蛋突然殺來……」蛤釋奇咧著,兇狠道。
「袁門,祭鬼宗……」周道心念急轉,許多線索在他腦海中串了起來。
先是袁門大肆收購妖,後來蕭雨騰搜集神魂,如今又有祭鬼宗的弟子暗中護法……
「袁卿嗎?」周道眼睛微微瞇起。
這個小王八蛋還真是氣運驚天,竟然尋到了傳聞中的【龍豬胎】。
算起來,袁卿和周道可謂仇深似海。
他的弟弟袁白死在了周道的手中。
他的師叔也是死在周道的手中。
從那時起,袁卿彷彿陷怪圈,他請來的明雲子,鎮魔司高手,還有馬九嬰全都死在了周道的手裏。
如今就連池牙白和常隆也未能突破這個魔咒,倖免於難。
一次次失敗,讓心高氣傲的袁卿徹底瘋魔,他將自己的失敗全都算在了平安鎮,算在了王玄之的頭上。
如今他最大的心愿便是將整個平安鎮全部拔出,這些絆腳石統統都要死。
「這個小崽子還真是命大,竟然活到了現在。」周道冷笑道。
他雖然從來沒有跟袁卿正面打過道,可是兩個人的因果已經太深了。
「主人,這可是送上門的造化。」蛤釋奇咧笑道。
一座龍,價值難以估量,怎麼能夠白白便宜了袁卿那個小子?
「走,我們去拜訪一下袁公子!」周道與蛤釋奇相視一眼,開懷大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