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楷奇道:「頂風也能前進?你可別扯了!」
房俊傲然道:「當然!」
難道讓哥哥給你講解一番什麼「伯努利效應」?
古代船舶在海上航行主要依靠風力。秦漢時期,船舶應用風帆和隨季節變化的季風,為大規模的航海活提供了條件。
唐朝後期,直至宋朝之時,人們對季風規律的利用更加嫻,東南亞太平洋航線和南亞印度洋航線利用太平洋、印度洋夏季吹東南風,冬季刮西北風來航行。朱彧《萍洲可談》說:「船舶去以十一月、十二月,就北風;來以五月、六月,就南風。」王十朋詩云:「北風航海南風回,遠來輸商賈樂。」
「那豈不是一年四季都可出海遠航?額滴個天,要發大財了!」
長孫渙鼓掌大。
房俊說道:「只是這種船造價太高,而且船帆的用料更是昂貴,所以才有每家四十萬貫之說。」
這麼一說,就合合理了。
誰也不想被別人比下去,這種世家大族,面子比天大,死了都得撐著骨架子,何況做買賣?當下拍板,每家都是拿出四十萬貫一。
房俊想將各大家族綁上他的戰船,各大家族又何嘗不是想要借著他這條戰車,更加鞏固彼此之間的利益?所以明知道房俊的用意,大家卻欣然上船。
你利用我,我利用你,說到底,利益才是最牢靠的紐帶,大家各取所需而已……
正事議定,大家來酒菜,也不用歌姬陪酒,圍一桌邊吃邊說些閒話。
長孫渙喝著酒,沉默了好一會兒,方才問道:「若是太子以及諸王那邊想要加的話……房二,該是個什麼章程?」
在座之人中,屬他長孫家同皇家最是親,而且因為長孫皇后的緣故,李二陛下的幾個嫡子都跟長孫家關係很微妙。
太子自不必說,便是目前易儲呼聲最高的魏王李泰,那也是長孫無忌的親外甥,長孫渙的表哥。「東大唐商號」這麼大一塊,無論太子還是魏王,都必然不會眼睜睜的放過,這可是賺取金錢與拉攏人心最便捷的平臺,傻子才不在乎。
房俊早就思量過此事,當下便說道:「按理說,既然份歸了各位,那麼各位是不是私下裡分潤出去,某是管不到的,某也認你們兄弟幾個,別人一概不理會。」
見大夥都神鄭重起來,便語重心長的說道:「自古以來,儲位便是各方角力的重點,因為他牽扯這巨大的利益,甚至是整個家族的前途。但某還是想奉勸各位一句,不管是太子,亦或是哪一位親王,他們都是臣!無論到什麼時候,我們效忠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皇帝!只要我們忠於帝王,就永遠不會犯錯!只要陛下還在,就不要去想著什麼從龍之功,別功勞沒得到,反而把自己搭進去!」
這可是過歷史迷霧得來的肺腑之言,無論支持李承乾,還是支持李泰,最終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等到李治那個小正太上位,挨個兒跟你們秋後算帳,誰都沒個好……
但是各大家族的利益牽扯實在太過繁雜,各方勢力盤錯節,又是也不是你想怎樣便怎樣的,正所謂「人在江湖,不由己」,朝堂之上與江湖之遠,某種程度上那也是一樣一樣滴……
他也只是盡到兄弟分提點一句,至於聽還是不聽,各有考量,那也隨的他們。
蕭楷舉杯跟大家了一杯,一飲而盡,然後說了一句:「要開戰了!」
李思文驚問道:「吐蕃?」
蕭楷搖頭,說道:「是高昌國。」
眾人恍然,屈突詮更是興道:「蕞爾小國,也敢冒犯天朝虎威,當遣一上將討之,吾輩亦有機會隨軍出征,攻城掠地,建立一番功業!」
這一伙人,脾氣不好的就數房俊,但是要說到膽子,那還是得屈突詮,房俊拍馬難及……
不過西征高昌國,到的確使個刷戰功的好機會,一戰而定啊……
歷史上,有這麼一個小國。
它的先民大部分是來自中原地的漢民,因了某種特殊的歷史原因而遠遷塞外。偏居一隅,遠離天朝,有時也能贏得一定的發展機遇,得以建國理政。
它的周圍是強國環伺,誰都不能得罪,日子過得也很艱難。
一度,它曾依附於中華天朝,不僅到國家安全上的庇護,還獲得了許多經濟上的好。後來,彼國出了一個妄自尊大的領導,不知恩圖報不說,還聽信其他強國的慫恿,表面上與天朝「友好」,暗地裡卻幹些傷害天朝的損事……這個國家是誰?
當然,它不是灣灣,也不是南越,更不是棒子……
它是初唐時期的漠外小國——高昌。
高昌王麴文泰早在貞觀四年就曾親自到長安覲見唐太宗李世民,貢獻方。後麴文泰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國通過其境向唐貢,並發兵襲擾附的伊吾、焉耆等國。
也不知道這個鞠文泰是怎麼想的,由於高昌位於大唐通往西域各國的通要道,此舉等同於截斷了綢之路,李二陛下能忍?
簡直是在花樣作死……
當然,麴文泰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以為長安離高昌有七千里之遙,沙漠闊約兩千里,地無水草,氣候異常,唐朝不會以大兵相加,實在是太遙遠了。
他實在是太小看李二陛下的氣魄,也小看了大唐虎賁的驍勇剽悍!
去年冬月,李二陛下下書切責,征其大臣阿史那矩,與議事,鞠文泰拒絕,遣其長史麴雍來謝罪。頡利敗亡之後,原來被突厥裹挾的漢人都逃奔至高昌,李二陛下下詔令文泰歸之,鞠文泰蔽匿不遣。
至此,戰爭已經迫在眉睫。
房俊心中一,看來李二陛下將自己調往軍監,也有這場戰爭的考量。
所謂三軍未,可不止是糧草先行,各種軍備輜重,都要很長一段時間去調度籌集。而武甲冑的維修建造,更是重中之重。
關鍵是,這場戰爭雖然是勞師遠征,但沒有懷疑結果。
縱橫天下難遇一敗的大唐府兵,對上高昌這麼一個蕞爾小國,結果難道還要去猜測麼?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所以,這場戰爭必然會為一眾勛貴二代刷功勳的好副本……
很幸運的,房俊也差於其中,還是李二陛下親自安排的。
讓房俊高興的是,李二陛下既然如此做,顯然是對房俊另眼相看,日後東征高句麗的時候,也必然會加以重用。
在房俊心裡,東征高句麗,那才是他踏上歷史舞臺的最佳時機!
也必然一飛沖天,震撼整個大唐!
「砰!」
蕭楷敲了一下桌子,惹得眾人一驚,只聽他喝道:「一個個的都特麼不是好東西!吐蕃去年不是遣使來求親麼?被陛下拒絕了,那個什麼贊普惱怒,在松州戰了一場,潞國公侯大總管領著牛進達、執失思力把他們打敗了,結果呢?今年居然又來求親!不只是吐蕃,連土谷渾那個瓜慫的大汗,什麼諾曷缽的居然也來求親……和著咱們皇家的公主就這麼吃香?」
李思文也憤然道:「好在陛下不會答應,要不然咱大唐都快賣兒的了!」
「不服就打,也是煩人,磨磨唧唧的,誰會把公主嫁給他們這些蠻子?」程弼甕聲甕氣的說道。
他大嫂就是公主,而且那位清河公主溫淑知禮,秀外慧中,程家上下對其既是護又是敬重,所以程弼這個一筋的傢伙,對於每一個公主都天然的發好人卡……
房俊卻是輕嘆一聲,你們確實不知,李二陛下答應的那一個痛快,嫁妝給的那一個厚。也正是由此開始,拉開了大唐王朝的「公主和親」政策……
一覺醒來,魂穿大唐。悲摧的杜二少,開局就麵臨著兩個選擇:沿著曆史發展軌跡,迎娶公主,幾年後被李二宰掉;拒接聖旨,不當李二的女婿,麵臨抭旨重罪。失勢的杜二少,拒絕李二聖旨,被貶幽州城守大門。幽州城破、百姓遭殃。關鍵時刻,杜荷趕到,以一已之力,力挽狂瀾,殺退突厥五萬前鋒大軍。浴血奮戰、一戰成名。討伐突厥、橫掃北方;打服高麗,還大唐百姓一個安定、平和的生存環境……
現代人穿越到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身上,有金手指,也有劍眉一軒或者仰天狂笑的幼稚舉動,更有動輒誅人九族的白癡行為;隻是憑藉著對曆史的瞭解和自己的思路來改造大明。本書內容儘量貼近曆史,不適合喜歡小白文的新人閱讀。
現代小人物穿越成顏良,那個三國第一倒黴鬼。 此時正當官渡之戰,白馬城外,關羽拖著青龍刀,騎著赤兔馬,正向他呼嘯而來。 悲劇的顏良,不但要避過關二爺那銷魂一刀,還要在這群雄爭霸的時代,成就一番暴君之業。 ……………… 曹操:天下人皆罵我殘暴,直到顏良出現,他們才知道我有多麼的溫柔。 劉備:我以仁義待你們,你們卻為何紛紛投奔殘暴的顏良?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 孫權:奪吾嫂,掠吾妹,暴徒顏良,我與你勢不兩立! 大小喬:大膽顏良,焉敢對我姐妹如此粗暴~~ 顏良冷笑:暴君明君,後世自有定論,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們,都給我閉嘴吧。 …
歷史系單身狗秦墨穿越大乾,成了秦國公家的憨子世子。本想斗雞遛狗瀟灑過一生,可大家都逼他!秦國公:兒子,我求你,把公主娶了吧!大乾皇帝:賢婿,你乃朕的福星,這大乾的駙馬,你當也要當,不當也要當。太子:我的好妹婿,沒有你的扶持,大舅哥帝位不穩吶…
大唐初立,百廢待興。作為穿越者,正是大展鴻圖的好時機。 軍事物資,生活物資,妥妥的發財了啊。有這些東西,李世民想不嫁女兒也不成啊。 還有唐詩宋詞都還沒出呢,這可是妥妥的裝逼撩妹好東西啊。 大唐周邊的那些個國家,你們都等著,還有海外的那些,你們也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