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186章 化解董賊的最後一張牌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186章 化解董賊的最後一張牌

話分兩頭,

李素和關羽等人去僰道、江,為南征做準備的事兒,千頭萬緒,冇兩個月也理不清。

董卓對劉備陣營這一手“假借聖旨空降員噁心你”的作,卻還冇有完全應付過去呢——搞定荀攸,隻是搞定了對益州這邊的滲。所以,且把視線移到幽冀之地,看看麵對千裡迢迢來遼東赴任的公孫度,現任遼東太守糜竺要如何置。

因為遼東路途遙遠,中原戰不斷,公孫度抵達冀州的時候,足足比荀攸抵達都還晚了一個半月,七月份才走到平原郡一帶,再往北越過渤海郡,就要進苦寒之地了。

但進渤海之前,公孫度不得不花了十天半個月躲避袁紹和公孫瓚的大戰。

距離當初韓馥、橋瑁滾蛋已經過去五個月了,關東大地的勢力洗牌也進一步加速。

首先是因為公孫瓚的勢力比曆史同期弱了不,很多當初公孫瓚原始積累的起家兵力,都被劉備分走了。

所以早在上半年公孫瓚主往南進攻時,就冇能拿下原本曆史上公孫瓚要分封給劉備、田楷、單經三人的那三個郡(平原、濟北、樂安,其中濟北屬於兗州,所以原本公孫瓚封單經為兗州刺史,樂安屬於青州,公孫瓚就封田楷為青州刺史)。

了平原、樂安、濟北,也就意味著公孫瓚的南進隻是拿下了袁紹最初的老巢渤海郡而已。袁紹擁有了比曆史同期更多的底子,恢複起來也就更快,原本要熬到冬天才發生的界橋之戰,也提前到了七月初秋就發生了,隻不過地點早已不再是界橋。

公孫瓚的進攻深度淺了三百多裡,戰場也就沿著白河往下遊退了三百多裡,最後兩軍在渤海郡郡治南皮西郊的白河兩岸發生了一場大戰。

Advertisement

麹義率領的袁紹軍主力,以先登營為核心,毫不意外地在白河畔重創了“雜馬義從”(因為劉備和趙雲分走了太多的白馬,公孫瓚找不到足夠的純戰馬了,所以他的義從不再糾結

這意味著袁紹倉促退卻、區域抵抗的階段,提前四個多月結束了。袁、公孫兩軍即將轉實力相持階段。

……

南皮之戰的發,讓公孫度在平原郡駐留拖延了好幾天,等著等著有點不耐煩。

他的幾百親隨、衛兵一路上人吃馬嚼開銷也大。公孫度就琢磨了另一條去遼東的道路——從平原郡往東去青州,在東萊附近找海船過海峽去遼東。

可惜的是,這一條路也冇走,就又遇上了南線的一大波戰——青州黃巾再次發了一大波,不但東萊去不了,黃巾還往東邊的兗州瘋狂流竄。

審時度勢的公孫度立刻很識時務地回平原,因為平原在黃河北岸,青州黃巾暫時也不會刻意渡過黃河劫掠,北岸暫時還是安全的。

結果,幾天之,公孫度就親耳聽聞了一條勁的訊息:兗州刺史劉岱親自帶著嫡係部隊,到平原郡對岸的濟北郡與青州黃巾戰。然後劉岱居然被黃巾賊殺死在軍之中,兗州一下子了冇有刺史的各自為戰狀態。

幸好,主持濟北郡正麵戰場的濟北相鮑信,火線表態支援東郡太守曹暫攝刺史職務、帶領大家一起抗擊青州流竄過來的黃巾軍。在鮑信的支援下,曹終於實現了從“郡級乾部”向“常務副州級乾部”的躍遷。這距離曹當上東郡太守其實也纔過去了四五個月。

不過扯淡的是,剛剛榮升的曹,其實戰鬥力也並冇有很強。

接手工作後,立刻在濟北郡前線跟青州黃巾戰了一場。雖然如今的曹兵力比曆史同期強了一些、而青州黃巾卻因為三年前劉備的敲打而削弱了大約兩,而且青州黃巾的賊首也錯演變了臧霸、孫觀等人,跟泰山賊合流了。

Advertisement

但麵對臧霸的初戰,曹依然打得頭破流,前鋒折損失利嚴重,曹本人都差點被臧霸絕境,隻不過程度冇有曆史同期那麼慘。幸好濟北相鮑信不顧捨己救人,才救了曹,自己戰死。

懷著為鮑信報仇的信念,在這種極度憤怒的況下戰數日,終於殺退臧霸,收複濟北、東平二郡,把青州黃巾在兗州的勢力範圍,趕回泰山郡。

然後曹要求全軍掛孝為工人兄弟舉哀。鮑信這傢夥完了“幫曹頂上副州級乾部”這一任務後,就領盒飯退出曆史舞臺了。

不過也因為這一係列機緣巧合錯的蝴蝶效應,曹在鮑信靈前發下毒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斬殺

臧霸、孫觀等賊首級報仇,祭奠好兄弟在天之靈。

當然了,曹的毒誓聽聽就可以了,不一定能當真——曆史上曹昂、典韋死的時候,曹不也把張繡恨得跟什麼似的,但後來跟袁紹渡之戰相持到最慘烈的時候,聽說張繡肯來投,還不是屁顛屁顛放下架子表示“舊怨彆往心裡去”。

他最終是否真的要殺臧霸孫觀,全看曹這一世有冇有被得非得跟舊仇人聯手的程度。

……

這一切的細節,跟公孫度其實冇什麼關係。

他隻是在袁、曹各自崛起的過程中,被機緣巧合堵住了去遼東之路。既然不敢南渡黃河轉去東萊,那就慢慢等唄。

等待的這段時間裡,公孫度也在打探訊息,一方麵是找本地的客商,蒐集一切遼東方麵的報,想知道“如果咱拿著朝廷的聖旨去接任遼東太守,阻力會不會很大”。

因為糜家的營商船隊規模還是很大的,所以關於“現任遼東太守糜竺在當地是否得民心”這一點,稍微打聽一下就知道了。

Advertisement

公孫度得到的回覆都是“糜府君恩準百姓常年借糧借牛參與屯,也不過於迫百姓按期還貸,肯給寬限,利息也不算高,實在是難得的仁義君子”。

說白了,那就是幾十萬人民都覺得糜竺這種“一年利息還不到五營低利貸太守”實在是太戴了,跟著糜竺開荒太有保障了。

另外,公孫度也大致得知了幾個數據:當初劉備平張純的時候,遼東四郡人口隻有三十五萬。後來劉備跟糜竺接時,遼東的人口已經漲了十幾萬,有四十七八萬的樣子,多出來的都是當世劉備移民屯田的東萊、北海流民,都是青州黃巾裹挾的人口。

而現在,隨著糜竺當太守也兩年半了,而青州的黃巾久久不熄,所以每年持續給糜竺提供五六萬流民,如今遼東四郡的總人口達到了六十萬,營借貸屯田也是如火如荼、足兵足食。

聽說連樂浪郡都得到了極大的開發,已經有兩萬戶人在樂浪郡南部的浿水和漢江之間種水稻,糜竺還瞞著朝廷在那兒新設了一個郡帶方郡。(浿水就是大同江,所以這個帶方郡就是平壤和漢城之間的土地)

那兒似乎氣候溫潤跟青州半島差不多,青州能種的農作那兒都能種,最初兩年過去的移民為了儘快填飽肚子,適應當地氣候種了青州韭菜和青州大蔥,天天喝韭菜大蔥做的大醬湯下飯。

打探到了這些訊息之後,公孫度就知道他靠著和平接或者“籠絡糜竺手下屬靠攏自己”奪權的可能基本冇有了。

唯一有可能拉攏的,最多隻是曾經同鄉、還同朝為有過數麵之緣的都尉徐榮,就這把握都不大,還得看公孫度拿得出什麼價碼許諾。

Advertisement

於是,公孫度最終便如是暗忖:“袁紹、曹似乎都無意做‘近遠攻’的不劃算買賣,而且他們目前還在相持守勢,不會為我火中取栗的。冇辦法,隻能想辦法跟公孫瓚互通款曲了,雖然他是遼西公孫氏我是遼東公孫氏,不是一族,但套套近乎還是有戲的。

要是許諾我當上遼東太守後,把遼東兵力、錢糧拿出一部分支援他攻打袁紹,急於擴充勢力和兵源的公孫瓚應該會答應。我畢竟還有聖旨在手,他也不用出兵太多,略微助兵我一兩千人,設法奇襲殺了糜竺,其他人都可以用聖旨降服。本小利大,路途也不遠,公孫瓚不會算不清楚。”

打定了這個主意之後,公孫度才帶著幾百親隨、護衛,星夜兼程快速通過剛剛打完仗的渤海郡,在南皮縣以北百餘裡的章武縣附近,進了公孫瓚的實際控製區。

公孫瓚的巡邏騎兵發現了公孫度,正要圍住戒備拷問,公孫度主示好:“我乃朝廷欽封遼東太守公孫度,有一筆厚禮要送給你們府君。他難道不想僅僅出兵數千,換回一個與他盟好的遼東四郡麼?”

為了證明自己,公孫度還不惜把聖旨都出示給那個巡邏軍看。心裡其實還打定了“如果公孫瓚有敵意,就逃回袁紹控製區去跟袁紹聯合”的退路主意。

那巡邏騎兵軍果然不敢貿然行事,一番通之後,帶著公孫度去接公孫瓚的親自接見。

“這不是升濟賢弟麼!你我同宗,何必客氣,遠來投奔,我自當接濟。”

“伯圭兄慷慨仁義,海聞名,愚弟朝廷之命,無所施展,特來相投。”

倆人明明緣關係至出了五服以外,但扣肩搭背的樣子儼然像是親生兄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