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孫度正式被流放到濟州島吃野牛,這也意味著董卓仗著聖旨給劉備陣營添堵的一切努力,都最終被一一拆解、化為泡影。
糜竺非要堅持選擇濟州島作為流放地,也是經過深思慮的:他之前通過徐榮瞭解過公孫度這人的脾,知道公孫度做過冀州刺史,而且風格鐵腕,是個頗有治政手段的狠辣之輩。
要是僅僅把公孫度流放到帶方郡以南,也就是漢江南岸的三韓之地,說不定這人真有本事短短幾年為三韓雄主、裹挾拉起數萬東夷青壯,到時候未必冇有翻盤的機會。
但是流放到濟州島,一來是濟州島的蠻夷人口不滿萬,無法快速裹挾壯大。而且糜竺冇有給公孫度留任何造船工匠。靠外行人瞎捉,最多也就造出一些可以近海打魚的小木船。
想指這種船越過最窄也有一百五十裡寬的海峽,簡直與找死無異。糜竺牢牢控製著海軍,也就能確保至十年不怕公孫度掀起浪來。
一窮二白建立起陸軍,這個是比較快的,隻要有人口,民風彪悍狠人夠多,抓壯丁都能快速壯大。海軍就是有錢人玩的奢侈品了,糜竺出豪商,自己戰鬥力不行,當然懂得要發揮自己的海軍優勢吊打貧窮軍閥。
當然這麼做的缺點也有,那就是嚐到了甜頭容易出現路徑依賴,發現錢能解決問題就愈發重視錢,最後科技樹也有可能點歪,走上曆史上英國人日本人那種海軍強國的發展邏輯。
不過這也無所謂了,反正糜竺隻是一方牧守,未來天下的主基調還是看朝廷中樞的。糜竺能為華夏的發展方向多開拓出一種新的可能,也是好事。
……
閒言休絮,遼東諸事平順之後,且把目重新投回西南的犍為郡。
191年六月上旬,李素和關羽、張飛就帶兵南下犍為。
張飛屯僰道,關羽屯江,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戰前準備和集訓,爭取在進南中之前最後適應一下客場作戰的環境。
劉備川後,已經休養生息了快一年時間,基本上冇有兵,去年跟劉焉打的時候,真正激烈的戰鬥其實也冇持續多久,所以都平原的民力已經差不多恢複到跟劉焉戰前的水平了。
如果劉備需要的話,現在就征發十萬作戰部隊也是征得出來的。但今年南中之戰的員規模,卻依然控製在“同時隻調一萬多人部隊”的範圍。
主要是南中後勤困難,哪怕國淵在朱提治理航道、沿岸險灘屯田準備了半年,依然不足以支援太多大軍。
後世諸葛亮討伐孟獲時,總兵力其實也就不到兩萬人,那裡麵還有幾千人是李恢本來就放在永昌郡、擁護漢庭的,還有馬忠對付牂牁郡的偏師兩三千人。
所以曆史上諸葛亮的主力部隊絕對不超過一萬五千人。而且諸葛亮隻要到了永昌,就可以吃李恢給的存糧,這一點優勢如今的李素和關張可是冇有的,永昌如今還是本不鳥劉備的狀態。
這一次,關羽、張飛也打算各自帶五千作戰部隊,李素再帶兩千人的親隨護衛,總兵力一萬二,就要趁著這個冬天至把建寧郡和永昌郡拿下,對於冇什麼經濟價值的越嶲和牂牁則形威懾為主,時間來不及就明年冬天再說,李素是真的不想親自深十萬大山。
關羽的五千部隊,有高順為副,主要是益州本地的漢人士兵,已經是儘量選的高素質兵源了。出發之前,關羽也跟他們代過,這次表現好的,可以提升進新擴建的陷陣營裡。
進了陷陣營,上陣可以穿鐵劄甲、用斬馬劍,生存率能大大提升,待遇也會極大提高——目前的普通漢兵,是月給食兩石、給士卒家裡補一石、月百錢。進了陷陣營後,吃的可以從三石提高到五石,還有每月二十斤,月餉也提升到三百錢。
關羽承諾這五千人裡,表現最好的一千六百人,戰後正式編為兩個每個八百人的陷陣營。後續作戰期間,每次還有運糧兵來替換時,規模大約是兩千人,那就會把前線部隊中的傷病、抗不下去的替換回去。
然後從新來的兩千人裡,每次再看作戰表現,選拔八百人,一直替到擴軍後的陷陣營所需的四千人滿員為止,先表現好先提拔。關羽素來恤士卒,知道當兵的要什麼,這個賞格開得合合理,對於士兵們的吸引力極大。
而張飛因為對待小兵不太好,治軍辦法比較簡單暴,所以那種“以晉升引士兵賣命”的帶兵方法也不適合他,故而這次張飛帶的都是青羌兵和板楯蠻,也就是劉備帳下的蠻兵部隊。
另外,出發之前劉備也擔心張飛下過嚴,導致蠻兵不堪鞭撻鬨出事兒來,所以跟李素商量了一下,想提拔一個心向漢室的板楯蠻本地部將給張飛當副手。這人不一定要能力多強,關鍵是要統在板楯蠻中還算高貴,能鎮得住場子。
後來,李素在西板楯蠻第一大宗何賨部落中篩選再三,力排眾議選了何族長一個才十六七歲的外孫,名王平,破格直接提拔為彆部司馬。
何族長聽說這個任命時,極為激,私下裡給李素送了幾千斤香木作為謝禮,還給了幾個做使婢。因為他本冇想到自己一個還冇出仕的外孫,能夠被李素如此看重,直接帶兵進組做到彆部司馬。
王平本人也是激涕零,表示一定在張將軍麾下幫忙約束士卒,跟隨張將軍學習帶兵打仗的經驗。
一萬多人的部隊,就這樣拚拚湊湊到了僰道。
到了僰道之後,犍為太守陳實第一個跑來主迎接李素,屯田都尉國淵也來了。
陳實是原先蜀儒四宗裡實力最弱的陳氏的話事人。劉備和劉焉雙簧削、滅了蜀儒四宗裡的前三家,總要留下一個陳實作為看板,來顯示劉備的仁慈,免得被當地人懷疑劉備的清洗趨勢。
加上陳實當初在江無開城直接投降了趙雲,所以他也就可以再乾幾年犍為太守。在北伐功之前,劉備是不會他的。未來就算要,也不會是降職撤職,最多是平調移到南中新收複的郡當太守。
……
李素也是到了僰道之後,纔有時間分析今年新打探到的報,為後續的行製定規劃——也怪南中的報實在太匱乏了,劉焉任益州牧那兩年,也都是放養狀態,隻要南人不明著扯旗造反,劉焉就不去招惹他們。
以至於劉備剛來的時候完全不知道南邊有多勢力派係,連該打誰該拉攏誰都不知道。
“子尼,這半年來辛苦了,先說說你打探到的南中四郡各方派係實力如何、各自對朝廷的態度如何。”李素開門見山,向最瞭解況的國淵發問。
國淵有備而來,拿出好幾個卷軸,展開對照著地圖一一解說:“都督,如今南中四郡的太守,有兩人還是中平年間冊封的舊人,分彆是建寧太守景毅、牂牁太守劉寵。
另外兩郡,連太守都已經是當地蠻夷自行擁立的了。越嶲郡在中平初年朝廷派過太守潘長寶,後因白夷作,潘太守死於戰,是中平五年之事。後來越嶲本地蠻部推舉兼併了部的高頤為郡守。
劉焉蜀後的第一年,追認了高頤的自立,高頤當時也順水推舟進貢了劉焉幾百鬥香木、香料。不過因為高頤年事已近五旬、且是晚年得子,聽說他隻有一個尚在沖齡的子高定,劉焉考慮到南中瘴癘肆、蠻夷普遍壽數短於漢人,也想過等高頤老死後挑其宗族爭權收回對越嶲的控製,不過還是劉焉自己先死了,也就不了了之。
最後一個永昌郡的郡守,和年間朝廷封過李顒,但李顒在熹平末年就因年事已高,請求退養。然後朝廷任命張化接任永昌太守,但因搜刮南蠻珍貨過多,中平初年激起蠻夷叛,將其殺死。以至於如今永昌隻在孟氏等蠻部手中,抗拒朝廷。
倒是張化的前任李顒,雖然熹平年間就已年過六旬退養、如今更是年過七旬,但居然還活著,隻是不問世事。聽說這李顒本是郡墊江人士,在郡時就深諳招板楯蠻之法,其子孫也與蠻夷關係不錯。
李家雖然無權,但蠻部之間若有糾紛不能調,各部蠻王依然會公推李家派人仲裁。我們若能在李顒子孫中擇其人較高者合作,對於控製人口最多的永昌郡應該會大有好。”
李素一直耐心聽著,剛纔他聽國淵說到“越嶲蠻王高頤有子高定”時,他就留了個心,暗忖:莫非南蠻之地權力世襲這麼嚴重?如今那些蠻王、太守,都是三十年後諸葛亮南征時那些蠻王、太守的父親、祖父不?
不過,這其實也正常,因為西南夷地區一直到明朝“改土歸流”的時候,纔開始實現從世襲土司向朝廷派遣流的轉變。漢末的世襲肯定比唐宋還嚴重。
所以,再次聽到孟氏、李氏的時候,李素就問道:“那前永昌太守李顒,子孫都有哪些人?可有名單?孟氏蠻部族長什麼?族中繼承人分彆什麼?”
國淵屯田期間報工作做得還足,翻揀了一會兒很快找到了李素要的東西。
李素一看名單,果然李顒的嫡長孫名李恢,如今還不到二十歲。
而孟氏蠻部的蠻王孟嘗,有兩個兒子孟節孟獲。
怎麼冇有孟優?李素一想,應該是孟優太年輕,現在還冇生出來呢。
除了這些位於頂層的太守、蠻王之外,國淵的報名單後麵還有一長串幾十家南蠻勢力,大的有幾萬戶部眾,小的幾千戶,李素一時也不及細看,就走馬觀花瀏覽一遍。
他心中已經對於主要拉攏誰、打擊誰,有了點想法。
作為一名植物學教授,葉清心竟然穿越到了遠古時代!剛穿越就差點淪為野獸的美餐,還好被一個強壯帥氣的野人首領救了。野人將她帶回家,不由分說就讓她當他的女人。野人:“聽著,你會是我唯一的雌性,我的一切都是你的!”葉清心:“......”她能拒絕嗎?本以為野人部落缺吃少穿,誰知霸道野蠻的老公除了會獵殺野獸,還對她各種寵寵寵!熬鹽、鍊鐵、種田、搶地盤……葉清心不但收穫帥氣的野人老公一枚,更開始了強大的部落創造之旅。
徐月穿越了! 穿越的第一天,她爹垂死病中驚坐起:吾乃堂堂金丹真人! 穿越的第二天,任勞任怨的娘親,沖她爹甩手就是一巴掌:你要是我艦船上的兵我早特麼一槍斃了你! 第三天,憨厚內向的大哥忽然暴起,力大無窮,喉嚨裡發出吼吼的非人吼叫,見人就咬! 第四天,不小心腦袋磕在桌角上昏死過去的姐姐醒來之後就喜歡撿棍子蹲灶房裡“咻咻”的比劃著什麼,嘴裡念念有詞,似乎是某種古老的咒語…… 就在徐月覺得自己已經夠慘時,隔壁快嗝屁的大爺告訴她:“自董興入京以來,天下群雄並起,佔據州、郡者多不勝數,又逢天災,民不聊生,餓殍遍野......” 徐月看看屋內面目全非的家人,又看看外頭屍橫遍野的慘像……她不活了行不行! PS:無CP
作爲穿越女的穆長寧,似乎出場就是炮灰命。 在忍不住反抗之後,老天終於給她開了扇窗,莫名其妙丟了塊石頭進來。 嗯,那就好好修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