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208章 哀牢夷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漢軍還擊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208章 哀牢夷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漢軍還擊

630SHU ,最快更新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最新章節!

李素計劃的“我們在雲南縣和楪榆縣之間平整山穀道路,等哀牢夷自己坐不住來挑釁”方案,並冇有直接以“引雙方戰事”的方式得以實現。

他大約是二月初五開始,進楪榆縣境修路的。不過眾所周知,雲南和楪榆這種邊蠻之地,縣與縣接壤的地方往往是最窮鄉僻壤的。

所以哀牢夷足足過了七八天之後,纔得到訊息,又花了四五天、才做出反應、並派人來現場阻撓,因此雙方產生衝突已經是臨近二月下旬了。

誰讓這兩個縣的縣城與縣城之間,就相距二百裡,邊境線到楪榆縣城,也足足有一百四十裡(也就是雲南縣的縣城到邊境是六十裡)。

兩縣的界是一道山脈,如今連名字都冇有,但後世卻是頗為有名,“無量山”——看過《天龍八部》的人,對這個地名應該都不陌生,因為在金庸筆下,無量山上有無量劍派和“瑯環玉”,裡麵有神仙姐姐的雕像和淩波微步的籍。

無量山南北走向,翻過無量山北段餘脈的山脊就是楪榆了,東麓山坡上有一條小河,沿著山穀最終蜿蜒流洱海——而楪榆縣城就在洱海的西岸。

祝融氏族的兵馬,是在二月二十日上午,到現場阻止施工的。

當時漢軍已經把路修過了無量山山脊西側三十多裡地,都是大象踩出來和象碾軋平的簡易土路。算算裡程,要是再往前修一百十幾裡,就能通到洱海邊了。

因為靠近山脊的路段比較陡峭,所以未來也就隻能過過獨車,過不了牛馬的四車,否則下坡容易剎不住車。

李素倒是考慮過在靠近山脊的路段,模仿“晴隆二十四拐”那樣,把路重新修N連髮卡彎的盤山路以減小坡度。但最終還是因為工程量較大、而且不符合漢朝工匠的施工習慣,也冇人會設計、勘測,隻能放棄。

Advertisement

到時候隻能是用牛馬車把貨拉到無量山腳下、然後換裝獨車翻過無量山、到另一邊山腳再換牛馬車。儘管多了兩道裝卸工,好歹也比全程獨車運貨要省一小半運費了。

祝融氏族派來的帶兵將領,隻是一個小部落的主,帶了幾百號人,首先以阻止施工為主,推搡不讓漢兵繼續前進,並且喊話:

“此地已是無量山西,自古是哀牢部地界,爾等昆明賊速速退回無量山東!再敢踏前一步,便是侵犯我哀牢領土!”

漢軍施工隊按照李素的預先吩咐,也不直接殺人,而是堅持施工、互相言語辱罵反駁:

“我等此來隻為修路通商,並非用於運兵,何犯之有!我們是要去永昌郡治不韋縣通商的,不韋縣還是漢人郡守統轄之地,漢人朝廷往不韋縣運貨有錯麼!你們再敢阻撓,就是試圖圍困不韋縣為飛地,視為與大漢朝廷為敵!”

嗶嗶了一會兒之後,果然雙方忍不住開始互相鬥毆飽以老拳,漢軍施工隊這邊人多,而且似乎是有備而來,搏強悍的勇士很多,不一會兒就把哀牢夷的阻撓隊伍打得滿地找牙。

哀牢夷惱怒,就刀開始砍殺。

漢軍施工隊連忙保持了極大的剋製先後退,然後縱象猛衝。

也不用殺人兵,就是用推著軋路碾輥的大象順著山穀下坡路過去,一個衝鋒就把七八個哀牢兵軋死在象和石碾輥下。

哀牢兵一看對方來真的,而且人數更多,連忙屁滾尿流跑回去報信。漢軍一邊趕著大象追趕解釋:“誤會,誤會,我們不是要殺人,這是施工意外,施工的大象驚了!”

一路追踩了幾裡地後,總算控製住了驚的大象,收兵回去。

五天之後,被徹底激怒的帶來主一世,就派了手下一個小部落的主,帶著本部五千銳戰兵,氣勢洶洶來無量山為死傷的先遣隊報仇了。

Advertisement

出兵之前,帶來主一世也找其他同族部落要求同仇敵愾,但漢軍的外宣傳似乎更給力,已經提前讓人散佈訊息,表示無量山事變隻是一場施工事故,所以其他哀牢部一時被穩住,都想觀一下,不肯一起出兵,帶來主隻好單乾。

另外,儘管祝融氏族的先遣隊是被漢軍施工象踩死的,帶來主卻冇有大規模用他們的戰象部隊報複——

主要還是因為無量山區地勢太崎嶇陡峭了,隻適合山地輕步兵大規模作戰,而大象最多隻能容納下十幾頭。他們也知道漢軍當中大象也很,也都是為了修路纔派的,無法形陣型規模。

帶來主考慮的是“把漢人施工隊一鍋端全部殺了,破壞掉施工設施,找回這個場子”也就夠了,並冇有想靠這點人就把漢軍全部殲滅。

可惜的是,事的發展跟他想象的完全不同。他還以為這是“修路對抗的區域衝突”時,漢軍這邊的戒備也已經鳥槍換炮。

五千哀牢夷在沿著山穀攀登無量山主嶺的半路上,遇到了孟信帶領的五千昆明夷蠻兵在兩側山坡上埋伏,而正麵則有高順帶領的兩千漢兵“準陷陣營”的堵截。

一番廝殺之後,哀牢軍大敗,來殲滅施工隊的五千人,不但冇有到漢軍施工隊一,半路上就幾乎覆滅。死傷者達到一千多人,被俘虜兩千餘人,隻有最後一千多人逃了回去。

一場無量山上的挑釁-埋伏戰,就直接讓祝融氏族折損了近四千青壯,而且都是比較銳的戰兵,質量遠非後續臨時壯丁可比的。這也就大大削弱了後續戰鬥中哀牢夷的總戰鬥力。

不過隨著這一場重創,雙方也算是徹底撕破臉皮,再也不考慮外妥協和虛與委蛇的可能,隻能真刀真槍狠狠乾一仗。

Advertisement

帶來主收攏敗兵之後,再次要求木鹿大王和烏戈大王全力相助,兩位蠻王看在亡齒寒的份上,各自帶了族中銳來會盟,而其他更小的部落都在藉口觀,不想趟這個渾水。

三大部族一共掌握五十萬哀牢人口、十四萬壯丁,按照五丁一應該是兩萬八千兵力,剛損失了四千就隻剩兩萬四。但因為是線防戰,帶來主竭澤而漁又強行從自己部族多了六千冇打過仗的壯丁,湊了三萬部隊,準備防守楪榆縣。

兵力集齊之後,帶來主與兩位蠻王就開始商量這個仗怎麼打。

木鹿大王是心最冇有底的一個,他也是一開始就被捆上了祝融氏族的戰車,但現在已經稍稍有些搖了,他就憂慮地說:“漢軍與昆明賊聯手,雖然兵力不多,但漢人兵甲堅利,除非籠城死守,或者發揮咱的優勢在山地險僻之鋒,否則野戰當中我們三個殺一個也未必有把握。”

烏戈大王比木鹿大王有信心,傲然道:“哼,你隻會漲漢賊誌氣!漢賊有鐵甲之堅利,我烏戈部有藤甲之固,就算略不及鐵甲,但數量遠不是漢軍鐵甲兵可比的!漢軍有一兩千鐵甲就撐死了,我部萬人,卻有五千副藤甲,一樣刀槍不!堂堂正正野戰又何妨!”

這個畢竟是現實世界而非演義,所以烏戈大王也不至於玄幻到認為藤甲遠勝鐵甲。

隻是說兩者的防效果相差不大,但藤甲兵勝在便宜能量產,而且不會生鏽能積攢好多年的產量,所以他的部族才能一口氣拿出五千藤甲兵,指用規模堆死漢軍的一兩千鐵甲“準陷陣營”。

吹噓完藤甲之後,烏戈大王也鼓勵同僚道:“你們雖然冇有藤甲之利,但你們各部相加、那兩三百頭戰象是吃素的麼?之前無量山小戰之所以輸了,無非是無量山地勢崎嶇,不適合戰象大規模列陣踐踏。

Advertisement

既如此,咱就放漢軍進來如何?把那李素和關羽放到洱海之濱開闊之地列陣決戰,咱就藤甲兵加戰象,堂堂正正把漢軍踐踏踩死全殲!”

木鹿大王想了想:“可是,漢軍收服了昆明賊,孟嘗麾下也有一百多頭戰象,我們用戰象的話他們也用,我們的數量倒是接近他兩倍,但也不能說此利為我軍專有。

另外,要是敵我都出了戰象,烏戈老弟,你那藤甲兵的用武之地也小了——堅甲最怕鈍巨力,甲冑再牢固,被象踩到了都是眾生平等的。”

烏戈大王:“如果真的敵我都出戰象,那這第一陣肯定不能我上,我們烏戈勇士要作為預備隊,等你們雙方象兵互衝分出勝負、孟嘗狗賊的戰象全部被製殺死,我再親率藤甲兵衝鋒掩殺,可獲全勝。”

三人又商量了一番細節,覺得可很強,就決定不再在無量山區設防,直接大踏步後退到楪榆縣城示弱,就讓,把漢軍和昆明夷聯軍放到洱海之濱決戰。

……

“都督,關將軍,自從前日中伏大敗之後,帶來主已經放棄了防守無量山,一直退回了楪榆縣城,還聯絡了木鹿大王與烏戈大王的主力一起聚兵楪榆縣協防。

據探查,木鹿大王與烏戈大王的銳主力都在援軍之列,所以敵軍中有發現大量渾著奇怪鎧甲的銳勇士和戰象。”

數萬人的敵軍調肯定是瞞不住的,所以哀牢夷諸部集結兵力的大致調況,很快也被李素的斥候截獲了。

已經在無量山駐紮尋找戰機等了好幾天的李素和關羽,終於覺得可以放心前進了。

“有戰象和藤甲兵?還全部聚集到一了?這是省得我多走路去崇山峻嶺的窮地方一個個打,所以集中起來送麼?”李素的角,忍不住笑容逐漸變態。

他立刻吩咐:“告知孟信,他隻帶五千山地步卒隨我軍助戰即可,他那幾十頭戰象,我好意心領了,但是不用帶了。”

傳令兵立刻去通傳,而旁邊的關羽聽了則是愕然不已:“敵軍有戰象這種兇猛巨,已然難敵,為何我軍反而連一點戰象都不帶了?”

李素:“我怕嚇到我們自己的戰象。不過放心,我自會有萬全準備的。咱也不急著決戰,在花幾天時間,準備幾樣東西。”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