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川馬上想到,那支船隊可能是遇到死水層了。
所謂的死水層,就是兩層海水的度不同。
都相對度大于百分之零點一,就有可能造分層。
度小的那一層漂在上面,度大的那一層則是沉在下面。
上面這一層水就跟泡沫似的飄浮在上面,由下面那一層水來承載。
船是大部分漂在上面那一層的,可螺旋槳吃水深在下面一層。
當螺旋槳轉的時候,給了下面那層水一個向后推的力。
如果是正常況下,力是相互的,船應該往前走才對。
可現在問題是上層水在承載船,可螺旋槳的推力給下層。
下層水被螺旋槳擾,然后會向后退。
上層的依然紋不,給了船好大的阻力。
這有點像車開在松散的沙地上,子轉被卸力了。
目前還不是最嚴重的況,畢竟船上帶了很多食和淡水,而且還有淡水蒸餾設備。
他們要是在原地不,等到海水度逐漸平衡,也就能夠開了。
壞就壞在他們并不懂什麼死水區,拼命的加速轉螺旋槳想要離開。
如此一來,就攪了下層海水,使得下層水向著相反的方向加速流。
如果是正常況下,螺旋槳這麼小,對于大海來說不算什麼。
就算是如何攪,也影響不了海水的流。
可由于海水度不同形的死水區,就跟浴缸里放進去一塊泡沫板似的。
如果這時候有人在下面攪水,水會到缸壁彈回來。
隨著不斷的攪,水缸里的水會晃起來,而且越晃越厲害,最終泡沫板給撕碎。
他們這樣拼命的加速,把下層的海水給攪的越晃越厲害,慢慢的形了波。
波剛形的時候只有一米多高,隨著晃的幅度越來越大,會變得越來越高。
比較大的波,能達到幾百米乃至幾千米高,要比海面的波浪高得多。
海面有個十幾米的浪,就已經相當恐怖了。
可要是有合適的洋流助推,波都有可能達到萬米。
也就是說除了表面那一層死水層,下面一直到海底全都在波。
波的破壞力,主要是產生波的躍層上下,會形兩支流向正相反的波流。
這種波流速可高達一點五米每秒,猶如剪刀一般,
下方如果有潛艇經過的話,會瞬間被絞碎渣。
哪怕是厚厚的鋼鐵,也擋不住大海的力量。
這個年代暫時還沒有潛艇,下方也沒有洋流助推,只是螺旋槳的瘋狂的轉。
因此波還不算大,正在慢慢的震著。
隨著震,它會變得越來越大。
這個時候聰明的做法,其實關掉蒸汽發機,不讓螺旋槳轉。
找幾條分量輕的小船,輕輕的劃走離開死水區就行了。
因為小船吃水淺,不管吃船槳還是螺旋槳,都不到波那一層去。
不過那樣的話,大船的資肯定就費了。
如果實在不行那就等在原地一不,等死水現象消失。
不過這種現象有可能幾天就消失,也有可能要幾年才消失,大自然的事誰也說不清楚。
“快派救援船過去,記得要平底船。”
正常況下大江里面行駛的是平底船,大海里面的應該是尖底船。
因為海里有波浪,尖底船比較穩比容易翻。
可眼下的況,忌諱的就是尖底船。
去救援的途中還要經過風浪大的區域,平底船要怎麼過去呢。
當然是用巨型貨船先拉過去,等接近死水區的時候再放下來。
死水區其實好判斷的,只要看到海面特別平靜的地方停下來就對了。
希一切都還來得及,當貨開到一片平靜海域附近的時候停了下來。
先派了幾艘快艇,去前面探了探況。
查探況的方法其實簡單的,放一繩子下去,末端系上重。
如果繩子被拉拽的方向,跟表面海水的流向是相反的,那就是遇到死水層了。
如果是不怎麼,那就是正常的水域。
因為在正常況下,海浪應該是表面運層靜止。
層即便是有流,也是很緩慢的。
經過一番測量時候,他們發現搞錯了。
“隊長,好像不是這里。”
“嗯,那回船上吧,繼續往前開。”
快艇正要全部返回,隊長突然想到了什麼。
“等等,我們再去前面看看。”
雖然眼前的這個區域不是死水區,可是不代表附近沒有死水區。
船只在海中之所以會上當,就是因為從普通區到平靜區再到死水區有一個過渡。
如果是在海浪比較大的區域,突然出現一片死水區,那就太明顯了。
開船的人又不是傻子,不會直接往里開的。
正是因為船只先進平靜區,航行了一段時間覺得沒事兒。
所以才會麻痹大意繼續往前開,剛開進死水區的時候只是覺得速度越來越慢。
因為越大越重的船慣越大,剛開始即便是進了死水區,也會因為慣往前漂一段距離。
等發現船開不的時候已經晚了,想要倒退也不行了。
想到這里,幾艘快艇帶著工繼續往前開。
開出一段距離去之后,就把繩子放下去測量一下。
又開出去一段距離后,再用繩子測量一下。
開著開著突然前面有一個人大喊:“隊長,這里不對勁。”
有人發現自己所在的區域,表面海水是往后流的,但是底下繩子正被什麼力量往前拽。
“沒錯,就是這里了。”
被做隊長的人拿起航海圖,看了看確實應該是附近區域。
可宋家軍的那支探險船隊,卻不見蹤影。
“讓救援船在附近找找吧。”
畢竟大海這麼大,就算是地圖上看著比較近的地方,也有可能離著比較遠。
在這樣的距離下,看不到船隊也是正常的。
“慢點兒,慢點兒放小心被弄翻了。”
一艘艘平底的救援船,從貨船上用繩子給吊了下來。
下的過程非常小心,因為這種船矮且寬,放的不合適容易往一側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