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大灃史記有錄,康寧元年臘月初一,聞有妖邪臨世,使天地變,山崩地裂,地海嘯,致蒼生萬劫不復,佛道二門為救世濟蒼生,傾巢而出,犧牲無數修道人,鎮邪除惡,還世清明。
史記也只大致記錄了那個大事件,但佛道二門卻詳細記錄了那一戰的壯烈,以及有誰為這塵世蒼生奉獻了力量甚至是命神魂,以供後輩閱覽和參悟。
道門的記載更是詳盡,從事件的來龍去脈到參與中人,到大戰時的招式和法符籙,都出自誰手,又有什麼作用,都十分詳細。
而這一戰的記載,當屬漓城清平觀的最為詳盡,也是唯一完整的把那一戰前事後果記錄下來,作為清平觀史傳世。
而這個記載,由現任觀主玄一道長親自寫錄。
觀史所記,清平觀第四代觀主不求真君面對妖邪兕羅出世強勢出擊,親自煉出神級陣盤,以己為陣眼,獻祭蒼生,以證道,無所畏懼,只為捍衛天地法則衛蒼生。
那一日,把本命火種紅蓮業火種下妖邪之,摧火種,焚妖邪,誅惡道。
那一日,面對妖邪反擊,盡毀,神魂俱滅,卻仍無所畏懼,拉著妖邪永墮虛無。
那一日,為了煥發世間新的生機,以最後一縷神魂摧陣盤的生機陣,消失於人間。 (5,0);
那一日,彷如天地為之悲慟和,為降下靈雨,反哺因為在浩劫中遭難的人間,使得天地靈氣復甦,更勝從前。
為了紀念不求真君這位得道高道,康寧帝親自賜予真君尊號,又塑了金神像供於清平觀,更以清平觀居士自居。
這一戰,除了清平觀的不求真君為之壯烈獻祭,還有許多值得敬佩的得道高道和高僧,同樣為此而失去命。
其中,千年古剎玉佛寺為保龍脈護國運,早已功德圓滿的敬辭大師以已之獻祭,使龍脈得存,而古剎殿宇幾近全毀亦無怨悔。
那一場滅世之戰過於慘烈,為了悼念在那場大戰中失去命神魂的僧道,清平觀又在山門,立了一個英烈碑,上面刻滿了為誅妖邪而犧牲的修士的道號和佛號,不管是從前還是那一戰,為此事出過力的皆在其中。
而距離那一場滅世之戰過去,已有三年,但每每想起那一日的境況,所有人都仍心有餘悸,為之膽寒。
想想那一日,各種災難齊齊上演,不是山崩雪崩就是地裂地,臨海的發颱風海嘯,大冬天還有洪澇。最可怕一點是,白天忽然變得全黑,宛如置黑暗煉獄,手不見五指,只聞尖聲,咆哮聲,還有像是妖魔惡鬼的慘厲聲,如何不驚? (5,0);
而在那日之後,大灃都在百廢待興的境況,也是朝廷的錢糧準備充足,上至聖人下至員一心治國,眾志城,才會迅速投救災救難中,大大的安了崩的人心。
但饒是如此,也足足花了三年時間,才算大局真正穩定下來,不像災難發生時的康寧二年,大灃憂外患,因為罕見的天災齊發,使得象比之前先帝最後那幾年還要,治國也更艱難。
好在康寧帝也是個行事果決的,他雖然並無治世經驗,但面對這樣的爛攤子,他卻沒有退,而是有了君主的大擔當。他不怕擔暴君苛政的惡名,只要能快速穩定局面的決策,立即定下,對於底下朝臣,他所看重的也是會幹實事的,過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對於那些只會酸詞說幾句的迂腐老臣,他更不怕得罪,說冷就冷著。
於是,康寧帝跟前的紅人,全是能幹實政的,他敢放權,也敢用人,很快就給整個大灃的員系來了個大變革。
雖然康寧帝敢用人,但世家姻親關係盤錯節,這些員也費了不心機來維護自己的人脈,如此,整整三年,大灃都在治世穩國,經歷了重重困難,也總算在康寧四年冬末穩定下來。
而康寧帝經了四年治國,也總算得到了民心擁護。 (5,0);
百姓嘛,只要吃飽穿暖,安居樂業,其實並不在意誰當皇帝,康寧帝是個好皇帝,他們便戴。
一場瑞雪降下。
又是一年臘月至。
清平觀的金頂披上了一層白雪,金點綴在其中,有照下,金閃閃,而小廣場前的香霧飄起,使得清平觀宛如仙宮。
臘月初一,是悼念不求真君的日子,前來上香的香客比往日都要多,山門的英烈碑前,更是香火茂盛,站滿了人。
香客無法想像這些修道人如何大戰妖邪,但他們每個人都經歷過那宛如末世的絕,不,那就是末世。
正因為經歷過絕,才會有劫後餘生的慶幸。
而這種慶幸,是這些修道者給的。
他們當敬之。
無關信仰,只關乎一句謝謝。
原來從前他們所見的僧道忽然出世,乃是為誅邪而來,原來那會兒的道觀寺廟十室九空,也是為誅邪而去!
這些人,就和那些保家衛國的戰士一樣,在負重砥礪前行,才換來他們的太平。
清平觀的香客絡繹不絕。 (5,0);
清遠看著玉長空來辭行,笑道:「你這一去,香客得黯然神傷,轉而在書院邊上流連了。不過也好,你這一才學,不傳下去,當真浪費了,辦書院,教書育人,亦是大功德一件。」
玉長空一素長衫,淡笑道:「你們皆已出關,我再留著,作用亦不大,倒不如去做更多的事。」
秦流西死道消之後,清平觀諸人亦是大傷元氣,多半在閉關修煉,而清平觀沒有閉觀,讓它持續運轉,香火不斷,是玉長空在守,一如他對秦流西的承諾。
但是,他承諾做到了,卻沒有回來。
如今清遠已出關,玉長空便功退,但他並非遠離,而是在清平觀的隔壁山,創辦了一座書院,為太平書院,只收秀才以上的學子,教書育人。
玉長空對清遠道:「書院會有一門道法課,如果可以,想請清遠道長你或是觀中弟子每旬來講課,我也會邀請別的得道高道前來講課。」
清遠愣了下,道:「你這是要傳道?」
「道家思想,也是每個學子該學的。」玉長空笑言:「老子莊子都是道家學派,而其思想主張的道法自然,以雌守雄、剛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都是每個學子該悟的。」 (5,0);
清遠道:「你此舉,恐會引起儒家不滿。」
玉長空說道:「我辦的書院,不到別人說三道四,我也不全是主張道家思想,所謂諸子百家,我書院者,對教學不滿,自然也可以退學。」
他傳的,始終是秦流西的道!
清遠嘆了一口氣,也是一個天生反骨的人,便道:「太平書院不遠,你不嫌棄,我自會應你的邀請。」
玉長空向他一拜,寒暄兩句便告辭。
清遠在他後,道:「聽說書院的辯學院,設了真君的等像?」
玉長空腳步一頓,轉過,說道:「信仰和願力都是好東西,那如果是文昌人的瑞氣信仰呢?雖然不在……但或許會需要呢?我也就只能做這些了。」
以文人的金吉瑞氣願力許之,盼當歸。
清遠目送他離開,微微搖頭,回到道院,見小人參托著腮蹲在門前,便問:「觀主還沒回來麼?」
小人參道:「快了吧。」
清遠也蹲在他邊,道:「這次,也是敗興而歸吧?」
小人參滿臉落寞黯然:「應該吧。」 (5,0);
曹地府。
守鬼門的兩個小兵在一起吐槽。
「大煞神不來了,就來個小的,這都什麼事?咱們地府,鬼門對他們師徒來說,都是形同虛設的,說來就來。」
「算了吧,也就是臘月初一來一次,瞅一眼就走了。」
兩鬼說著又頓了話頭,道:「三年了,業火地獄那邊自打業火熄滅後,已經閉了三年,本該業火地獄的惡人都到油鍋那邊去了。你說,它會一直關下去麼?」
「紅蓮業火不亮起,還怎麼稱業火地獄呢?唉。」
兩鬼又沉默了下,道:「雖然大煞神橫行霸道的,但我還想的,手疏,而且賞的金元寶極好。如今不在,也沒人賞了,就算有,都一般。」
「誰說不是呢?不過我聽那些鬼差說,如今凡間靈氣復甦,想來會出來更多修為高的修道者,到時候興許也會得賞吧。」
「但誰能及大煞神?」
又是一陣沉默。
「想了。」
「嗯,我也是。」
業火地獄。 (5,0);
費豺帶著滕昭看著那黑漆漆的一片,道:「我都說了,如果火種重新亮起,自會通知你,你也不必每年都來。」
「我都是帶著公務來的,順便來瞅一眼。」
費豺冷笑:「是,第一年,你送大功德者鬼門,至於為何親自送來,你說也是那位應得的。第二年,你說怕惡鬼逃了,親自押解。今年,你更絕,說來探我這個老祖宗,你說你,能有更靠譜的藉口嗎?」
誰家好人探親,是兩手空空的,而且,還是去地府里探?
用他時就是老祖宗,不用就屁都沒一個。
滕昭道:「那我以後直接來。」
「不是,你聽沒聽清我說的,不要來……哎你這兔崽子,就不能讓我說完再走?」
滕昭充耳不聞,他會一直來,直到它重新亮起,直到他不能再來。
費豺看滕昭那冷冰冰的,比邊的小鬼還煞氣重,不頭痛,為啥他的徒子徒孫,個個都是一反骨,個頂個的難搞。
他追上滕昭,道:「聽我的,以後別來了。本就相隔,你在地府出自如,這天地規則也會不爽的。」
「那你讓它還我師父。」滕昭滿臉冷漠地道:「只要火種現起,我保證無事不登閻王殿。」 (5,0);
費豺:「……」
那你還是繼續反骨吧,老祖我辦不到。
他看滕昭臉上冷漠,但那雙過於老徹的眼,卻滿是失落和黯然,不由輕嘆,道:「這是的宿命,你莫過於執著,有礙道心。」
「我知道,我遲早會為大能。」然後心裡咋想的就咋辦!
滕昭向他拱拱手,便轉離開。
費豺張了張口,斂起笑容,面傷。
酆都大帝和地藏王在暗看著,兩人一路沉默著去了業火地獄,看著那黑暗虛無的煉獄,發出一聲嘆息。
「又一年了。」
紅蓮業火的火種,始終沒再亮起。
……
黑沙漠。
封修拿出一壺好酒,靠在一個白玉碑前,把酒奠在墳前,自己也喝了一口。
在這個冠冢前,其實放了許多的酒佳釀,這是每年臘月初,一些修士或是生出靈智的妖前來祭奠時而給帶的。
所有生靈始終記得留在這人間的最後一句話:來一壺酒,敬人間! (5,0);
於是,這個冠冢前,堆滿了酒。
如所願。
封修看著洋洋灑灑地落下的六角雪花,片片晶瑩,道:「靈氣復甦之後,連雪花都變得漂亮了呢,這都是你帶來的反哺,賊老天,總算開了一回眼。」
雪花彷佛微微一滯。
封修重重哼了一聲,道:「可是,有點虧啊。所有人都好好的,都能看這人間日月變遷,春暖花開,唯獨你不行,這何談公平?」
用一人全千萬人,別人覺得值,唯他覺得虧。
封修又喝了一壺酒,這酒釀得一般,不好醉。
他碎碎念著,直到地上一水的空酒壺後,他才癱在地上,細長的狐貍眼因為酒上頭氤氳,更顯魅,他出手接著那晶瑩的雪花,幻一施,墜落的雪花仿佛被一隻手給撥弄著堆砌,一片兩片三片……
良久,由冰晶雪花堆砌出來的一個小像,栩栩如生,他放在邊,扭頭看過去,道:「這人間,沒有你,好生無趣啊。」
他闔上雙眼,任由漸漸變大的雪將他覆蓋。
雪地上,響起一陣腳步聲,一襲金紅袈裟來到墳前,奠了一圈酒,又把酒壺放在碑前,再把那隻埋在雪堆里的狐貍挖了出來,一如過去幾年一樣,挖出帶走。 (5,0);
隨著狐貍一起出來的,還有他懷裡滾落的小冰像,梵空微微一愣,拿起小冰像發出一聲嘆息。
那嘆息順著風雪吹遍每一片砂礫,傳揚開去。
盼當歸,盼君當歸!
人生世事無常,莫子晚,前一秒鐘還是一個現代的天才醫生受人無限尊敬,要多得意就得意,後一步卻一不小心就穿到了古代一個自閉的啞女身上.好在,這個家有爹孃有哥哥疼愛,貴爲相府的嫡女,日子過得還是很逍遙的.莫子晚對此非常滿意,閒來無事戲弄戲弄別人、做做菜,這樣的日子得過且過也不錯.可是家中老爹老哥爲了盡忠,卻要硬生生加入到皇家鬥爭裡去.她想要獨善其身不行了,爲了保護家人,她一邊在市井中當個脾氣古怪的神醫,一邊在相府裡做個草包小姐,但是當某一天她爆發的時候,東臨國就將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了.阻擋她的人遇神殺神,遇鬼除鬼.不過目的單純的她,忽然有一天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也有丟掉心的時候,面對可憐的人,她該如何選擇呢?
新婚夜,被夫君親手掐死,還被下令埋了?楚驚鴻睜眼,天下風云為之變色!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強悍靈魂,她是鬼醫,是藥神,是謀師,是戰部史上最年輕最貌美的總指揮官!前世權謀詭計,她被最信任的人背叛,今生穿越成廢物九公主,原只想安安靜靜過一生。奈何朝堂風起云涌,步步驚心,招招奪命!既然世人不允許她平凡,那就將這萬里河山,狠狠踩在腳下!
那一夜,他奄奄一息壓著她,“救我,許你一切。”翌日,她甩出契約,“簽了它,從今以后你是我小弟。”面對家人強行逼婚,她應下了當朝小皇叔的提親,卻在大婚前帶著新收的小弟逃去了外地逍遙快活。后來,謠言飛起,街頭巷尾都在傳,“柳家嫡女不知廉恥,拋下未婚夫與野男人私奔!”再后來,某‘小弟’摟著她,當著所有人宣告,“你們口中的野男人,正是本王!”
沈雲商在夫家殫心竭慮,最後落得重病纏身,悽悽慘慘,臨死前,她不由想起,她曾有位未婚夫,雖狗嘴裏吐不出象牙,說句話能給你嗆死,但俊朗闊綽,若是當初跟他服個軟…… 裴行昭在妻家拼死拼活,最後將性命搭進去,臨死前,他不由想起,他曾經有位未婚妻,雖是個狗脾氣,跟炮仗似的一點就炸,但美貌善良,若是當初跟她服個軟…… 一朝醒來,二人回到鬧崩後,退婚前。 沈雲商偷偷瞥向身旁年輕俊朗的少年,恰好對上那雙久違的勾魂奪魄的桃花眼。 視線一觸即分,兩道聲音同時響起:“婚不退了。” 沈家長輩:...昨日不還說天下男人死光了都不嫁裴行昭? 裴家長輩:...昨日不還說寧打一輩子光棍都不娶沈雲商? 沈雲商詫異的用胳膊肘碰了碰少年,彆彆扭扭:“你什麼意...” 裴行昭:“我錯了!” 沈雲商:“嗯?” 裴行昭眼神閃爍:“我們,再試試唄?” 沈雲商愣了愣後,抿着笑高傲的擡着下巴:“試試就試試唄。” 後來,真相揭露。 沈雲商磕着瓜子紅着眼抱臂諷刺:嘖嘖嘖,跑去給人當牛做馬,卻被算計死在了詔獄,真出息! 裴行昭端着盞茶靠在柱上聲音沙啞:貴爲世家大族少夫人,卻連一碗藥湯都喝不到,真有本事! 二人雙雙擡頭望天。 半斤八兩,兩人誰也刺不到誰。 既然這樣,那就一致對外,刺仇人吧。
所有人都說本朝最年輕的錦衣衛僉事閔劭對毓寧郡主一見鍾情,從此心生瘋魔,大雪滿天,依舊日日去郡主府門前守着,非郡主不娶。 閔劭迎着大雪站在郡主府門前聽着這些流言,目光深情,心裏卻冷笑:他連郡主長什麼樣都沒看清,怎麼會喜歡她。 後來 毓寧看着閔劭,眼神委屈:聽說你不喜歡我? 閔劭立刻心疼的將人抱進懷裏,解釋了一遍又一遍,恨不得掏出心來證明。 當晚,毓寧被閔劭證明的淚水漣漣,渾身發軟。 閔劭吻去毓寧眼角的淚水,聲音低啞:“現在還覺得我不喜歡你嗎?” 一腔冷血終究被繞指柔化成了蜜水,只要見了她便覺得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