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姜維畢竟是首戰,有些激,言道:「若是能將曹真大軍快速擊退,曹叡反應不及,再想救長安,就有些遲了。」
剛說完又有哨馬來報:「曹真命魏將王雙率兵三千兵從斜谷而去。」
諸葛亮沉片刻,言道:「看來子龍他們已經在攻打陳倉道了,且不管他派去多援兵,只要我們這一路拿下渭水以東,兵臨右扶風,則陳倉道守軍孤立無援,不戰自退。」
姜維抱拳道:「末將願打頭陣!」
「這次出兵,都是我當先鋒,伯約你可不能搶我的位置。」
張苞一聽就急了,剛才還聽他們討論陳倉道的事,怎麼忽然就被人搶了先鋒之職。
諸葛亮笑道:「好,就以你二人為左右先鋒,先挫魏軍銳氣。」
二人大喜,各領五千兵馬出寨迎敵。
曹遵自從出戰以來,經常作運糧一職,總覺得自己的能力沒有得到發揮,此次幸得兄長提拔得了先鋒一職,自然想要極力證明自己,兵馬才到便前去搦戰。
不一時蜀兵列陣,朱贊見蜀軍陣列整齊,盔甲鮮明,低聲道:「蜀兵以逸待勞,不如先做防,休整一日,等都督大軍到來之時,再戰未遲。」 (5,0);
曹遵擺手道:「我軍新來,銳氣正盛,豈可懈怠軍心,蜀軍中關羽遠在荊州,趙雲困在斜谷,馬超一病不起,算來已經沒有可用之人,正好讓他們知道我中原大軍的威盛。」
說話之際,便見對方陣中走出一員小將,下大宛馬神駿異常,看得曹遵一陣羨慕。
那小將銀盔綠甲,氣宇軒昂,劍眉星目,雙眸深沉,手持長槍沉喝道:「在下姜維,方才是何人罵戰?」
曹遵不認識姜維,見是一員小將,心中暗喜,便想斬將立功,也不和朱贊商量,槍出馬叱道:「偏國小將,可知我魏國天威?」
姜維眼皮微抬,瞟了一眼曹遵,微微搖頭,輕飄飄吐出兩個字:「不知。」
曹遵沒想到姜維這如此回話,頓時氣結,大喝一聲縱馬而上,姜維雙目微凜,輕磕下坐騎,戰馬長嘶,奔騰而出。
曹遵槍法得自曹真指點,信心十足,自然沒有把姜維放在眼裡,他要一戰立威,一上來便是凌厲的槍招,姜維見曹遵來勢迅猛,不想與他拼,帶馬矮閃過。
曹遵還以為姜維膽怯,更加得意,迴轉戰馬的時候回手一槍掃了過來,想把姜維打落馬下。
姜維看曹遵有輕敵之意,早有了主意,這是他投降之後的第一戰,當然也希能夠立功,剛才試探了一下,便看出曹遵不是對手。 (5,0);
角噙著一抹冷笑,手中暗中使勁,迎向曹遵的槍式,鋼槍瞬間如同有了生命一般,紅纓抖著刺向了曹遵。
噹噹!
輕響聲中,曹遵臉上的得意瞬間變為震驚,沒想到姜維不僅將他的招式化解,而且槍尖急速刺向自己口,急切間仰在馬背上想讓過此招。
卻沒想到姜維還有後招,雙目中殺氣迸現,右手用力下,槍尖噗的一聲便鑽進曹遵的小腹,一鮮沖天冒起,曹遵也從馬上摔了下來。
諸葛亮見姜維獲勝,馬上命人擂鼓進攻,張苞率兵衝殺。
魏軍見主將被殺,軍心大,雖然有朱贊極力指揮,但無法形有效的阻擊,還在慌之中,張苞的騎兵已經衝到,從中將其截為兩段。
張苞見姜維斬了曹遵,不甘示弱,催汗寶馬,眨眼間追上朱贊,一槍挑於馬下,魏兵更是潰不軍,四散而逃,一萬兵馬降者無數。
曹真正率大軍趕來,突然聞報諸葛亮已經擊敗前鋒部隊,渡過渭河安營紮寨,曹遵、朱贊被殺,頓時大怒,命張頜為先鋒,催趕士兵加速前進,要與蜀兵決一死戰。
張頜率兵馬趕到,見蜀兵已有準備,只好命士兵列好陣型,然後前來搦戰。 (5,0);
諸葛亮聞報,皺眉道:「張頜乃是曹營中大將,如今子龍將軍不在軍中,只怕無人能敵。」
張苞出列道:「丞相何須長他人志氣,末將願打頭陣。」
諸葛亮笑道:「繼業有孟起指點,吾心安矣。」
張苞披掛上陣,帶領兵再次出營,姜維在後為其掠陣,諸葛亮則在中軍觀察魏軍陣型。
張頜見來的將領戰馬蔫不拉幾的,十分萎頓,還以為是無名小將,正要喝斥,但等張苞報名之後又詫異不已。
既然是張飛的兒子,怎會騎這麼難看的戰馬,又見張苞的武也不是蛇矛,要不是張苞相貌和張飛的確有些相像,後有站著那麼多蜀兵,他定要大罵這個黑臉小子冒充英雄之後。
正疑之際,張苞已經提槍而上,張頜見勢,抖手中鋼槍與張苞戰在一起,他明白唯有自己大勝,才能將昨日的敗軍士氣挽回。
眨眼間五合已過,兩人都各自凝神戒備,張頜是名老將,張苞雖然激,但也早就有戒備之心。
張頜久經沙場,幾招過去,看過張苞的招式,便知道他實力不俗,開始小心應付,沒有因為對方年紀小而輕敵。
張苞勝在力大,招式迅猛,張頜雖然年紀稍長,但武力不弱,加上戰經驗比張苞富得多,每次都能將張苞的招式化解,兩人都是長槍,在場中來回戰,三十合不分勝負。 (5,0);
張頜如今在魏兵中是除了許褚以外,武藝最強的將領,魏兵見對方一員小將便能與張頜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而且張頜總於防守狀態,不個個吃驚。
張頜也是越打越心驚,知道再打下去就算是分出勝負來,也不能鼓舞士氣了,反而助長張苞的威風,虛晃一招撤回本陣。
諸葛亮見魏兵進退有度,張頜果然經驗老道,就算退回本陣,也沒有留下毫破綻,只好鳴金收兵。
張苞回到軍營,大笑道:「張頜雖然厲害,但畢竟年紀已高,若再有三十合,定能分出勝負。」諸葛亮勉勵張飛,嘉獎眾將,令士兵各自小心戒備,切不可驕傲大意。
陰差陽錯間,烏龍九世善人鄭少鵬回到了大明正德年間.那是一個多姿多彩的時代,既有京師八虎的邪惡,又有江南四大才子的風流,還有大儒王陽明的心學,再加上荒誕不經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渾渾噩噩中踏進這個世界的主角,不得不爲了自己的命運,周旋在這形形色色的人物之中.東廠、西廠、內廠、外廷之間的紛爭;代天巡狩清除貪官的故事;剿倭寇、驅韃靼、滅都掌蠻、大戰佛郎機;開海禁、移民西伯利亞…,精彩的故事紛至沓來…國家和個人的命運,就象歷史長河中的一條船,因爲他的意外出現,這艘原本註定駛向沒落的巨輪,會不會偏移它的方向呢?
一個現代軍校生周世顯重生大明,成為大明最后一個駙馬。憑一己之力建立了一支近代鐵軍,保江山,驅韃虜。飲馬天山之巔,垂釣貝加爾湖,所到之處,皆為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