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之蜀漢中興 第2193章 祭享英靈

《三國之蜀漢中興》 第2193章 祭享英靈

(4, 0);

  臘月初八,雪晴天氣,遠山松腰玉瘦,近泉眼冰寒。

  它干城外,用巖石黃土夯築的一座祭壇聳立,上面搭設香案靈牌,四周飄展漢軍旗號,後方是青龍白虎旗,劉封的大將軍節鉞擺設香案靈牌之後。

  祭壇左右各有兩座營盤,左邊為佛門道場,右邊為道門法臺,明黃、青玄兩的經幡隨風飄展,僧人和道士各自列於帳外,各持法,一派莊嚴肅穆的景象。

  辰時過後,漢軍文武大將從城中來至法場,車馬響,青羅傘蓋,五千整裝素帶的漢軍昂揚而來,每個人的盔纓上綁著白孝帶,前方招魂幡開路,居中劉封穿素袍,與眾文武緩步走向祭壇。

  葉爾羌河已經結冰,數月前波濤洶湧的景象不復存在,寬闊的河面如鏡,朝映照下,反著耀目的芒,正好照在祭壇之上,顯得愈發煌煌威嚴。

  河岸邊上,無數茲百姓跪迎於道旁,這一個多月時間,漢軍將各項政令傳下,尤其是免稅、屯田和鼓勵生養的政策,讓茲百姓無不歡欣。

  漢軍與百姓相安無事,比原來的茲士兵和吏更加恤民,這讓茲人戰之後的恐懼很快消失,了解清楚更為開明的政令之後,大大削弱了亡國之殤的悲

(5,0);

  從歷史上來講,茲原本就統屬大漢西域都護府,如今改國為郡,只是消除了百姓頭頂的各級員,賦稅、關稅等大量減免,這對百姓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之事,大漢朝廷自然深得民心。

  祭壇前方,有茲十人百姓代表迎接路途,竹籃中提著糧米布帛,皮香草,藥材果乾等等,都是茲民間特產。

Advertisement

  劉封親手將幾人攙扶起來,嘆道:「昔朝廷衰敗,無力西顧,致使子民孤懸山海之外,飽欺凌,吾有何德能,敢勞諸位簞食壺漿相迎?」

  這些茲代表都是它干城有名的耆宿,尤其它干城是當年班超所建,這裡的文士大多飽讀經文,通中原典籍,在茲傳播華夏文明功不可沒。

  聽劉封之言,一位老者言道:「大將軍,老朽祖上本是涼州人,昔定遠侯西征,開綢之路,祖輩經商留於此,吾等盼漢軍久矣!大將軍平定西域,使諸國一統,遵大漢政令,功比定遠侯,吾等於此,從今之後亦有歸鄉之,恭迎大將軍,歷史應當。」

  另一位老者言道:「我等雖然是世代都是茲人,但大將軍所說華夏同宗,我們深為贊同,大漢之名遠播海外,我等也都為之自豪,如今茲境多西方經文,還多傳華夏經典,不使後輩忘了本,大將軍之舉利在千秋。」 (5,0);

  劉封慨然一嘆,看向遠,崑崙山巍峨起伏,如巨龍一般拱衛著這一片大地,後的天山與之相對,千百年來,東西文化在這裡撞、匯、融合,唯有占據主流的文明才能真正籠絡到人心。

  想起西征之事,長嘆道:「興亡恨,征伐烽火,不過一丘黃土!唯有浩瀚文明,才如這千古青山,巍然聳立,諸位有此遠見,何愁西域不定?」

  遂命人將那些禮收起擺在祭壇之上,這是茲百姓的一片心意,也讓陣亡的將士看到民心所向。

  送走眾百姓,看看吉時已到,馬哲調度祭祀之禮正式開始,香案上香火燃起,早就準備好的牛羊祭陳設於壇上,殺牛宰馬鋪祭,列燈四十九盞,揚旗做法招引亡魂。

Advertisement

  劉封與諸將頂冠束帶臨於祭壇之上,左右僧道開始誦念經文,霎時間鑼鼓響,誦經之聲不絕於耳,傳遍葉爾羌河兩岸。

  不多時忽然晴朗天氣布,狂風四面而起,飛沙走石,塵埃蔽日,仿佛英靈有,獵獵飄的旌旗之中,軍士皆有激,那些死去將士昔日都是並肩作戰的生死好友,今日若真有英靈看到這一幕,他們心中也頗

  半個時辰之後,天清日朗,大風停息,經文誦念完畢,劉封整來至祭壇上,環顧三軍眾將,以及遠誠惶誠恐的茲百姓,這場大風煞有其事,也不知道是天氣如此,還是真有應,對這個世界了解越深,自己也變得疑神疑鬼起來。 (5,0);

  從錦盒之中取出祭文,在香案上灑下金香料,當眾蓋上節鉞符印和大將軍印,於馬哲誦念。

  馬哲雙手捧過祭文,立於臺前大聲道:「維大漢中興五年十二月八日,並肩王領大將軍劉封謹陳祭儀,祭故沒於王事漢室將校、並西域諸國魂、崑崙、天山計本土神祗:因西域各國恃遠不服王化,有自立篡逆之心,圖謀不軌,恣狼心而逞,恃兵武而攻伐,置百姓於水火之中,孤奉詔西行,興師討逆,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

  我大漢昭烈帝威勝五霸,名紀三皇,定乾坤於戰伐之中,立社稷於干戈之,吾承先皇志奉節鉞出關西征,莫不旗開得勝,勢如破竹,終王事,不負聖恩。

  諸將校兵卒皆秉忠貞之志,志存忠孝,命終於刀斧之前;心懷正直,骸棄於塵埃之,生則有勇,死且名。

  諸西域各國魂亦有報國之心,汝等偶失兵權,或為流矢所中,魄掩幽冥,各施英武;或因槍劍所傷,魂歸長夜。

Advertisement

  今西域平定,奏凱還朝,爾等皆歸於漢室,吾已奏請天子,蓋造廟宇,立汝等靈牌封號,年年事祭,聊表寸心。

  今各賜酒食,以一餐。

  嗚呼哀哉!伏惟尚。」 (5,0);

  馬哲讀畢,金鼓齊鳴,劉封令人獻上酒肴,親自點香燭祭拜,三次上香奠酒,以亡靈。

  祭奠禮畢,劉封忽然從袖中取出一條白娟孝帶,戴在頭上,於祭臺前跪下,馬哲等人大驚,趕忙上前勸道:「大將軍,今日祭奠亡靈,將軍代表大漢朝廷及天子節鉞,豈能跪拜亡靈?

  豈不了法度,有失禮儀,萬萬不可!」

  戚淵德等人也都紛紛相勸,天子命於天,劉封能夠親自祭奠亡靈已經足見誠意了,這下跪一拜,連本土神祗都不起,更不要說那些亡靈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