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之蜀漢中興 第2194章 軍政並重

《三國之蜀漢中興》 第2194章 軍政並重

(4, 0);

  眾人惶恐相勸,劉封卻不為所,正道:「我跪的不止是這些同征的英魂!還有這萬里河山,巍巍崑崙,以及即將在這裡傳承發揚的華夏文明。」

  馬哲一怔,馬上就明白了劉封的意思,隨之陪同跪在一旁,大聲道:「浩浩河山,泱泱華夏,值得一拜!」

  這一拜,是為亡故的西征英雄;這一拜,是為西域的和平繁榮;這一拜,是為華夏之祖的巍巍崑崙;這一拜,是為山河永固的大漢江山;這一拜,更是為即將燃起的華夏之……戚淵德等人也都斂容紛紛下跪,祭壇上下看到這一幕,三軍眾將雖然不明其意,但主將下跪,也都不敢站著,嘩啦啦瞬間跪倒一大片。

  右邊主持法事的葛玄心領神會,將拂塵揮,眾道士儼然跪地,左邊僧見狀,也全都合十跪拜,低聲誦念經文。

  遠圍觀的百姓們一片震驚,那幾位老者看到大將軍都跪下,也都巍巍跟著跪地,百姓們紛紛效仿,都為漢軍的這一番誠意而,有些親屬死於戰火之中的,更是掩面哭泣。

  祭奠禮畢,馬哲宣布將祭臺命名為鄉臺,開始超度法事,誦經七日七夜,每三日以牛羊祭之,城中百姓若有亡於戰事者,也可來此祭奠,或在家中擺設香燭同祭。

  這一場隆重盛大的祭奠儀式,比之于闐的道門法事更為隆重,加之茲崇信佛事者極多,兩大宗門同時擺設道場,堪比當年在為關羽和諸葛亮擺祭,對於安人心意義重大。 (5,0);

  回到它干城後,劉封與眾人商議,將它干城改名為定西城,以紀念西征南部大勝之事,它干城是班超為安定西域各國所部新築的西域都護府,這座城池的建築意義非凡,遠到班超,近到西域平定,都是漢軍駐軍的地方。

Advertisement

  它干城改名為定西城後,安西四鎮的茲軍鎮就定為此茲郡治依然設在延城,等來年開春,朝廷員派到,從春耕開始全面推行大漢政令。

  政令方面劉封全權給班樓和馬哲二人執行,由王凌、戚淵德兩員老將輔助議定,另外在軍事方面還要加強防戍,西域在短期不能只靠政令和文化傳播,要想長治久安,軍事威懾是不可或缺的,必須要軍政並重。

  任何時代,任何地方,刁民是必不可的,也存在不可教化之人,一些惡霸土豪更要及早置,僅靠訓導顯然不現實,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除了駐軍之外,報信息尤為重要,駐軍和軍的傳遞,只靠綢之路和商隊並不現實,軍事要塞的修復和建設也為當務之急,在這個時代還是以烽燧為主。

  烽燧在漢代時期已經十分,為了安定西域,從玉門關到河西四郡,一直到鹽澤都有烽燧設置,而且規模很大,號稱烽燧萬里相

  武帝時衛青、霍去病與匈奴作戰,以烽火作為進軍號令,一晝夜就可使河西的信號傳至遼東,遠達數千里,烽火通信迅速可達,在這個時代是效率最高的軍事通信。 (5,0);

  西河四郡的烽燧直到現在還在使用之中,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舉放烽火,晝夜不同,白天放煙,夜晚舉火,相鄰的烽火臺見到,燃起同樣數量的烽燧,一個接一個,將敵及時確地傳遞出去。

  此外,火堆和煙柱的多,代表著敵軍數量多,以當下的軍規定:寇賊不滿五百放一炬;賊五百騎以上,放三炬;千人及以上放四炬。

Advertisement

  西域各地的軍事設施部署,劉封打算將這些烽燧繼續保留,從玉門關往西域南北兩線做延,除了修葺原本的烽燧城堡之外,按照要求建設新的烽燧,北北線分別由郭統、商越二人監造,用兩年時間完

  但僅用烽火傳遞軍還遠遠不夠,固然速度迅速,但它不能完整地傳達軍事報,尤其是複雜的軍,同時還要加設館驛,與中原採取同樣的管理方式,依靠戰馬傳遞消息。

  驛站主要以傳達府文書、重要報為主,每個驛站備良馬周車,專門負責傳遞府文書,接待來往吏和運送貨等,甚至可以和商隊休息之地共用,以緩解財政力。

  邊塞之地,以驛傳制度和烽燧報警配合使用才最為穩妥,不然萬一什麼時候再有混蛋搞個「烽火戲諸侯」的把戲來,可不是鬧著玩的。 (5,0);

  天山以北只剩烏孫、堅昆和康居三國,其中以烏孫實力最強,但劉封不想再大干戈發兵征討,決定利用三國之間的關係將其收服,北部還以都護府的形式管轄,這些地方太過遙遠,以目前的軍力來說派駐員的可能不大,長期駐兵更是不現實,只能先遵從舊制,等北部逐漸修建城池,打通整條北面軍事路線再做調整。

  歸順大漢和獨立為國並不相同,自治的形式除了政治上的依存關係之外,其餘方面都不方統屬,屬於自生自滅,而遵從大漢政令則在經濟、軍事方面都由朝廷統一管轄,各方面不可同日而語。

  等十年乃至二十年之後,他們看到天山南部各國的繁榮和富足,自然就會思變歸降,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即將到年關,王凌等人建議讓士兵分批迴轉兩關,這一日正在商討安排退兵之事,班樓喜滋滋地走進來,笑道:「大將軍擒故縱果然妙,堅昆使者半月來見識到我軍之強盛,茲之民心所向,深知堅昆危如累卵,同意我們駐兵相助,事之後願歸順大漢,年年進貢朝賀。」

Advertisement

  「很好,他們立刻迴轉堅昆,部署兵力小心防守,」劉封淡然一笑,言道,「告訴他們,丁零人雖然強盛,但並非勁敵,他們最危險的敵人,或許就是烏孫。」

  「烏孫?」 (5,0);

  班樓一怔,皺眉道,「將軍之意,烏孫有吞併堅昆之意?」

  劉封冷笑道:「烏孫與茲既然有稱霸天山南北之意,自然早就將堅昆算計在了,你此去送行,將烏孫與茲聯盟之事告知塔熱爾,他們自會評判。」

  「遵命!」

  班樓領命,又問道:「那堅昆聯姻之事?」

  劉封言道:「明年開春,我們自會遣使往堅昆,他們儘管準備便是。」

  班樓微微蹙眉,不明白劉封既然讓堅昆防備烏孫,為什麼還要繼續同意聯姻之事,但這是大將軍安排,不便多問,看劉封沒有再接見堅昆使者的意思,先去傳令。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