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第一狠人 第934章 象州大總管

《三國第一狠人》 第934章 象州大總管

(4, 0);

  十二月的華氏城,沒有太冷,連下雪都沒有。【】

  畢竟,華氏城不像北方它乾城,到最冷的時間潑水冰。華氏城的天氣在寒冬也很舒服,陸玄這些日子不忙,大多數時候都在華氏城閒逛。

  期間,陸玄接到諸葛亮的來信。

  諸葛亮書信中,謝陸玄賜婚,也說了顧溪到它乾城,和顧溪相談甚歡。

  陸玄心中一笑。

  男人啊!

  諸葛亮也不例外,上說不要不要,實際上到了,看對了眼,哪裡是不要,不得來得更猛烈一些。

  說起來,顧溪也是大膽。

  一介子,不遠萬里去了西域它乾城。

  這就是緣分。

  陸玄對諸葛亮有了未婚妻,以及即將娶妻的事,自然是贊同的。

  心定了,就更好做事。

  這一日,陸玄在城翻看著政務,理著奪取地方的安排。雖然有郭嘉、賈詡這些人協助,也還需要陸玄安排。畢竟郭嘉理了天竺人的事,就時不時躲懶,經常找不到人。

  曹這裡,則是說理了之前的事疲憊,老眼昏花。可是陸玄聽人說,這幾天的曹,時常擁著幾個小寡婦回去深流。

  賈詡跟在陸裕的邊,要盡力教導陸裕。

  以至於華氏城的一切穩定後,陸玄手中的事,反倒多了起來。在陸玄理政務的時候,許褚急匆匆的來了,行禮道:「陛下,荀總管來了。」

  「好,終於來了。」

  陸玄站起,把奏摺扔在案桌上,臉上滿是笑容,問道:「文若人在哪裡?」

  「就在宮外。」

  許褚乾脆利落回答。

  陸玄邁開步子往外走,親自去宮外迎接。他來到王宮門口,看到風塵僕僕的荀彧,熱切道:「文若,你可算是來了,走,宮!」

Advertisement

  荀彧愣了下。

  皇帝突然這麼熱

  而且,皇帝親自出門來迎接他,給他的禮遇太大了。

  皇帝仁義啊。

  荀彧跟著陸玄進宮中,等荀彧坐下,就指揮人把所有的卷宗奏摺,擱在荀彧的案桌上,緩緩說道:「文若,從今天起,王宮單獨劃出一片區域,作為總管府的署衙。」

  「接下來,你就坐鎮華氏城。」

  「一切政務你看著辦。」

  「你來了,朕就放心了,就沒了後顧之憂。」

  陸玄眼中笑意濃郁,開口道:「沒有文若的日子,朕實在想念啊。」

  荀彧聽得面頰

  他看著案桌上,堆積起來一摞摞的奏摺,看著還有侍從源源不斷搬來奏摺,忍不住嘆息一聲道:「陛下,怎麼如此多沒有理的奏摺?」

  陸玄無奈道:「沒辦法,朕實在是分。奉孝不知道躲到哪裡喝花酒去,岳父也不知道去勾兌哪家人的寡婦去了,朕無人可用啊。」

  荀彧聽得以手額。篳趣閣

  唉……

  郭花酒!

  曹寡婦!

  兩人的好,真是一直不變。

  荀彧暗道自己聰明,他南下華氏城,帶來了足夠的佐吏,這是他從中原士人中挑選的,有汝南楊家的,也有潁川陳家、鍾家等家族的子弟。

  這些人在,荀彧才有底氣治理地方。

  朝廷已經在全力的培養士子,可是陸玄帶兵打仗,擴張的速度太快,西域需要無數的士人,如今天竺也拿下,需要更多的士人。

  如果不是歷年都在培養寒門士子,拔擢士人,士子的缺口會更大。

  荀彧正道:「請陛下放心,臣會安排妥當的。只不過現在,陛下要安排天竺的員了。天竺不像西域地廣人稀,設立一個州都可以。」

Advertisement

  「天竺這裡,可以劃分多一些。」

  「臣了解過天竺的況,最劃分三個州,才能滿足天竺的治理。」

  說話的時候,荀彧就從隨行的侍從手中,取出一張地圖,這是他搜集各地城池婆羅門貴族的資料,拼湊出來的一張地圖。

  荀彧指著地圖的北方,說道:「陛下,北方地區之前不是天竺,是貴霜的區域。單是這一部分區域,就足以為一個大州。」

  「實際上,可以更細化安排,只是暫時沒必要,先放式管理,任其發展。」

  「野蠻生長後,再來規範。」

  「這是最好的安排。」

  「天竺區域真的要劃分,單是天竺劃分四五個州都沒問題,只是現在,臣認為以華氏城為界限,一南一北劃分兩個州,暫時就能滿足。」

  荀彧侃侃而談,說道:「等天竺發展好了,地方繁華了,再進一步細化調整,給未來留有餘地。」 (5,0);

  陸玄盯著天竺南方的地圖。

  許多地區還沒有拿下。

  關羽、黃忠等人還在南下,不斷的奪取城池。

  陸玄看完地圖後,說道:「文若的安排合理,不過按照三個州的劃分,對我們來說,都依舊有相當大的難度,主要是人才不足。這一點上,文若你是怎麼考慮的?」

  荀彧沉聲道:「陛下,只能從國調人才。所謂一代新人換舊人,國的人才調後,才能讓新人湧現。」

  「當然,朝廷中樞的人不。」

  「這一次的調,只對地方上的人做調整,空出一個州刺史的位置,就會挪更多的人,下層的員就有了升遷的機會。」

  「如此,員才有力。」

  荀彧侃侃而談,說道:「當然調誰到天竺來負責,臣也不知道,全憑陛下安排。臣就一個請求,臣梳理好天竺的一切,還要繼續追隨陛下征戰。」

Advertisement

  陸玄忍不住笑道:「文若。你這樣的做法,就必然導致所有的付出,都被他人接手。」

  荀彧說道:「臣不覺得有什麼,見識了倭國的一切,再看到西域的冰天雪地異域風,再看到天竺的南北詫異,氣候溫熱,臣更希去極西之地看一看,再去東面看一看。」

  「追隨陛下,才是臣的希。」

  「其它的,臣不願意。」

  「如果一輩子留在天竺,治理天竺,看起來權勢大。可是,臣不願意做這樣的事。」

  荀彧真意切,鄭重道:「請陛下明鑑。」

  陸玄頷首道:「既然文若這麼說,朕就清楚了。目前,天竺設立三個州,朕調三個人來擔任地方的州刺史,再設立一個天竺副總管,協助你理天竺的事。等你完任務,卸任後由副總管接任。」

  「陛下聖明!」

  荀彧臉上浮現出了笑容。

  他是真的不願意留在天竺,死守一個地方,不能去看看另外地方的風景,他不願意。

  跟著陸玄走了,才是最合適的。

  一路往西,慢慢過去。

  陸玄擺手道:「文若,你全力安排天竺的事。」

  荀彧應下後道:「怎麼設定名字呢?」

  陸玄不假思索道:「就簡單調整,貴霜帝國的區域以藍氏城為中心,命名為貴州。天竺區域,華氏城以北的區域,設立北象州,以南的區域設立南象州。三州區域的上司,統稱象州大總管,文若就擔任象州大總管。」

  荀彧面頰

  皇帝取名字,真好啊……

  早知道,他自己擬定名字後,呈遞到皇帝的面前,請皇帝決斷就是。

  皇帝都說了,荀彧就不能多說。

  荀彧恭敬道:「陛下聖明,臣立刻去安排,迅速完劃分。懇請陛下傳書回去,儘快調人員來赴任,早日完三州的刺史調整。」

Advertisement

  陸玄點了點頭,荀彧就躬退下。

  在荀彧離開後,陸玄心中迅速的權衡著。

  三個州刺史!

  天竺的州刺史和國的州刺史是不能比擬的,原因很簡單,天竺地區的人口,比不了國的。其次,天竺的開化程度也更差。

  雖然天竺有自己的古文明,實際上底層的百姓很慘,地方上的發展不均衡。

  主要是城池好一些。

  其它更偏了。

  這些地方,如同現在的州,或者是比現在的州都更差一些。

  陸玄權衡後,寫下了魯肅、薛綜、陸榮和黃四個人的名字。

  魯肅的資歷足夠,在之前擔任陸玄的軍師,一直在中樞。跟著,陸玄把魯肅外放出去,在青州擔任刺史。現在,調任魯肅到象州擔任象州副總管,未來擔任象州大總管,是合適的。

  陸榮之前是陸玄的主記,做事勤懇,也一直在中樞磨礪,眼界廣闊。雖然陸榮比不了外放的諸葛瑾、楊修和闞澤這些人,陸榮也非常勤勉,一直勤勤懇懇。

  作為貴州刺史,是合適的。

  畢竟地方的州刺史,和國的還是差一些。

  薛綜是一直在吏部,早些年負責協助張昭。當初陸玄要調薛綜的時候,張昭求,希陸玄緩一緩挖牆腳,所以薛綜就一直留下了,留在吏部做事

  這也足以外放為,現在用來擔任北象州的刺史也合適。

  黃是黃祖的兒子。

  早些年黃歸順陸玄後,先是暫代九江太守,後真正擔任九江太守,資歷履歷和能力都是不差的。

  關鍵是,黃能文能武。

  這人坐鎮南象州,即便遇到戰事,黃也能應對,用黃擔任南象州刺史也可以。

  陸玄想清楚後,立刻擬定詔令,同時安排張昭遴選合適的州刺史人選,補充到青州去擔任刺史。這一點上,也需要張昭來選拔,畢竟國的人員調整,很多是張昭、蒯良、顧雍和閻象在負責。 (5,0);

  書信寫好後,陸玄就讓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回。

  一切安排妥當後,陸玄反倒是輕鬆下來。

  畢竟,有荀彧主持局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